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正式宣佈美國國務院已於7月9日正式批準總值22億美金的軍售案,交易內容包括被譽為「地表最強戰車」的108輛M1A2T艾布蘭坦克(Abrams)、250枚刺針飛彈和相關設備。此一交易為川普總統任內第四次向台灣出售軍事武器,亦為金額最高的一次。
對此,我國外交部立即發表聲明,感激美國對台軍售的決定,有效強化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有助嚇阻可能軍事進犯,穩定兩岸和平。而中國外交部與國台辦亦嚴詞批評台美軍事交易,官方媒體《環球時報》並恫嚇台灣必將為此付出極大代價。
據美國在台協會的說法,此一軍售案由於G20的召開而延宕近兩個月,一度引起台方緊張,現今軍售案選在蔡英文總統即將過境美國的前夕通過,自然表達對於蔡英文總統政治支持的意味,但對於台灣安全而言,此一軍售案代表的是《台灣保證法》的落實,同時也意味著未來美國對台軍售的制度化與常態化。
今年適逢《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週年,美方除了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以外,美國近年對於透過安全與經貿兩方面提升台美關係的動作頻頻,最明顯的即是相關法制與政策的推動。自2018年通過《台灣旅行法》並得到川普總統的簽署以後,今年5月7日通過《台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台及對執行《台灣關係法》承諾」兩項決議案。
其中,《台灣保證法》等上述兩決議案的內容包括了強化台美雙邊各層級人員的互動,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協商雙邊貿易協定以外,最重要的是確保台灣安全的對台軍售的制度化與常態化,將台灣視為美國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美國政府支持台灣繼續推行不對稱國防戰力的強化,美國政府也應敦促台灣提升國防預算,以充分支應台灣的國防戰略,同時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此外,美國在經貿上責成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今年重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TIFA)會談,推動自由貿易協定,對於亟欲突破當前推展FTA困境的台灣而言,必須對此一議程密切關注。
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國會亦有明顯的友台動作,然而過往美國國會通過的挺台決議多屬宣示性的意義,未必能得到總統及行政部門的首肯;但近年美中對立升高的情況下,友台法案往往在美國國會獲得廣泛支持。在川普總統的支持下,近年美國對台軍售已具常態化傾向。2017年美國售台包括HARM反輻射飛彈、聯合距外武器空對地飛彈、MK48魚雷總價14.2億美元的軍事交易。2018年,美方再通過F-16、C-130運輸機、F-5戰鬥機、經國號戰鬥機等4型機的5年分標準航材零附件及後勤支援系統,以及美國路克基地F-16戰機飛行員訓練及後勤續約,共計8.3億美元的軍售案。作為《台灣保證法》通過以後的首批軍售案或許並未取得F-35、先進武器系統及潛艦等攻擊性武器,但台灣採購清單上的F-16V通過的可能性甚高,美國對台軍售法制化與常態化,可謂舖平未來提升雙方安全合作層級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亞太佈局以及台灣內部形勢兩層次之間的發展,對於未來兩岸安全局勢的影響。
就前者而言,中國近年藉由雙邊多層次、多渠道溝通磋商平台,推動強化多邊合作機制與相關國際論壇。無論是藉由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中國東協自貿區(CAFTA)、亞歐會議(Asia-Europe Meeting, ASEM)、中阿合作論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以及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entral Asia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AREC)和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等多邊合作機制及論壇形構了一個足以與美日安保為軸線抗衡的「中國中心秩序」,迫使美國必須推動《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 of 2018),啟動印太戰略以為反制。然而,中國崛起以後,習近平主席的「中國夢」與美國利益已在安全與經貿兩方面出現激烈碰撞,台灣如何在兩強爭霸中「避險」,如何避免押注而保全,尚需建立長期的戰略。
就台灣內部形勢而言,成功贏得民進黨黨內初選的蔡英文總統、爭取國民黨總統選舉黨內初選的郭台銘與韓國瑜、以及持續競而不選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台灣安全與國際定位上缺乏一致性的看法,在隱然成形的總統選舉「三腳督」格局,使得台灣未來的戰略選擇充滿了不確定性。如何摒棄「親美 VS. 友中」的政治口水,建立真正「保台」的政治共識,恐怕才是2020總統大選應該討論的課題。
●作者: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美國在台協會的說法,此一軍售案由於G20的召開而延宕近兩個月,一度引起台方緊張,現今軍售案選在蔡英文總統即將過境美國的前夕通過,自然表達對於蔡英文總統政治支持的意味,但對於台灣安全而言,此一軍售案代表的是《台灣保證法》的落實,同時也意味著未來美國對台軍售的制度化與常態化。
今年適逢《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週年,美方除了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以外,美國近年對於透過安全與經貿兩方面提升台美關係的動作頻頻,最明顯的即是相關法制與政策的推動。自2018年通過《台灣旅行法》並得到川普總統的簽署以後,今年5月7日通過《台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台及對執行《台灣關係法》承諾」兩項決議案。
其中,《台灣保證法》等上述兩決議案的內容包括了強化台美雙邊各層級人員的互動,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協商雙邊貿易協定以外,最重要的是確保台灣安全的對台軍售的制度化與常態化,將台灣視為美國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美國政府支持台灣繼續推行不對稱國防戰力的強化,美國政府也應敦促台灣提升國防預算,以充分支應台灣的國防戰略,同時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此外,美國在經貿上責成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今年重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TIFA)會談,推動自由貿易協定,對於亟欲突破當前推展FTA困境的台灣而言,必須對此一議程密切關注。
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國會亦有明顯的友台動作,然而過往美國國會通過的挺台決議多屬宣示性的意義,未必能得到總統及行政部門的首肯;但近年美中對立升高的情況下,友台法案往往在美國國會獲得廣泛支持。在川普總統的支持下,近年美國對台軍售已具常態化傾向。2017年美國售台包括HARM反輻射飛彈、聯合距外武器空對地飛彈、MK48魚雷總價14.2億美元的軍事交易。2018年,美方再通過F-16、C-130運輸機、F-5戰鬥機、經國號戰鬥機等4型機的5年分標準航材零附件及後勤支援系統,以及美國路克基地F-16戰機飛行員訓練及後勤續約,共計8.3億美元的軍售案。作為《台灣保證法》通過以後的首批軍售案或許並未取得F-35、先進武器系統及潛艦等攻擊性武器,但台灣採購清單上的F-16V通過的可能性甚高,美國對台軍售法制化與常態化,可謂舖平未來提升雙方安全合作層級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亞太佈局以及台灣內部形勢兩層次之間的發展,對於未來兩岸安全局勢的影響。
就前者而言,中國近年藉由雙邊多層次、多渠道溝通磋商平台,推動強化多邊合作機制與相關國際論壇。無論是藉由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中國東協自貿區(CAFTA)、亞歐會議(Asia-Europe Meeting, ASEM)、中阿合作論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以及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entral Asia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AREC)和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等多邊合作機制及論壇形構了一個足以與美日安保為軸線抗衡的「中國中心秩序」,迫使美國必須推動《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 of 2018),啟動印太戰略以為反制。然而,中國崛起以後,習近平主席的「中國夢」與美國利益已在安全與經貿兩方面出現激烈碰撞,台灣如何在兩強爭霸中「避險」,如何避免押注而保全,尚需建立長期的戰略。
就台灣內部形勢而言,成功贏得民進黨黨內初選的蔡英文總統、爭取國民黨總統選舉黨內初選的郭台銘與韓國瑜、以及持續競而不選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台灣安全與國際定位上缺乏一致性的看法,在隱然成形的總統選舉「三腳督」格局,使得台灣未來的戰略選擇充滿了不確定性。如何摒棄「親美 VS. 友中」的政治口水,建立真正「保台」的政治共識,恐怕才是2020總統大選應該討論的課題。
●作者: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