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投資東南亞國家成為不少台商的熱門選項,食品業、電子業看準東南亞國家發展潛力,紛紛進駐投資。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光於「新南向政策」成立前一年(2015年),我國就挹注超過860億新台幣於東南亞國家,其中又以越南為大宗,投資金額超過450億。2009年至2017年,赴海外工作者增7萬4千人,其中又以東南亞增加3萬2千人最多。
面對深藏發展潛力的東南亞國家,2016年政府啟動新南向政策,期望能藉由經濟貿易、人才交流,開創更多台灣與東南亞各國的合作機會。有了政府支持,更多台商跟進這股新南向風潮。不少大專院校也注意到新南向潛在的人才需求,陸續開設東南亞相關系所,期望培養更多經貿人才至東南亞工作。然而,這些人才真的是當地企業所需要的嗎?
台商缺乏語言人才 東南亞系台生非首選
台商投入東南亞市場時,期望雇用多重語言人才,幫助台商在當地落地生根。行銷公司BizBox Vietnam執行長林奐呈發現,在協助台灣電子商務進入越南市場時,台商擔憂無處可尋精通中文與越南語的人才。林奐呈說:「這個供給真的太少了,可是大家都有這樣的需求。」若台商缺少熟悉中、越語的人力,較難突破越南內需市場。
若以東南亞創業來說,越南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管理師陳宛嫺認為,必須找到語言人才協助創業者,「因為所有的情況都是由你去接洽,如果語言不通很容易做生意踩到地雷。」林奐呈也分享,最初在越南創業經營電商,因為不熟悉越南語,經常需透過秘書與當地人交流。溝通過程中難免效率不彰,或有語意上的出入,導致投資吃悶虧。
然而,在尋找語言人才時,許多經營者偏好雇用精熟中英文的當地人。林奐呈說明,公司除了他以外,全是越南人。因為台商需要同時懂當地語言與商業市場的員工,幫助他了解該地市場動態,「我相信台灣人再怎麼樣都不會比越南人懂越南市場啊。」柬埔寨科技公司職員林翠珊也提到,近年華人公司在東南亞國家迅速擴張,因此當地人才多半熟悉中英文,「不需要從國外請會當地語言的人,而是請當地能通中文或英文的人。」
當地人與台灣人的薪資也有所差異,以越南為例,綜合各地區,最高基本月薪僅有418萬越盾(新台幣約5567元)。在越南創業Giản飲料店的老闆張建凱指出,越南人時薪換算新台幣僅20元,而他花30元就能雇用到會說英文的員工,如此一來便大幅減低人力成本,因此經營者多半偏好雇用當地人。
陳宛嫺也點出,因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低,企業多雇用當地人應付語言人才需求,「請當地翻譯和懂當地語言的外派台幹相比,一定是翻譯的成本比較便宜。」林翠珊也說:「雖然會錄用會東南亞語系的人員,不過其實和語言沒有太強烈的關係。」台商多半看重外派人員的專業能力,期望其能運用商業專才替企業打理東南亞市場,而語言並非工作必備條件。
部分公司為了協助外派人員更快熟悉當地生活,會安排語言課程,學習基礎發音、工廠術語、生活用語等。陳宛嫺憶起外派到越南前,公司安排兩個月語言培訓,「雖然在正式場合比較無法流利應答,但是餐敘或是輕鬆的交流上,還是多少能與越南人簡單溝通。」然而,多數外派人員的工作環境仍以中英文為主,不需特別學習東南亞語言,林翠珊坦言道:「到柬埔寨前我不會當地語言,現在也還是不會。」
張建凱在越南開設黑糖珍珠鮮奶店,雇用的員工皆為越南人。 (初聲/張建凱提供)
東南亞系所課程規劃不完善 應培養第二專長
隨著東南亞市場擴大、台商增加,多所大專院校陸續成立東南亞相關學系,如2012年時,國立高雄大學開設的東亞語文學系就設有越語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2014年也開辦東南亞學系。
時序拉至2016年,新南向政策上路後,教育部推動教育新南向政策,更祭出補助鼓勵大專院校辦理相關學分學程。如在語言教學上,大專院校只要開設新南向國家的語言課程,且修課人數達20人以上,教育部就補助十萬元。期望建立新南向國家經貿、區域文化人才資料庫。
目前全台共有五所大專院校辦理具學士學位的相關科系,其中暨大東南亞學系、長榮大學東南亞文化與產業學士學位學程、環球科技大學東南亞經貿與數位金融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非以語言為重,主要培育文化、經貿等人才;高大東亞語文學系越語組、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則以語言課程為主。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張上冠在擔任政大外語學院院長時,積極推動東南亞語學分學程成立。他表示,東南亞的台灣商業人才極為缺乏,應該由台灣的大專院校訓練相關人才,「先從語言的教學開始。」張上冠認為,以語言課程為主、文化為輔,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東南亞文化與文明的脈絡及發展,日後建立在東南亞經商的能力會較為容易。
然而,張上冠坦言道:「你說靠語言吃飯來講當然是不夠,最起碼要會兩種外語,然後雙專長。」他表示,考量未來就業需求,單學習一種語言並不足夠。政大東南亞學程學會會長林瑋祺指出,系上課程規劃仍不完善,語言課程的學分數和其他外語科系相較,少了許多。不過,政大東南亞學程主任阮若缺對此相當樂觀,認為學生都非常有想法,且因學程目前可選修的課程較少,會間接促使學生雙主修或輔系,「你無形之中,就有另一個專長呀。」
事實上,不以語言課程為主的東南亞科系也存有其他問題,暨大東南亞學系學生林芯瑜表示,系上課程內容太廣,因此多數學生都會選修其他學程或雙輔系,且因語言課程不多,若想精通語言,還得花錢到線上語言交換平台上更多語言課程。
學海築夢助學生實習 仍缺少語言練習機會
為補足所學不足,許多學生提及希望能到東南亞國家的業界實習,暨大東南亞學系學生楊秉翰認為,沒有親自到當地實戰,無法有效地應用所學。林奐呈也以過往招募人才的經驗建議台灣學生說:「你一定要在大學的時候來實習,或是當交換學生半年、一年。」
「因為我們系沒有和國外簽實習,所以都得自己找機會投履歷。」林芯瑜表示,希望學校能與台商合作,增加學生出外實習的機會。林瑋祺也談及,目前政大東南亞學程並無像他系有寒暑期實習,甚至也沒有院級或系級交換機會,學生需與全校學生競爭校級名額。
學海築夢的實習單位多為台商公司,因此帶領學生的幹部多會中文,學生並無語言問題。 (初聲/廖偉翔提供)
為增進南向交流和學習,教育部自2017年起推動「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台灣大學生前往新南向十八國機構實習,首年便補助849名學生前往新南向國家。曾利用該計畫前往越南台商實習、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班學生廖偉翔說:「學校要找公司的話,都會找台資的,因為這樣子你溝通比較方便。」他說明,申請實習的門檻其實不高,也不太需要使用當地語言。
儘管學生能依各自專業前往不同的產業實習,但因產業環境不同,可能導致學生缺少練習東南亞語言的機會。廖偉翔說明,兩個月的實習中,他在三個食品生產線工作,不過公司幹部指導實習生時多使用中文,較難練習越南語。同樣利用過此計畫的樹德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學生李國彰提到,他當時在越南台資食品公司實習,在生產線的工作溝通方式以比手畫腳為主,辦公室中與越南同事也多用英文,真正使用到越南語的機會不多。
缺乏人才需求評估 東南亞科系如何往下走?
縱然東南亞相關學系隨台商投資逐漸設立,但所學內容卻可能產生學用落差。林奐呈解釋,學校學習的「標準語」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難以使用,也無法應用於商業用語。楊秉翰也提及,比起語言,企業更需要專業能力。其實回溯至2016年,國家發展委員會便曾在《經濟研究》第16期指出,「各校即使開設東南亞語文及文化相關課程,也可能乏人問津,或畢業後學非所用。」
「(人才需求評估)是教育部應該要去做的,這樣才能在我們國家外語教育中,不會做過多的投資。」張上冠批評,教育部應針對東南亞相關產業進行人才需求數評估,以免大學盲目投入資源設立學系,導致供過於求。
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表示,部會工作僅著重於學生培育,統計東南亞語人才需求則屬市場就業範疇,部會並無相關資料。因此,至今仍缺乏對東南亞文化、語言人才需求的評估或統計,導致相關學系仍有許多未定數。
對於台商目前多半表示不需要台灣的東南亞語人才,張上冠說:「如果真的要深入國家、深入民間、深入了解文化,單靠英文是絕對不可能的。」阮若缺也指出,由於台商才剛起步,所以還沒有對東南亞語人才的迫切需求,但長期下來,仍舊需要大學培育的相關專業人才。阮若缺提醒說:「如果(教育)沒有遠見,等到臨時抱佛腳,都來不及了。」
「隨著公司發展時間拉長、規模擴大,會漸漸需要更多懂當地語言的台灣人才轉移,才能長久發展。」陳宛嫺表示,雖然目前還不需大量台灣東南亞語人才,但以長期發展來說,在地化人才有其必要。儘管台灣人在語言能力上較東南亞人劣勢,雇用成本也較高,林奐呈還是正面鼓勵,台灣人擁有文化接近性、信任感與工作能力等優勢,只要足夠熟悉當地產業生態和語言,仍具有競爭力。(初聲/李昕芸、倪旻勤、邱于瑄、陳韻如、王昱翔/政大大學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商缺乏語言人才 東南亞系台生非首選
台商投入東南亞市場時,期望雇用多重語言人才,幫助台商在當地落地生根。行銷公司BizBox Vietnam執行長林奐呈發現,在協助台灣電子商務進入越南市場時,台商擔憂無處可尋精通中文與越南語的人才。林奐呈說:「這個供給真的太少了,可是大家都有這樣的需求。」若台商缺少熟悉中、越語的人力,較難突破越南內需市場。
若以東南亞創業來說,越南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管理師陳宛嫺認為,必須找到語言人才協助創業者,「因為所有的情況都是由你去接洽,如果語言不通很容易做生意踩到地雷。」林奐呈也分享,最初在越南創業經營電商,因為不熟悉越南語,經常需透過秘書與當地人交流。溝通過程中難免效率不彰,或有語意上的出入,導致投資吃悶虧。
然而,在尋找語言人才時,許多經營者偏好雇用精熟中英文的當地人。林奐呈說明,公司除了他以外,全是越南人。因為台商需要同時懂當地語言與商業市場的員工,幫助他了解該地市場動態,「我相信台灣人再怎麼樣都不會比越南人懂越南市場啊。」柬埔寨科技公司職員林翠珊也提到,近年華人公司在東南亞國家迅速擴張,因此當地人才多半熟悉中英文,「不需要從國外請會當地語言的人,而是請當地能通中文或英文的人。」
當地人與台灣人的薪資也有所差異,以越南為例,綜合各地區,最高基本月薪僅有418萬越盾(新台幣約5567元)。在越南創業Giản飲料店的老闆張建凱指出,越南人時薪換算新台幣僅20元,而他花30元就能雇用到會說英文的員工,如此一來便大幅減低人力成本,因此經營者多半偏好雇用當地人。
陳宛嫺也點出,因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低,企業多雇用當地人應付語言人才需求,「請當地翻譯和懂當地語言的外派台幹相比,一定是翻譯的成本比較便宜。」林翠珊也說:「雖然會錄用會東南亞語系的人員,不過其實和語言沒有太強烈的關係。」台商多半看重外派人員的專業能力,期望其能運用商業專才替企業打理東南亞市場,而語言並非工作必備條件。
部分公司為了協助外派人員更快熟悉當地生活,會安排語言課程,學習基礎發音、工廠術語、生活用語等。陳宛嫺憶起外派到越南前,公司安排兩個月語言培訓,「雖然在正式場合比較無法流利應答,但是餐敘或是輕鬆的交流上,還是多少能與越南人簡單溝通。」然而,多數外派人員的工作環境仍以中英文為主,不需特別學習東南亞語言,林翠珊坦言道:「到柬埔寨前我不會當地語言,現在也還是不會。」
東南亞系所課程規劃不完善 應培養第二專長
隨著東南亞市場擴大、台商增加,多所大專院校陸續成立東南亞相關學系,如2012年時,國立高雄大學開設的東亞語文學系就設有越語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2014年也開辦東南亞學系。
時序拉至2016年,新南向政策上路後,教育部推動教育新南向政策,更祭出補助鼓勵大專院校辦理相關學分學程。如在語言教學上,大專院校只要開設新南向國家的語言課程,且修課人數達20人以上,教育部就補助十萬元。期望建立新南向國家經貿、區域文化人才資料庫。
目前全台共有五所大專院校辦理具學士學位的相關科系,其中暨大東南亞學系、長榮大學東南亞文化與產業學士學位學程、環球科技大學東南亞經貿與數位金融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非以語言為重,主要培育文化、經貿等人才;高大東亞語文學系越語組、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則以語言課程為主。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張上冠在擔任政大外語學院院長時,積極推動東南亞語學分學程成立。他表示,東南亞的台灣商業人才極為缺乏,應該由台灣的大專院校訓練相關人才,「先從語言的教學開始。」張上冠認為,以語言課程為主、文化為輔,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東南亞文化與文明的脈絡及發展,日後建立在東南亞經商的能力會較為容易。
然而,張上冠坦言道:「你說靠語言吃飯來講當然是不夠,最起碼要會兩種外語,然後雙專長。」他表示,考量未來就業需求,單學習一種語言並不足夠。政大東南亞學程學會會長林瑋祺指出,系上課程規劃仍不完善,語言課程的學分數和其他外語科系相較,少了許多。不過,政大東南亞學程主任阮若缺對此相當樂觀,認為學生都非常有想法,且因學程目前可選修的課程較少,會間接促使學生雙主修或輔系,「你無形之中,就有另一個專長呀。」
事實上,不以語言課程為主的東南亞科系也存有其他問題,暨大東南亞學系學生林芯瑜表示,系上課程內容太廣,因此多數學生都會選修其他學程或雙輔系,且因語言課程不多,若想精通語言,還得花錢到線上語言交換平台上更多語言課程。
學海築夢助學生實習 仍缺少語言練習機會
為補足所學不足,許多學生提及希望能到東南亞國家的業界實習,暨大東南亞學系學生楊秉翰認為,沒有親自到當地實戰,無法有效地應用所學。林奐呈也以過往招募人才的經驗建議台灣學生說:「你一定要在大學的時候來實習,或是當交換學生半年、一年。」
「因為我們系沒有和國外簽實習,所以都得自己找機會投履歷。」林芯瑜表示,希望學校能與台商合作,增加學生出外實習的機會。林瑋祺也談及,目前政大東南亞學程並無像他系有寒暑期實習,甚至也沒有院級或系級交換機會,學生需與全校學生競爭校級名額。
為增進南向交流和學習,教育部自2017年起推動「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台灣大學生前往新南向十八國機構實習,首年便補助849名學生前往新南向國家。曾利用該計畫前往越南台商實習、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班學生廖偉翔說:「學校要找公司的話,都會找台資的,因為這樣子你溝通比較方便。」他說明,申請實習的門檻其實不高,也不太需要使用當地語言。
儘管學生能依各自專業前往不同的產業實習,但因產業環境不同,可能導致學生缺少練習東南亞語言的機會。廖偉翔說明,兩個月的實習中,他在三個食品生產線工作,不過公司幹部指導實習生時多使用中文,較難練習越南語。同樣利用過此計畫的樹德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學生李國彰提到,他當時在越南台資食品公司實習,在生產線的工作溝通方式以比手畫腳為主,辦公室中與越南同事也多用英文,真正使用到越南語的機會不多。
缺乏人才需求評估 東南亞科系如何往下走?
縱然東南亞相關學系隨台商投資逐漸設立,但所學內容卻可能產生學用落差。林奐呈解釋,學校學習的「標準語」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難以使用,也無法應用於商業用語。楊秉翰也提及,比起語言,企業更需要專業能力。其實回溯至2016年,國家發展委員會便曾在《經濟研究》第16期指出,「各校即使開設東南亞語文及文化相關課程,也可能乏人問津,或畢業後學非所用。」
「(人才需求評估)是教育部應該要去做的,這樣才能在我們國家外語教育中,不會做過多的投資。」張上冠批評,教育部應針對東南亞相關產業進行人才需求數評估,以免大學盲目投入資源設立學系,導致供過於求。
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表示,部會工作僅著重於學生培育,統計東南亞語人才需求則屬市場就業範疇,部會並無相關資料。因此,至今仍缺乏對東南亞文化、語言人才需求的評估或統計,導致相關學系仍有許多未定數。
對於台商目前多半表示不需要台灣的東南亞語人才,張上冠說:「如果真的要深入國家、深入民間、深入了解文化,單靠英文是絕對不可能的。」阮若缺也指出,由於台商才剛起步,所以還沒有對東南亞語人才的迫切需求,但長期下來,仍舊需要大學培育的相關專業人才。阮若缺提醒說:「如果(教育)沒有遠見,等到臨時抱佛腳,都來不及了。」
「隨著公司發展時間拉長、規模擴大,會漸漸需要更多懂當地語言的台灣人才轉移,才能長久發展。」陳宛嫺表示,雖然目前還不需大量台灣東南亞語人才,但以長期發展來說,在地化人才有其必要。儘管台灣人在語言能力上較東南亞人劣勢,雇用成本也較高,林奐呈還是正面鼓勵,台灣人擁有文化接近性、信任感與工作能力等優勢,只要足夠熟悉當地產業生態和語言,仍具有競爭力。(初聲/李昕芸、倪旻勤、邱于瑄、陳韻如、王昱翔/政大大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