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變後,康有為和大弟子梁啟超流亡海外,對於重新掌握政權的慈禧太后恨之入骨。梁啟超在他的書《瓜分危言》中指出,日清戰爭清國之所以打敗,是因為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括全國之膏血以修國防,而其實乃消磨於園林土木之用,莫之或知,卒令一蹶不振。割千餘里之遼、台,償二百兆之金幣;元氣盡斷,國丑全露。」甚至還有野史聲稱,挪用的海軍軍費高達 8000 萬兩白銀。雖然滿清政府沒有 1450 ,也沒有 NCC 幫忙罰錢,更沒辦法把梁啟超關 3 天。但實際上,這是不折不扣的「假新聞」。
▲頤和園。(圖/維基百科)
頤和園最早是所謂的「三海工程」,就是修建被英法聯軍焚毀的清漪園,在光緒皇帝親政後下令修建,從光緒 13 年( 1887 年)開工,到光緒 14 年 2 月大部分建築修建完畢;但當時朝野議論,於是光緒皇帝就開記者會...不對...是明發上諭表明這個改建後的清漪園將改名為頤和園,是給他的母后慈禧太后的頤養之所。而清國政府在光緒 14 年開辦北洋海軍,根據當時軍事學家表示,清國的北洋海軍戰力強大,實力超越日本海軍,還曾出過到海外護僑的任務。
▲北洋海軍將士合影。(圖/維基百科)
到底總管海軍的海軍衙門有無挪用經費在頤和園工程上面?當年主管清國海軍的機關總理海軍衙門曾奏請各項雜支用款不造冊報戶部核銷,也就是說這些費用相關的公文早就消失,但還是可以從時人的日記及奏摺去梳理。實際上,頤和園工程就像是核四一樣,在相關人員錢還沒賺完前不能夠完工。因此頤和園工程範圍日漸擴大,曾有考據指出,清國政府用於頤和園經費在白銀 1100 萬兩左右。
▲慈禧太后。(圖/翻攝自網路)
藍戈丰在他的《橡皮推翻滿清》一書中曾做了考證,藍指出,當時主管海軍衙門的醇親王奕譞在頤和園工程費用不足時,曾經挪用海軍衙門的經費,一直到日清戰爭前夕,挪用了 180 萬兩。但當然不止這個數目,頤和園工程籌款不易,在費用不足時,還向海軍衙門「挪借」,不過當時負責工程的也正是醇親王,所以就「黨庫通國庫」直接挪用。加上挪借的費用大約在 325 萬兩左右,要注意的是,多出來的費用最後還是有還回去給海軍衙門。另外,為了籌資,海軍衙門又用了海防的名義開辦「海防捐」,也就是賣官,又籌了 300 萬兩,而這個本來就不是給海軍用的經費,只是用海軍的名義斂財;這筆費用沒有全放在頤和園裡面,部分則撥款到鐵路建設費用。
▲清朝主管海軍機關的光緒皇帝生父醇親王奕譞。(圖/維基百科)
當時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還想到了一個斂財的手段,同樣用海軍名義要各省地方官集資 260 萬兩,不過這實際上就是為了頤和園工程集資,只是不方便講明。這筆費用最後也沒有全入頤和園工程,而是放在銀行生利息,每年生出的利息補貼工程費用。直到日清戰爭開打,政府解定存提出 100 多萬兩貼做軍費。日清戰爭開打後,慈禧太后還自己撥出內帑 300 萬兩白銀作為軍費。這樣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挪用的經費大約在 180 萬兩,決不是梁啟超或其他政敵所指稱的千萬兩離譜數字。
不過這所謂的「海軍經費」就算沒有被挪用,是否會撥給日清戰爭中慘敗的北洋海軍?答案很可惜,當然不會。海軍衙門雖然叫「海軍」,但實際上是一個疊床架屋的機構,除了海軍以外,又管礦務、鐵路和電報這些業務,因此這筆費用就算海軍衙門拿到手,也不會痛快地放在海軍身上。
▲後人複製的北洋海軍旗鑑定遠號。(圖/維基百科)
用於北洋海軍的軍費,原訂的經費是每年 200 萬兩白銀,主要從海關稅收和一些沿海省份徵收的費用中給付,不過實際上北洋海軍一年頂多收到 80 萬兩,就算海軍衙門成立,頂多收到 100 萬兩左右。 100 萬兩根本不夠增添設備,就連海軍將士的薪水有時候還不夠付,還得另外籌款。到 1890 年,由於經費緊張,清國政府就停止軍購案,北洋海軍未添一艦,也沒再更新火炮; 1891 年戶部(相當現在的財政部)就乾脆要求停購艦上大砲和裁減海軍人員。這一消一長之間,決定了日清戰爭的結果,也決定了日中 2 國未來百年的命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頤和園。(圖/維基百科)
頤和園最早是所謂的「三海工程」,就是修建被英法聯軍焚毀的清漪園,在光緒皇帝親政後下令修建,從光緒 13 年( 1887 年)開工,到光緒 14 年 2 月大部分建築修建完畢;但當時朝野議論,於是光緒皇帝就開記者會...不對...是明發上諭表明這個改建後的清漪園將改名為頤和園,是給他的母后慈禧太后的頤養之所。而清國政府在光緒 14 年開辦北洋海軍,根據當時軍事學家表示,清國的北洋海軍戰力強大,實力超越日本海軍,還曾出過到海外護僑的任務。
▲北洋海軍將士合影。(圖/維基百科)
到底總管海軍的海軍衙門有無挪用經費在頤和園工程上面?當年主管清國海軍的機關總理海軍衙門曾奏請各項雜支用款不造冊報戶部核銷,也就是說這些費用相關的公文早就消失,但還是可以從時人的日記及奏摺去梳理。實際上,頤和園工程就像是核四一樣,在相關人員錢還沒賺完前不能夠完工。因此頤和園工程範圍日漸擴大,曾有考據指出,清國政府用於頤和園經費在白銀 1100 萬兩左右。
▲慈禧太后。(圖/翻攝自網路)
藍戈丰在他的《橡皮推翻滿清》一書中曾做了考證,藍指出,當時主管海軍衙門的醇親王奕譞在頤和園工程費用不足時,曾經挪用海軍衙門的經費,一直到日清戰爭前夕,挪用了 180 萬兩。但當然不止這個數目,頤和園工程籌款不易,在費用不足時,還向海軍衙門「挪借」,不過當時負責工程的也正是醇親王,所以就「黨庫通國庫」直接挪用。加上挪借的費用大約在 325 萬兩左右,要注意的是,多出來的費用最後還是有還回去給海軍衙門。另外,為了籌資,海軍衙門又用了海防的名義開辦「海防捐」,也就是賣官,又籌了 300 萬兩,而這個本來就不是給海軍用的經費,只是用海軍的名義斂財;這筆費用沒有全放在頤和園裡面,部分則撥款到鐵路建設費用。
▲清朝主管海軍機關的光緒皇帝生父醇親王奕譞。(圖/維基百科)
當時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還想到了一個斂財的手段,同樣用海軍名義要各省地方官集資 260 萬兩,不過這實際上就是為了頤和園工程集資,只是不方便講明。這筆費用最後也沒有全入頤和園工程,而是放在銀行生利息,每年生出的利息補貼工程費用。直到日清戰爭開打,政府解定存提出 100 多萬兩貼做軍費。日清戰爭開打後,慈禧太后還自己撥出內帑 300 萬兩白銀作為軍費。這樣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挪用的經費大約在 180 萬兩,決不是梁啟超或其他政敵所指稱的千萬兩離譜數字。
不過這所謂的「海軍經費」就算沒有被挪用,是否會撥給日清戰爭中慘敗的北洋海軍?答案很可惜,當然不會。海軍衙門雖然叫「海軍」,但實際上是一個疊床架屋的機構,除了海軍以外,又管礦務、鐵路和電報這些業務,因此這筆費用就算海軍衙門拿到手,也不會痛快地放在海軍身上。
▲後人複製的北洋海軍旗鑑定遠號。(圖/維基百科)
用於北洋海軍的軍費,原訂的經費是每年 200 萬兩白銀,主要從海關稅收和一些沿海省份徵收的費用中給付,不過實際上北洋海軍一年頂多收到 80 萬兩,就算海軍衙門成立,頂多收到 100 萬兩左右。 100 萬兩根本不夠增添設備,就連海軍將士的薪水有時候還不夠付,還得另外籌款。到 1890 年,由於經費緊張,清國政府就停止軍購案,北洋海軍未添一艦,也沒再更新火炮; 1891 年戶部(相當現在的財政部)就乾脆要求停購艦上大砲和裁減海軍人員。這一消一長之間,決定了日清戰爭的結果,也決定了日中 2 國未來百年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