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舉辦認養活動,並且提倡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流浪動物花園協會秘書長郭銘銘提到,透過結紮送養後,讓收容所的位置能多出來,就可以照顧新一批的流浪狗,等待認養,最終希望能讓每一隻流浪狗都有一個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在舉辦認養會的流浪動物花園協會(圖/鄭暐儒拍攝)

給自己一個為牠們付出的機會

二○○六年流浪動物花園由一群熱愛動物的志工們集結成立,而流浪動物花園透過舉辦認養會,替每一隻流浪犬貓找到新家,從送養前的與飼主溝通到送養後的定期追蹤,都是為了不要再讓流浪狗受到二次傷害,而協會的最終目標是能讓每一隻流浪犬貓都能回家。

送養會的方式主要是挑選經過協會認定健康的狗,就會在送養會現場看到,讓認養人可以更清楚自己所想認養的狗,也能更進一步的了解流浪貓狗的資訊。

協會還沒正式成立前,郭銘銘就已經在組織中擔任流浪狗的志工,因為自己本身喜歡狗,並想為牠們付出一份心力。在擔任志工時發現,早期其實許多的狗場環境是非常糟糕的,狗場擠滿了非常多的狗,空間非常狹小,空氣流通自然不太好,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狗場內的狗是容易生病的。

流浪動物花園協會成立後,郭銘銘也受到協會的邀請,而原本從事設計相關工作的她,一開始覺得從一個專業的領域轉換到另一個領域,這樣對於她自己所設定的人生規劃,是不是有點早,但是郭銘銘後來也想,這是一個可以幫助牠們的機會,若是現在不做,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所以想要趁不讓自己後悔時,決定為浪浪付出。

郭銘銘提到,曾接獲通報在台中山區救到了被捕獸夾傷的狗,但捕獸夾政府已經列為禁止使用,讓郭銘銘非常擔心在山區中可能誤觸捕獸夾的流浪狗,因為被捕獸夾到的狗傷勢可能會嚴重到需要截肢,而這隻被救回來的狗,已經截肢了一隻腳,這一次被救回又要截第二隻,這讓郭銘銘很不忍心。

康復後,郭銘銘覺得這隻狗少了兩隻腳,在認養上可能會非常的困難,但還是要給牠一個找到家的機會,於是就帶回台北來進行送養,不過最讓郭銘銘覺得驚訝的是,被認為送養機率非常小的這隻狗,在一場由協會舉辦的送養會上被認養走了,想要認養這隻少了兩隻腳的狗的飼主也非常謹慎的觀察這隻狗,最後決定要認養牠,讓郭銘銘覺得很感動。


正等待被溫暖家庭認養的浪浪(圖/鄭暐儒拍攝)

認養關卡多 為求好飼主

協會主要的流浪狗來源主要來自收容所,資深志工林楊盛提到,協會本身很少會主動出去抓流浪狗,收容所有百分之九十的的狗大多來自於其他的收容機構,當狗成功被認養出去時,就會有空的位置,去接收容所的狗,讓牠們也有機會被認養出去,林楊盛認為,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並且將這件事做好,不要求多,而去讓收容所負擔更重,一次收容太多的流浪狗會讓收容所空間不足,適當的收容能讓裡面的狗有更好的空間並去照護牠們的健康。

協會的認養程序有非常多的關卡,並不是填申請書就能夠去認養,郭銘銘提到,協會會透過約談了解飼主的工作型態,年齡等資料,也會和飼主提及他想要認養的狗是屬於哪一種個性,會不會和飼主不太能生活在一起。有一次遇到一位飼主想要認養米格魯,但是經過約談了解後,發現這位飼主的個性是屬於比較喜歡在家中的人,但是米格魯是偏向獵犬的性格,若是一直在家中待著,無法發洩的話,可能會破壞家中的物品,所以就勸這位飼主不要認養這隻狗。

而讓郭銘銘覺得認養人最重要的因素是「態度」,並不能抱持者憐憫這隻狗心態而去認養牠,被認養的狗需要被尊重,是像家人一樣的存在。認養後的狗協會都會進行追蹤,了解情況,而協會也有成立社團是讓認養人在上面分享自己認養的狗,相互交流意見,或者協會也會解答飼主的疑問。


協會志工正抱著玩耍的浪浪(圖/鄭暐儒拍攝)

動保觀念普及不再是口號而是行動

協會的認養率是非常高的,截止至今已經有九千一百八十一隻狗被認養出去了,郭銘銘覺得,現今的認養管道非常的多元,網路上面發布認養資訊就會有很多人來詢問,以現在每個月的認養隻數來看,一個月可以被認養出四、五十隻。

雖然認養率高,但是還是需要讓一些觀念被大眾知道,協會義工黃立瑜表示,像是領養代替購買這樣的觀念就還是非常重要,讓更多人知道。協會也非常積極的舉辦認養會,郭銘銘提到,舉辦認養會,是為了可以讓路過的民眾看到,並和他解說,流浪動物的議題是多麼的需要被注意,也要讓社會看見有這麼一群人在為犬貓付出。

採訪側記

這一次是直接到認養會採訪,雖然下了雨但是志工們還是非常快速的搭起架子,替今天的認養會揭開序幕,現場有許多很可愛的流浪貓狗,很難想像牠們是曾經被遺棄的,但是經過協會的多方照料貓狗們已經變得非常健康,在當下也遇到想要認養的飼主,我也很替浪浪們感動,終於找到一個家了,認養代替購買真的需要大眾去傳播出去,避免再有更多的狗遭到流浪的命運。(輔仁大學生命力新聞鄭暐儒、潘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