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帶有肥胖基因的人有福了!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8)日發表研究指出,6種研究能有效對抗肥胖基因,其中以慢跑最具效果,研究也發現,冷水中游泳會刺激食慾,無法有效緩解肥胖基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公共衛生學院與國衛院和台北榮總等學者共同進行該項研究,針對「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1萬8424名30歲至70歲成年人資料,解析5種肥胖指標,包括BMI、體脂肪率、腰圍、臀圍與腰臀比,並進一步分析18種運動項目。

根據2013至2016年調查發現,台灣成年人過重或肥胖盛行率高達45.4%,由「先天遺傳」與「後天生活」形態共同影響,遺傳估計介於40%至70%之間。

研究發現,藉由規律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即使民眾與生俱來較多的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運動,包括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來有效地降低肥胖基因的影響,其中慢跑優於健走、健走又優於散步。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菀俞表示,慢跑最能有效降低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比起不運動的人,平均可減少增加1.2%的體脂肪率,主要是慢跑屬於全身性鍛鍊,手臂需要不斷搖擺、腳步也要不斷前進,肩膀和腹部也要參與動作,不過對關節衝擊力稍高,年長者要多加注意。

相反的,騎單車、伸展操、游泳、太極拳、氣功等運動則被發現,未被發現有緩解肥胖基因效果的運動。林菀俞說,過去研究曾指出,在冷水中游泳特別會刺激食慾,反增加游泳後的食物攝取,這可能是游泳未能顯著緩解肥胖基因效果的原因;其中運動則屬低負荷量的運動。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提醒,肥胖患者、年長者須評估心血管疾病、體力的風險,也可以諮詢醫師給予運動處方,或是從健走、散步開始運動,建議一周5次、每次30分鐘,運動量達到微喘、可以說話的程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