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堪稱是社會化的第一階段,除了8月上路的準公幼提供的平價教保服務,希望孩子獲得什麼學習資源?家長在經濟壓力與教育品質下面臨的拉扯該如何平衡?政府除了提供補助外,對「未來國本」的教育又應該朝著什麼方向前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系教授幸曼玲指出,幼兒教育是相當不一樣的階段,是全人發展的基礎過程,學習身體動作、自我表達、認知能力與建立人際關係的社會能力等等,都是重要面向。但幸曼玲感嘆,許多家長在意的和幼兒教育應該推動的能力有很大的落差,「很多家長要讓小朋友在幼兒園就學雙語、注音符號、加減乘除,這些能力不是不重要,但不急著在幼兒時期就填滿孩子。」

幸曼玲提醒,社會觀念的改變,需要靠很大的力量,應該讓家長看見什麼是「正常化的教學」,甚至邀請家長與幼兒一同學習、動手做,才會發現其實不簡單。「要讓家長看見這些日常瑣事,都是學習歷程的一大步,觀念的溝通本來就不容易,要推動教育正常化的確進展很慢。」推動幼教正常化在家長就是的老闆私幼更加困難,家長不信服教師的教學,在理念的建立上很是辛苦。

托育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指出,許多家長都抱持著「不輸在起跑點」的心態,選擇私立的雙語幼兒園,但在準公幼的政策下,並沒有對教育的內容有太多的過問,公立要證明比私幼與準公共化更好,才不會因為準公幼的推動,成為市場機制下的犧牲品。

幸曼玲點出,以北歐國家來說,幼教老師的學歷幾乎是碩士以上居多,也很容易把經費挹注在教學品質上,跟資源的多寡有很大的關係,美國是則5-6歲的孩童都可以念公立幼兒園,在品質上相對有保障。

幸曼玲建議,政府不用急於將幼教公共化推動涵蓋到所有年齡層,「應該一個年齡層、一個年齡層解決,先讓大班的品質能夠保障,之後再投注更多的經費留住好老師,之後再往低年齡層延伸,台灣的教保品質才能提升。」政府要認知到少子化有長遠的問題,不單單只是幼兒園太貴,沒時間帶小孩而已。

王兆慶表示,準公幼政策就像政府給你錢搭計程車。「今天如果政府不蓋捷運、不發展公車網絡,而是發錢給每一個市民搭計程車,一個短視近利的政府會這樣選擇人民的需求。」這與丹麥等西方國家的公共托育普及化相比,真正的距離,並不是因為他們稅收比較高、比較有錢,而是政策有沒有一口氣做到底。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也擔心,主管機關「柿子挑軟的吃」,因為補助最立即迅速,而且家長也會對施政有感,但實際上紮實的幼教基礎需要建立,品質才是最重要的,對家長來說,到底該用什麼作為幼教品質的判斷標準,無所適從。

教育部回應,再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內,擴展平價教保是政府的一大主軸,而擴大公共化也是政府不變的目標,在擴大政策劃中,期望在106至113年要增加3千班的公共化幼兒園(公立、非營利),預計再增加8.6萬就學名額,這也是對大眾的宣示。

目前也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爭取興建50餘個公共化幼兒園,也配合少子女化對策計畫興建50、60個幼兒園,雖然要找到空間興建辛苦了一些,但政府也盡力找到空地,希望幫家長努力擴大公共化幼兒園,同時透過準公共畫的推動,讓家長有更多平價教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