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女大學生一人隻身到台北就讀,因為學業考試壓力大,遭到社團同學排擠,以及跟家人溝通不良,造成心裡相當大的壓力,因此出現憂鬱、焦慮、哭泣、常有負面悲觀想法、失眠、翹課等負面情緒長達2至3個月,還無法參加期中考,晚上經常打電話跟男友哭訴,甚至出現割腕行為,導致男友身心俱疲,也出現焦慮、失眠的情形,就怕女友一不注意就自殺,想分手又怕出狀況,決定幫女友掛號並帶她求診,後來在吃藥控制及接受學校心理諮商下,狀況逐漸改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治女大生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門診中常見不知如何照顧憂鬱症個案而感到無助的親友,觀察發現憂鬱症第一次就診個案中,約有半數是親友陪同就診,其中又有半數會陪同進入診間,而一同進入診間的親友,大多不知該如何應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及行為。

施佳佐指出,當家中有人患憂鬱症,親友需更加費心思照顧,且生活中心會擺在生病個案身上而忽略自己或旁人需求,相處時情緒與氣氛會隨著罹病者的病情一起起伏,再加上面對憂鬱症者的情緒變化及異常行為往往不知該如何應對,因此一人陷入憂鬱,周邊親友生活也會一起混亂。

施佳佐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憂鬱症患者身邊的親友容易出現「照顧者憂鬱症」,意指會出現焦慮和情緒適應的問題,但只要憂鬱症患者情緒問題解決,照顧者的症狀就會緩解,但如果負面情緒時間一長,照顧者最後也可能會出現憂鬱症的情況。

面對家中有人陷憂鬱,全家不知所措的狀況,施佳佐提出6招相處方向,包括先上網收集並學習憂鬱症相關知識及資訊,接著是要維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減少受負面情緒影響,再來是在憂鬱症發病時,先保護自己和弱小孩童,也要留意傷人或自傷並協助醫療,還要保持信心,因為憂鬱症規律照醫囑用藥後,需約4到6星期,甚至8星期才能看到藥物的效果,最後則是對外尋求支援,親友間相互扶持。

施佳佐提醒,當身邊的人出現憂鬱、焦慮、情緒起伏過大、易怒、易哭泣、個性行為改變、悲觀負面想法、不理性思維、鑽牛角尖、吃不下、睡不著、沒動力精神等變化,表現與平常有明顯差異時,就應當要留意;倘反應過大,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持續超過2週,或有自傷、傷人意圖,親友就須特別當心並協助就醫。

施佳佐強調,當憂鬱症者不願意就醫時,親友的態度很重要,避免「忽略、不以為然、批判、指責、比較」的態度,保持關切、同理心、給予尊重空間,傾聽、支持與陪伴;或是以憂鬱症者可接受的理由協助就醫,並鼓勵持續就醫及服藥;倘有自傷行為應尋求外援,請119協助或尋求社區訪視醫療資源。

施佳佐呼籲,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時,會對全家人的生活造成影響,正確正面的應對才能阻止全家一起陷入憂鬱的風暴。不知如何處理憂鬱症者的言行舉止時,親友也可自行先至身心科門診掛自己的診請教醫師,共同討論如何及時拉他一把。親友要學會自保,才可真正幫助到罹病親人。

※【 NOWnews 今日新聞 】 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