「定存利率才1%,學會存股才能搶救低薪!」「大盤已在11000點了,現在才開始存股,遇到大崩盤,一定損失慘重。」我周遭專家型的朋友,對於存股這檔事,有著迥異的看法,也讓不少讀者莫衷一是。
其實,兩種說法各有立論,如果不貪心,選擇股價波動度稍低,且漲幅沒那麼兇猛、歷年現金殖利率超過4%以上,確實還是能賺取比定存好的利潤。像是兆豐金,過去5年殖利率至少有5%,股價大多落在22到28元的區間,逢此區間進行加減碼,將可拉高存股績效。
但萬一,高點才進場,又遇到全球系統性風險,漲多的個股也跟著大幅重挫,存股時間必定拉長,才有機會扳回獲利。例如,很多散戶喜愛的鴻海,假設是金融海嘯前高點300元才進場,才一年多就跌到52元,大跌超過8成,除非是口袋夠深,且信心屹立不搖的人,否則,存股計畫很難不中斷。
時值中美貿易戰露出曙光,看得出來,川普為了連任壓力甚大,雙方已達成部分協議,預估美股將持續高檔整理。連帶的,短線台股跌不到哪去,但選後美股是否會有更大幅度的拉回,值得觀察。
換句話說,現在才想要進場存股的讀者,要有「選後行情震盪劇烈」的心理準備,而為了降低風險,我建議,存股族可先擬定三項操作策略。
首先,佈局標的以具全球領導地位、進入門檻高為優先,盡量避開原物料產業。如此一來,當全球景氣急轉向下,龍頭企業業績雖同樣受影響,但財務體質健全,不僅較能度過寒冬,甚至還能併購同業,等下波榮景再來,將能展現大者恆大的成效。
請注意,此處提的是「全球領導地位」,非「亞洲領導地位」或「台灣領導地位」,台股中完全符合條件的並不少,台積電、大立光皆是。而避開原物料產業的原因是,每次景氣衰退時間長短不一,有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原物料股,獲利從高峰墜落後,就再也回不去,中鋼就是最好的例子,2007年EPS多達4.4元,自此一去不回頭,多年在1到1.5元之間徘迴,中鋼存股存10年,意義並不大。
其次,務必設想當股價下跌時的因應方法,是要逢低加碼、持續攤平,還是先停損停利,先行出脫,待局勢更明朗再決定下一步。台股上萬點已長達兩年半,不少人都誤以為大盤只會漲不會跌,忘了制訂相關的停損停利機制,萬一日後回檔又急又兇,難免會顯得措手不及。
第三,只要求合理的投報率,不要癡心妄想現在存股能再賺一到兩倍。目前坊間存股達人,許多是6000到7000點附近進場,歷經多年配股配息,加上股價同步上揚,才能享有大賺數倍的成果。畢竟台股已在一萬一的位置,絕非相對便宜,期待合理的投報率,應是比較健康的操作心態。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萬一,高點才進場,又遇到全球系統性風險,漲多的個股也跟著大幅重挫,存股時間必定拉長,才有機會扳回獲利。例如,很多散戶喜愛的鴻海,假設是金融海嘯前高點300元才進場,才一年多就跌到52元,大跌超過8成,除非是口袋夠深,且信心屹立不搖的人,否則,存股計畫很難不中斷。
時值中美貿易戰露出曙光,看得出來,川普為了連任壓力甚大,雙方已達成部分協議,預估美股將持續高檔整理。連帶的,短線台股跌不到哪去,但選後美股是否會有更大幅度的拉回,值得觀察。
換句話說,現在才想要進場存股的讀者,要有「選後行情震盪劇烈」的心理準備,而為了降低風險,我建議,存股族可先擬定三項操作策略。
首先,佈局標的以具全球領導地位、進入門檻高為優先,盡量避開原物料產業。如此一來,當全球景氣急轉向下,龍頭企業業績雖同樣受影響,但財務體質健全,不僅較能度過寒冬,甚至還能併購同業,等下波榮景再來,將能展現大者恆大的成效。
請注意,此處提的是「全球領導地位」,非「亞洲領導地位」或「台灣領導地位」,台股中完全符合條件的並不少,台積電、大立光皆是。而避開原物料產業的原因是,每次景氣衰退時間長短不一,有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原物料股,獲利從高峰墜落後,就再也回不去,中鋼就是最好的例子,2007年EPS多達4.4元,自此一去不回頭,多年在1到1.5元之間徘迴,中鋼存股存10年,意義並不大。
其次,務必設想當股價下跌時的因應方法,是要逢低加碼、持續攤平,還是先停損停利,先行出脫,待局勢更明朗再決定下一步。台股上萬點已長達兩年半,不少人都誤以為大盤只會漲不會跌,忘了制訂相關的停損停利機制,萬一日後回檔又急又兇,難免會顯得措手不及。
第三,只要求合理的投報率,不要癡心妄想現在存股能再賺一到兩倍。目前坊間存股達人,許多是6000到7000點附近進場,歷經多年配股配息,加上股價同步上揚,才能享有大賺數倍的成果。畢竟台股已在一萬一的位置,絕非相對便宜,期待合理的投報率,應是比較健康的操作心態。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