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也衝擊中國大陸經濟,這從中國大陸政府今(2019)年以來不僅在貨幣政策上頻頻調控,上周再宣布9月16日起全面降準,釋放9000億人民幣資金,在財政政策亦緊鑼密鼓推出新政,除基礎建設地方債、減稅降費,至擴大消費20條刺激內新,顯見中國大陸政府穩定經濟決心,減緩貿易戰對經濟帶來下行風險。市場更認為這次降準非一次性,而是一系列寬鬆的開始,甚至可能降息,亦有望加惠內需概念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到美中貿易戰持續影響,中國大陸公布的8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4個月低於擴張關卡50,分項包括新訂單、生產及從業人員等重要分項皆呈現下跌,顯示製造業受大環境的衝擊相當明顯。

不過,中國大陸政府自8月也推出各項政策,9月6日更宣布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並再額外對於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调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分兩次在10月15日及11月15日下調。

而對於中國大陸降準,市場並不意外,甚至市場認為這次全面降準可能不是一次性政策,而是一系列寬鬆的開始,主要是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未除,目前寬鬆力度仍有加碼空間,寬鬆貨幣政策現在不太會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因此預估未來仍很可能繼續準,也不排除會微調MLF利率或直接調降在完善貸款市場報價(LPR)利率等方式,直接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滑。

瑞銀就指出,如果美國聯準會再降息,中國大陸可能順勢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10至15個基點。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與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分析,這次中國大陸全面降準釋放明確清晰的寬鬆信號,並估計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內和明年會再分別降准50及100個基點,中國大陸明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反彈至10%左右,瑞銀也維持對中國大陸2019及2020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為6%和5.5%。

不過,外界也擔心中國大陸降準可能對人民幣貶值造成壓力?因為過去中國人民銀行一直抗拒推出全面降息降準的關鍵,在於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可能縮小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利差,加大人民幣貶值力度,過去當美中利差縮小時,人民幣通常會相應出現貶值趨勢。

但今年以來隨著市場預期美國預防性降息下,美國債券殖利率下滑程度遠高於中國大陸,也使得目前中美利差來到海嘯新高,且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較不受兩國利差影響,因此市場預期目前中國大陸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不但不會生太多的貶值預期,相對高的利差反給予中國人民銀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彈性。

值得注意的,儘管中國大陸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但也有人認為這可能僅是季節或暫時性因素,近來中國大陸政府加速結構性改革、對外開放調整經濟體質,透過刺激政策,因應經濟成長放緩風險。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就表示,美國8月對中國大陸2次關稅閃電戰,加深市場對中國大陸經濟前景感到擔憂,中國大陸政府今年以來不僅在貨幣政策上頻頻調控,在財政政策也緊鑼密鼓推出新政,除基礎建設地方債、減稅降費,至擴大消費20條刺激內新,顯見中國大陸政府穩定經濟決心,減緩貿易戰對經濟帶來下行風險。

即便美國總統川普言論造成短期市場下跌,時間拉長來看,中國大陸股市已逐漸回歸基本面,其整體表現並未如去年出現重創或創新低表現,顯見貿易戰對企業獲利負向影響已反映在股價中,關稅議題對市場影響已邊際遞減。

此外,也由於美中貿易談判反覆,對於股市影響逐漸減弱,許智洋認為市場將回歸基本面,加上中國大陸政府持續擴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目前A股的估值修復已告一段落,觀察各指數貢獻成份,科技、消費和醫療等龍頭產業獲利動能較為穩定,可望成為外資流入主要標的。依過往經驗,當盈利增速與A股走勢呈現同向反應,下半年業績成長將是市場關注焦點,也將成為中國股市回溫的動力之一。

而中國大陸政府希望透過匯率調整與降低融資成本等方式,減緩貿易戰的衝擊,加大刺激提升內需,也已反應在服務業PMI亮麗的表現上。國泰中國A50 ETF經理人鄭立誠也提到,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之下,製造業確實面臨較大壓力,但從近期中國大陸上市企業的半年報數據來看,主板企業的表現仍最平穩,金融、地產及食品飲料等產業的純益年增率均超過10%,目前來看民間企業受到政策加持的程度比大型國企要來的更大更多。

因此,即便短期中美貿易戰仍可能持續之下,中國大陸經濟結構將持續轉為更加依靠內需市場,而政策面的減稅降費、加速地方專項債發行等,也不斷加大內需產業的投資力度,這可讓內需概念股受惠,也讓市場看好中國大陸消費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