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最近的狀況很不妙。總統提名人韓國瑜的支持度持續下滑,似乎看不到底,就連一些原本無條件力挺韓國瑜到底的媒體和名嘴們都接連發出了警訊,認為國民黨很難贏得明年的總統大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國民黨一再堅定表明絕對不可能「換韓」,但媒體上「換瑜」的聲音卻越來越大。就連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成員葉毓蘭對郭台銘的溫情喊話,都是要公開郭台銘「別中計、別暈船」,郭台銘要取韓國瑜而代之,唯有等韓國瑜「崩潰退選」,才能以國民黨內初選第二名遞補。

韓國瑜的支持度不斷下滑,也拖累了國民黨整體的形象和立委選情,包括侯友宜、盧秀燕等地方諸侯,對於挺韓都持保留態度;立委初選時爭相擺出與韓國瑜合照的立委候選人們,也越來越少主動提到韓國瑜。黨主席吳敦義當初提出「國會60席」的目標,如今看來困難重重。

很多藍軍支持者不禁要問,不過3、4個月前,國民黨情勢還一片大好,國民黨跟韓國瑜究竟是怎麼樣,在短短幾個月內把「好好的筊博到輸去」?如果重來一次,國民黨和國民黨支持者,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對的選擇嗎?

長期活在民主環境的台灣民眾,早已習慣了選舉這檔事。但多數人卻不太容易注意到,制度設計、遊戲規則會對結果造成多大的影響。

以最近時代力量的紛爭為例,明明去年「九合一」大選,時代力量才在議員選舉獲得亮眼的成績,包括黃捷等新科議員也快速打出名號,各自擁有一片天。但不過短短幾天的時間,兩個區域立委退黨,時代力量就已經接近「土崩瓦解」的邊緣,明年立委選舉幾乎已無懸念。

「單一選區兩票制」,就是必然如此壓縮小黨的生存空間,為了衝政黨票,宋楚瑜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參選總統,以總統參選人的高度,創造政黨的能見度。新黨提名楊世光選總統制造話題,台灣民眾黨看似要與郭台銘結盟,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如果萬一有一天,台灣真的解散了國會,讓總統跟立委的選舉能間隔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小黨的困境就必然會好許多,洪慈庸、林昶佐也不必陷入要不要挺小英的路線之爭。雖然在兩大黨夾擊下,小黨想贏得區域立委依舊不容易,但不分區立委的空間,肯定會大不少。

國民黨今天的困境,有相當部分同樣源自於「制度」。眾所周知,國民黨的初選制度,大致上是「抄」民進黨的,而民進黨原本的制度設計,以國民黨候選人為假想敵比民調,就是要提名在兩黨對決情況下最強的候選人。

不料,今年民進黨總統初選,半路殺出賴清德這個程咬金,萬一沿用過去的制度,蔡英文很可能會輸;於是民進黨就把原本適用藍綠對決的初選民調,改成了加計柯文哲的「三角督」民調,以確保蔡英文能順利出線。

別小看兩人對決跟三角督這一點點的差異,對結果的影響是很大的。原本兩人對決的民調,是要選出最可能獲得過半選民支持、認同的候選人;但三角督基本上是預設中間選民已經心有所屬、難以爭取,所以只要能爭取到最多深綠支持,就是最強的候選人。

這套遊戲規則是民進黨替蔡英文量身打造,國民黨卻不加思索的完全照抄,也跟民進黨一樣,找個深藍最支持的候選人,而不是找能獲得最多民眾支持、認同的候選人。

結果國民黨往深藍靠攏、民進黨往深綠靠攏,留下政治光譜中間大片的空白板塊,讓第三勢力有了更多的誘因跟空間,無論是柯文哲自己選、郭台銘自己選、還是郭柯王結合,都有一定的基本盤支撐。

我們不必去談吳敦義是否師心自用、和韓國瑜之間有沒有交換。如果當初國民黨沒有照抄民進黨的遊戲規則,按照一個準備「完全執政」的準執政黨規格,採取正常一對一式的初選,韓國瑜也未必不能在初選中勝出,而且韓國瑜肯定不會走到這麼極端,中間選民也不至於完全流失。如果是那個狀況,恐怕就換成民進黨支持者要檢討黨中央跟蔡英文,當初的提名為何失當了。

愛之,適足以害之。是國民黨中央制訂的遊戲規則,造成了今天的韓國瑜,造成今天國民黨進退維谷的處境。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