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孝民/資深景觀建築師、自然資源管理專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雨炸台灣」大概是國人最有感的氣候變遷災變,面對一連串的淹水災情,相關單位除了大聲疾呼排水設施不足、抽水機失靈…外,幾乎束手無策。當前世界趨勢裡最常被拿來對抗氣候變遷災變的「綠色基礎設施」(Green infrastructure),從來不曾被搬上檯面討論過。

傳統的治水方式,無非是儘速將雨水排入河川,然後放流大海。先進國家的因應之道,則已進化到利用「綠色基礎設施」,就地、就近做好雨水管理措施,藉此紓緩雨水下水道的排水負荷,降低淹水威脅;這些都是台灣目前最欠缺的理水觀念。

綠色基礎設施的實例

傳統的雨水下水道等「灰色基礎設施」,已不足以因應瞬間強降雨,「綠色基礎設施」的多元方案,可適時發揮救援效果。舉幾個實例說明如下:

1.利用綠屋頂、綠牆(垂直花園)截留降雨,再配合儲水桶接貯雨水,做好家戶/大樓雨水管理。

2.營造都市森林,借助樹冠截留雨水,或以「雨水植栽槽」滯留降雨,減緩都市淹水。

3.利用公園綠地營造「雨水花園」,發揮微型生態滯洪池的效果。

4.「蓄洪井」佔地面積不大,蓄水容量可依各地需求彈性設計,是舒緩淹水威脅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此外針對農村地區,可以補助的方式,徵用「蓄洪田」積貯降雨;平時作為農地使用,暴雨期間則發揮滯洪的效果。此外,可因地制宜建造地下「蓄洪槽」,除可舒緩淹水困境,積蓄的雨水亦可應付旱季用水需求。

簡單來說,「綠色基礎設施」是以依循自然法則的工程手法,對抗來自大自然的威脅。除了上述防洪的例子,氣候變遷所引發的高溫、乾旱,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問題,都能在「綠色基礎設施」裡找到新解方。

其實國內業界也有關於 Green infrastructure 的探討及規劃,可惜一開始將其翻譯成「綠色基盤」,第一時間即錯失了「綠色基礎設施」對抗地球暖化災變的廣度和多元性,令從業者長期陷在「藍帶」「綠帶」的舊思維中打轉,侷限在「努力串連藍帶、綠帶的基盤」上紙上談兵。

正本清源,先替「Green infrastructure」正名,再迎頭趕上先進國家「綠色基礎設施」的最新技術,面對雨炸台灣的困境,我們將不再束手無策。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