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國際機場去( 2018 )年旅客運量達 4,653 萬人次創新紀錄,不過事實上,桃機一、二航廈容量僅 3,700 萬人次,尖峰時段人潮早已爆滿,甚至因停機坪空間不足,迫使外籍航空取消包機來台。對此交通部回應,台灣的機場政策需要長遠的規畫,也應配合北、中、南機場輔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桃園國際機場原訂 2020 年完工的第三航廈主體工程已二度流標,最快要等到 2023 年底才會完工。交通部政務次長黃玉霖表示,桃機近期會重新上網招標,目前因跑道、用電問題,改善方案還在做補強,近期會進一步確定內容,再跟外界說明。

不過桃園機場旅客容量早已飽和,加上年底星宇航空即將開航,恐怕會加深桃機擁擠的現象。對此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回應,機場交通包含空側、路側、聯外交通,目前航機兩航廈僅有 3,700 人次容量,仰賴應變措施因應,服務水準在國際上有不錯的成績。

祁文中補充,第 3 跑道招標多次流標,現在分土建、機電標,目標在 9 月開工。 5 月初桃機將進行總體檢,包含滑行道、水電系統等,就目前看到的事故個案分析,希望把所有問題通盤提出,預計下禮拜會有完整資料開第二次會議。

交通部長林佳龍強調,桃機體檢結果要跟社會公布,台灣的機場政策也要做檢視。國際上一個機場一年超過 5,000 萬旅客就飽和,因此臨近區域會有其他機場輔助,台灣也應該比照辦理,把所有航班集中在桃園值得檢討。現在短期先解決常發生的問題,中期往智慧機場努力,長遠航空政策也應該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