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全球都發現網路時代「假新聞」的威力,不管是2016年的美國大選、2017年的法國大選、2018年的巴西大選、瑞典大選、馬來西亞大選,甚至是台灣的九合一大選,都隨時看得到假新聞的威力。而假新聞的最大特徵,就在於「操作對立」,不管是種族對立、族群對立、社會階層對立、政治光譜對立,只要有用,就操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理來說,全世界最不怕假新聞的,應該是台灣,因為早在沒有假新聞的年代裡,政治人物老早就在積極操作各種對立了。而且從歷史上來看,整個台灣的開發史,就是不斷對立再對立的歷史。不管是漢人與原住民的對立、漳州人與泉州人的對立、閩南人與客家人的對立、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對立,乃至於後來的貧富對立、藍綠對立、統獨對立、同婚對立,全世界應該沒人能比台灣人對立得更徹底。

▲連這個到底要叫滷肉飯還是肉燥飯,台灣都可以對立起來。(圖/摘自photoAC)

以前的台灣,在特殊的情境(比如說選舉)下,對立歸對立,選完之後,依然該幹嘛就幹嘛。比如說省籍問題,在日常生活裡,誰會去區分省籍?芋頭和番薯親如一家人的場景處處可見。然而,近幾年來,台灣的對立變得更尖銳、更持久,動不動就威脅殺人全家、問候別人直系尊親屬,哪來的深仇大恨?要說那不是假新聞、那不是挑弄、那不是操作對立,誰信?

 

最近國、民兩黨的總統初選,更是操作對立的天堂,除了藍綠互黑外,綠營裡英派的黑賴、賴派的黑英;藍營的韓粉黑郭、郭粉黑韓,接下來藍綠聯手黑柯、柯粉又反黑藍綠,對性喜看熱鬧、看八卦的台灣人來說,真是大呼過癮啊!但可曾有人停下來想過「有那麼多深仇大恨嗎?」

 

在現代社會的政治上,「對立」是怎麼形成的?

 

其實起因真的一點也不複雜,大多數情況下,政黨該做的事情都差不多,舉例來說,都希望國民的生活能夠得到改善、都希望國家強盛、都希望能夠在選舉之際,獲得民眾的支持。然而,很多時候因為同質性太高,無法向選民突顯自己的存在。於是,不斷強化自身特點、醜化對手缺點,便成為政治人物爭取支持的不二法門。當這種差異不斷被強化,超過了理性的範疇,就變成了對立。

 

俗話說「好騙難教」,拿來形容台灣人政治性格,實在再適合也不過了。政治人物只要挑選一部分對自己有利的說法,用來說服支持者,再加上一點似是而非的煽動,支持者就會自以為是正義的使者,揮舞著正義的大旗衝向自己的對手。

 

撇開刻意挑撥離間的那些言論不談,目前檯面上每個政治人物試圖告訴支持者的事情,大多不致於「騙」,但或多或少都隱藏了一部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這些事實,正是其對手的支持者所反對的主要理由。但隨著不同政治人物支持者的互相攻訐,對立就因此產生。別以為自己沒有那麼傻,事實是,當群體出現了同儕效應時,人類只會比傻瓜更傻瓜。

▲跳離同溫層,你會發現,許多原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都藏著謊言或欺瞞。(圖/摘自Pixabay)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有心人士願意花點時間、用點技巧,刻意地去挑釁、挑撥離間、傳播一些似是而非的訊息,「假新聞」要多少有多少。

 

不甘心這樣被政治人物操弄、被假新聞擺布嗎?那麼,請跳離開同溫層吧!

 

試著撇開自己的喜惡,去看看不同的媒體、不同政治人物的意見,對每個政治人物,尤其是原本支持的政治人物,都用統一的、最嚴格的標準去看待,你會發現,你原本討厭的政治人物,其實沒那麼討厭,而你支持的政治人物,也沒那麼高大上。

 

民主,一直是種非常要求公民素質的政治制度,假新聞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真正可怕的,其實是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