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對微藻的研發多著重在生質能源、飼料或功能性食品領域,較少關注於微藻處理廢水的能力,成功大學投入微藻應用9年,近期創新開發出「新型態藻菌廢水處理技術」,不僅明顯提升微藻廢水處理之效能,更大幅降低現行工業廢水處理成本。
科技日新月異,工業製程一再升級,工業廢水成份更趨複雜,傳統以菌種為主的工業廢水生物處理法已遇瓶頸,成大開發的藻菌廢水處理技術,運用在經初步處理的石化、半導黃光製程、電鍍等工業廢水,不僅可吸附並分解工業廢水中的有機物,也能去除懸浮固體物、油脂、有機污染物等,效能高達9成以上,符合環保署放流水排放標準。成大更組團隊「The CEOs」,以「新型態藻菌廢水處理技術」參加108年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榮獲「創業傑出獎」。
成大生物科技中心核心實驗室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副研究員陳俊延博士表示,藻、菌各自具備處理廢水的能力,成大創新之處與關鍵技術在於找到適合處理廢水的藻與菌共生共存,發揮1+1大於2的功能,選用的藻是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蒐集培養的台灣本地藻株。
陳俊延強調,自然界裡藻菌共存是常態,但人為要做到「藻菌共存」,實具高難度,因此,經過幾年不斷努力,才掌握到關鍵技術,開發出有效的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自2009年成立以來,在全台各地蒐集藻株,建立起獨特的藻株資料庫,目前為止共有300多個台灣本土藻株,每個藻株的特性不一,有的富含油脂;有的含豐富色素如葉黃素、胡蘿蔔素;有的帶DHA、EPA。
▲成大團隊「The CEOs」參加108年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榮獲「創業傑出獎」。(圖/成功大學提供)
「The CEOs」隊長張毓涵博士表示,藻菌廢水處理工業廢水技術,最初只有6成的污染移除率,但已讓高科技業者對成大的技術大為肯定,石化業者獲悉後也主動探詢,目前與石化業龍頭大廠台塑企業,合作測試藻菌處理石化廢水的可行性。
成大創新開發的藻菌,放入經過化學處理與沈澱、移除原廢水中大量雜質、有毒並調整極端PH值的石化工業廢水,不僅可快速分解水中的 COD(化學需氧量),更能將水中氮、磷、氨氮及硝酸鹽氮移除,效能高達9成以上。
微藻,是指 1~10μm 的單細胞藻類,肉眼無法看見,但是生物量非常大且分布廣,在海水、淡水或潮溼的土壤中都能發現,是極具發展潛力,包括發展生質能源。
有的微藻富含葉黃素與類胡蘿蔔素、omega -3 脂肪酸如EPA與 DHA,適合開發為功能性食品;此外,微藻也能做為動物或是水產養殖飼料,以及運用於處理廢水與廢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大生物科技中心核心實驗室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副研究員陳俊延博士表示,藻、菌各自具備處理廢水的能力,成大創新之處與關鍵技術在於找到適合處理廢水的藻與菌共生共存,發揮1+1大於2的功能,選用的藻是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蒐集培養的台灣本地藻株。
陳俊延強調,自然界裡藻菌共存是常態,但人為要做到「藻菌共存」,實具高難度,因此,經過幾年不斷努力,才掌握到關鍵技術,開發出有效的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自2009年成立以來,在全台各地蒐集藻株,建立起獨特的藻株資料庫,目前為止共有300多個台灣本土藻株,每個藻株的特性不一,有的富含油脂;有的含豐富色素如葉黃素、胡蘿蔔素;有的帶DHA、EPA。
「The CEOs」隊長張毓涵博士表示,藻菌廢水處理工業廢水技術,最初只有6成的污染移除率,但已讓高科技業者對成大的技術大為肯定,石化業者獲悉後也主動探詢,目前與石化業龍頭大廠台塑企業,合作測試藻菌處理石化廢水的可行性。
成大創新開發的藻菌,放入經過化學處理與沈澱、移除原廢水中大量雜質、有毒並調整極端PH值的石化工業廢水,不僅可快速分解水中的 COD(化學需氧量),更能將水中氮、磷、氨氮及硝酸鹽氮移除,效能高達9成以上。
微藻,是指 1~10μm 的單細胞藻類,肉眼無法看見,但是生物量非常大且分布廣,在海水、淡水或潮溼的土壤中都能發現,是極具發展潛力,包括發展生質能源。
有的微藻富含葉黃素與類胡蘿蔔素、omega -3 脂肪酸如EPA與 DHA,適合開發為功能性食品;此外,微藻也能做為動物或是水產養殖飼料,以及運用於處理廢水與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