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老是傻傻分不清?醫師表示,有些人在出現腹痛、腹瀉症狀時,直覺會認為自己得了腸胃炎,就診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罹患腸躁症。依據腸躁症診斷標準,也就是羅馬準則第四版指出,若發生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近3個月每週至少超過1天有腹痛或脹氣與排便有關,排便後會暫時紓解、排便次數改變,以及大便型態改變,上述3種情況符合其中2種時,就能判斷可能罹患腸躁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營養藥理學與治療學》期刊,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於2004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台灣大腸激躁症盛行率約22%,患者因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腸胃肝膽科專任醫師曾屏輝今(27)日指出,急性腸胃炎主要症狀有短期腹痛、腹瀉、甚至嘔吐、發燒等,而腸躁症則會長期腹痛,抑或是腹痛在排氣或排便後可改善,屬功能性問題,兩者在時間上大大不同。

曾屏輝表示,判斷腸躁症可從主要條件和合併症狀來看。主要條件有2種,一是症狀至少6個月前開始,二是在過去3個月平均每週至少1天復發性腹脹;合併條件則有3種,一是腹痛與排便相關,,二是排便頻率的變化,以及糞便外觀形狀的改變,當上述主要條件都符合,且於「合併症狀」中3項符合2項以上者,即可診斷為腸躁症問題。

曾屏輝說,腸躁症原因多元,可能與壓力、情緒、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以及飲食習慣不佳等有關,導致胃腸動力異常,如腸傳送時間改變高氟收縮波或無效收縮,以及內臟感覺異常,如腸道敏感性增高等。

目前臨床上並無確切根治腸躁症的治療方式,曾屏輝表示,可透過藥物治療,如服用止瀉痛、抗痙攣、精神科藥物等,但他也坦言患者服用後往往成效不佳,建議使用心理治療或規律運用等紓解壓力法,以及找出並排除容易誘發腸道敏感的食物能有效降低腸躁症發生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