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醫師的白袍是許多年輕民眾的嚮往,除了實踐懸壺濟世的理想,現實層面來看,醫生也是許多人心目中的高收入族群,若能順利當上醫師,似乎就成了人生勝利組。但真的是如此嗎?有網友好奇發問,醫師的薪水多少是常態?結果釣出真正的醫生,從就讀醫學系開始,循著養成階段超專業分析醫師的收入曲線,精闢分析被網友推爆。
有網友在《批踢踢》八卦版發問,醫師的薪水多少是常態?結果一位自稱畢業第四年的醫師,跳出來回文表示,秉持著資訊對稱及資訊透明的精神,認真解密醫生的養成階段與收入,要大家別再用誇張不實的數字討論,以訛傳訛。
▲有網友好奇發問醫生薪水多少是常態,釣出畢業第四年的醫師回文揭密醫師各階段的收入水準。(圖/翻攝自批踢踢)
這位醫師認為,以西醫師的狀況來說,醫學系依舊熱門,因為跟其他職業比,醫師仍然擁有穩定、高薪、高社會地位的優勢。當醫師不會窮,而且能保證這輩子至少有不錯的收入,但要真的發大財致富可能無法。
原 PO 分析,醫師的養成很長,以醫學系讀 6 年新制來說, 25 歲畢業才開始有收入。 25 ~ 31 歲這幾年是專科訓練,也就是所謂的住院醫師階段,第一年和第二年是不分科住院醫師,簡單說就是輪訓內、外、婦、兒、急診科做一般醫學訓練。第三年開始就選科分科了,也就會成為你選擇的該科住院醫師。而住院醫師的生涯,大多數人的月薪約落在 8 ~ 12 萬,年收入約落在 110 ~ 160 萬之間。大家最常說的醫師高工時,就是出現在 25 ~ 31 歲這幾年的住院醫師階段。
原 PO 強調,住院醫師階段是外人難以想像的累與高工時,「在醫院做牛做馬值班」,平均單周工時約 72 小時,有的科甚至破 80 小時。算下來住院醫師的平均時薪約 360 元左右,住院醫師的相對高薪是用高工時累積壓榨出來的。
但在 32 歲拿到專科執照後,成為所謂的主治醫師,彈性就大多了,月薪範圍也就開始有所差異。大多數落在 18 ~ 26 萬,四十歲後則大概範圍在 22 ~ 32 萬之間。原 PO 透露,醫生沒有年終,到頂時大部分醫師的年收也難超過 450 萬。那些破 600 萬、甚至破千萬的,都只是很少數。
原 PO 最後也強調,所謂的「檯面下收入」像是廠商回扣等等,就算有也只有主任級、大主管或院長才有辦法,和絕大多數的醫生都沒關係。網友則紛紛留言回覆,「專業推」、「只為了賺錢真的還是別念醫科了」、「醫生本來就是精英,領幾十萬也是正常」、「辛苦了 偉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位醫師認為,以西醫師的狀況來說,醫學系依舊熱門,因為跟其他職業比,醫師仍然擁有穩定、高薪、高社會地位的優勢。當醫師不會窮,而且能保證這輩子至少有不錯的收入,但要真的發大財致富可能無法。
原 PO 分析,醫師的養成很長,以醫學系讀 6 年新制來說, 25 歲畢業才開始有收入。 25 ~ 31 歲這幾年是專科訓練,也就是所謂的住院醫師階段,第一年和第二年是不分科住院醫師,簡單說就是輪訓內、外、婦、兒、急診科做一般醫學訓練。第三年開始就選科分科了,也就會成為你選擇的該科住院醫師。而住院醫師的生涯,大多數人的月薪約落在 8 ~ 12 萬,年收入約落在 110 ~ 160 萬之間。大家最常說的醫師高工時,就是出現在 25 ~ 31 歲這幾年的住院醫師階段。
原 PO 強調,住院醫師階段是外人難以想像的累與高工時,「在醫院做牛做馬值班」,平均單周工時約 72 小時,有的科甚至破 80 小時。算下來住院醫師的平均時薪約 360 元左右,住院醫師的相對高薪是用高工時累積壓榨出來的。
但在 32 歲拿到專科執照後,成為所謂的主治醫師,彈性就大多了,月薪範圍也就開始有所差異。大多數落在 18 ~ 26 萬,四十歲後則大概範圍在 22 ~ 32 萬之間。原 PO 透露,醫生沒有年終,到頂時大部分醫師的年收也難超過 450 萬。那些破 600 萬、甚至破千萬的,都只是很少數。
原 PO 最後也強調,所謂的「檯面下收入」像是廠商回扣等等,就算有也只有主任級、大主管或院長才有辦法,和絕大多數的醫生都沒關係。網友則紛紛留言回覆,「專業推」、「只為了賺錢真的還是別念醫科了」、「醫生本來就是精英,領幾十萬也是正常」、「辛苦了 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