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職籃大聯盟(CBL)在台銀、台啤、金酒(改名前)這三隊確定加盟,但是璞園、富邦、裕隆表態不參與,三缺一的狀況,未來會何去何從?恐怕是所有關心台灣籃球的球迷、相關人士心中最大的疑惑,尤其是SBL已經儼然成為「扶不起的阿斗」,台灣籃球要怎樣走下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SBL打了16季,球迷越來越少,連行銷也是可有可無,加上明星賽甚至還曾有取消過,球迷譏笑為「髮膠聯盟」,到底為何台灣籃球困境變至如此?

隨著HBL越來越受歡迎,不少廠商跟企業都搶著贊助,連轉播費用也水漲船高,不過這些高中生未來就算不是挑戰更高層級,若職籃環境可讓他們安心,或許有機會比照職棒,持續創造更多機會。

CBL的出現讓台灣籃壇有機會改變,但他們目前就像待領養的寵物,等待主人出現,尤其是目前在政策、資金尚未到位下,現在就要宣布「職籃回歸」,的確有很大難度。

球迷想要主客場、想要屬地主義,不過現階段職籃可能要回到跟職棒一樣的「草創」,若願意加入的球隊,說好目標未來是全部玩主客場,並且願意給CBL時間成長,才有可能做到。

若現有SBL球團無力或是不願付出更多心力在打造優質的籃球環境上,或許交由其他企業接手,並且帶著領頭羊的角色重新定位台灣籃球未來,CBL可能有機會再突破,否則,可能永遠無法突破困境。

原訂11月2日開打的CBL,應該很難做到,但或許仍會以不同方式持續「衝撞」台灣籃球環境,危機也可能是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