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10)日三讀通過「教師法」修正案,教師團體對此深感遺憾表示,直至三讀仍有立委聲稱不適任教師難淘汰是「師師相護」所致,但都沒有提出相關事證。家長團體則認為是遲來的正義,但未來針對教師專業審查委員會(專審會)於處理教學不力教師時能明定委員比例,讓家長、教師、行政人員比例各佔三分之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師法修法著重強化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修正案,將不適任教師區分為四類型,包括性別平等案件、教學不力、涉及體罰與言語霸凌和不能勝任工作等。

三讀通過修正重點內容包括,教評會於處理教師涉及性平、兒少體罰霸凌案件時,應增聘外部專家學者,至未兼行政或董事的教師代表人數,少於委員總額二分之一。處理教學不力、不能勝任工作及其他類型等態樣案件,仍尊重教師專業,未兼行政及董事教師代表比例過半,維持現狀不變。修法著重於處理不適任教師處理,日前如限期升等、教師應擔任行政職等則維持現狀。

全教產理事長黃耀南表示,修法最後仍選擇降低教評會教師代表比例,對此感到遺憾,且仍有委員認為不適任教師難以淘汰是因為「師師相護」,但曾要求家長團體提出師師相互具體事證,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提出,「處理不適任教師可以理解,但不應該以污名化修改教師法。」

全教會則表示,不適任教師處理分成啟動程序、蒐集事證、評議決定三項。但家長、校長團體刻意將重點放在第三階段的教評會評議決定,是完全忽略了前兩項的重要性,也忽略了校長在前兩階段的責任。全教會談到,對於教師體罰、霸凌學生事件,外聘委員應是協助學校進行調查才是正辦,將其納入教評會委員不僅無助於程序的完備,甚至可能成為為學校背書的委員。

本次修法另一項重點,在於使教師專業審查會(專審會)機制更明確,於處理教學不力、不能勝任工作情事時,學校可透過申請請專審會予以協助,經專審會調查後再送由教評會。

全國家長教育志工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則表示,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教師法終於修法完成、是遲來的正義。但專審會機制中並未明確定義專審會委員組成比例。吳福濱表示,教育基本法明定學校是由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共同協助組成,希望於專審會人員編制上,家長與公正人士組成能佔三分之一,教師、行政人員亦各為三分之一,執行上才能得到信任。
下載「NOWnews APP」,拿肯德基「開春金喜吉運168」套餐,專屬優惠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