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空間裡,來自異國的移工、新移民、留學生聚集在這裡上著中文課。恰巧適逢端午節,大家正學習著「粽子」、「划龍舟」的中文,一邊上課的同時,一邊品嚐大夥兒帶來的食物,不時傳出笑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外籍移工人數日益增加,而位於桃園後火車站的「SEAMi望見書間」便是為來自異國的朋友們提供開放式空間的全台第一間「東南亞書店」。在這裡,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各國的文化、排解生活中的困難,同時,也能夠透過參與各式課程與活動,讓台灣人與外國朋友之間更加了解、包容彼此。

望見書間的英文名稱「SEAMi」音同「See me」。圖/初聲記者陳曉芙攝 望見書間的英文名稱「SEAMi」音同「See me」。圖/初聲記者陳曉芙攝

桃園後站深根 提供移民工友善空間

望見書間創辦人林周熙說,他創立此書店的目的是希望能改變台灣的社會,「希望能實驗出一條新的路,讓台灣年輕人知道怎麼樣去接觸東南亞新移民與移工。」

「我們希望呼籲台灣社會能有更多的包容性,也能有更多友善觀點。」林周熙期望透過書店的成立,既能滿足移工的需求,也讓年輕人與在地社區能夠有新的機會去理解彼此文化的不同,並消弭「社會上的不平等」。

他表示,當移工們想要與朋友聚會時,是很難找到合適的空間的,也有移工曾跟他反映,在台灣很少有一個地方能夠讓他們閱讀、聊音樂和藝術。在這個契機之下,林周熙便創辦了「望見書間」,為的就是希望能夠打造成「移民工的友善空間」。

林周熙過去曾在《四方報》任職,也因此他發現雖然媒體擁有全面性的觀點,卻常會遇到「接地氣」的問題。因此,他決定從過去時常接觸的桃園東南亞社群開始,在桃園後火車站地區進行「蹲點」,與移工朋友一同學習與成長。

望見書間所在的桃園後火車站,由於鄰近火車站、龜山工業區,同時擁有許多公共空間,在過去是被桃園人所閒置的一個區域,之後便陸續開設了多家東南亞商店及餐廳。

然而,隨著政府與在地居民開始意識到周邊環境必須有所改善,便開始進行了後續的取締計畫。雖然環境改善了,在地區居民生活品質有所提升,卻也使移工的生活空間遭受壓迫。林周熙說,對於這個城市的「推拉」情形以及移工與台灣人好似「搶地盤」的情況令他感到好奇,因此決定在此啟動永續性的「小企業」,一邊觀察的同時一邊推廣教育性活動。

望見書間創辦人林周熙(右三),與建國國小學生參訪書店時合影。圖/望見書間提供 望見書間創辦人林周熙(右三),與建國國小學生參訪書店時合影。圖/望見書間提供

舉辦各式活動課程 增進文化交流

目前,望見書間是以「分享式書店」的模式交流書籍,提供移工免費的書籍交換服務。林周熙在過去的所見中發現台灣的東南亞相關書籍數量較少,種類也不多,於是決定打造一個公共空間,讓移工能自由地在書店裡閱讀母語書籍。

望見書間語言交流企劃許鐘尹表示,書店會舉辦各式活動與課程,例如語言、烹飪課程,或是導覽活動、小旅行等,透過望間書間「分享」、「互相理解」以及「多元美學」的三個理念,讓台灣人與移工透過參與活動與課程的方式,增進彼此文化交流的機會,也創造出不一樣的火花。

來自越南的潘青美目前就讀於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因為朋友介紹而來到望見書間學習中文。她說,書店的活動以及課程讓她更了解到台灣文化,並看到許多在大學裡沒有的書籍,也因為和很多不同的人一起上中文課,讓她更有動力去學習。

同樣在望見書間學習中文的黎春盟,從越南來到台灣已近三年的時間。「大家來這邊一起去玩,覺得很開心,感覺很溫暖。」他提及,除了運用假日的空檔學習中文之外,也參加許多書店所舉辦的活動,讓他感到很開心。

黎春盟說,他想要與更多台灣人與越南同胞結交成朋友,藉此認識台灣的文化,了解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因此來到了望見書間,同時當看到有關家鄉的事物時,也能夠排解他對家鄉的思念,「書店中的人都對每個人很開放,很關心彼此,想來就能來。」

鼓勵移民工保有原生特性 期望社會更加包容

「我們自己是滿鼓勵他們(移民工)保有他們原生社會的特性。」林周熙認為,移民工來到台灣後必然會融入在地社區,但所謂的「多元社會」不應該是要壓抑某一項文化,並要他們融入「我們」,而應該是讓他們展現他們家鄉的力量。

舉凡來自越南的移工思念家鄉的菜餚,或是印尼新住民原有的祭祀習俗、手工藝興趣,林周熙都很鼓勵他們能保有文化上的特性。他表示,大家應該回到以「人」為中心,不管來自哪個國家,人都會有情感、想要提升自我的需求,不應該有所偏頗,而這也是「望見書間」的理念。

林周熙說,拜訪書店的台灣人大多數基於是好奇、想認識不同文化而前來,對此他們會安排各式活動讓台灣人與外國朋友一起互動,「雖然語言不通,說不一樣的話,但好像也沒什麼不同。」

望見書間裡有許多東南亞語言書籍,可供東南亞移民工借閱。圖/初聲記者陳曉芙 望見書間裡有許多東南亞語言書籍,可供東南亞移民工借閱。圖/初聲記者陳曉芙

計畫啟動產業交流 販售東南亞咖啡可可豆

林周熙說,他發現移民工在母國的家庭會經營不同的產業,有些是務農,有些則會做一些手工藝、編織等。移民工在返鄉或是家人朋友來台灣時,便會帶少量的家鄉特產,書店也會為移民工寄賣這些產品。

有鑑於此,林周熙表示,望見書間未來預計會啟動規模較小的「產業交流」,進口東南亞的經濟作物至台灣販售。他說,由於東南亞國家的氣候與中南美洲相似,有些移民工的原生家庭就在種植可可與咖啡,加上東協國家近年來推動「黑金經濟」,台灣政府也積極拓展「南向政策」,目前望見書間也在洽談產業合作事宜。

林周熙說,未來可能會自東南亞進口可可豆以及咖啡,而東南亞也對台灣的茶葉有需求。「(東南亞產)有些豆子比較酸,他們就會把它變重烘焙,跟台灣中偏重的程度不太一樣。」林周熙表示,東南亞產的咖啡豆台灣人較不熟悉,因此望見書間想嘗試販售,體驗不同的方式。之後,也打算找台灣年輕人設計產品包裝,讓年輕人有發揮的空間。

另外,林周熙也說,東南亞國家有許多以社區力量經營、小規模的商家無法納入跨國加盟系統,但這些商家對台灣的茶葉或是其他商品很有興趣,也想和台灣的小農或是企業合作、提供產品,望見書間也會幫忙詢問與接洽。

於是,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各國的文化透過彼此交流,激發出許多的火花,讓社會充滿更多鮮豔的色彩,也讓各國的朋友看見彼此的不同,進而了解彼此,打破成見,「See me」音同「SEAMi」,正是望見書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