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於4月10日開跑,今年卻有41校318個系組,除了採計學測成績外僅參採書面資料審查。大學方表示,希望從自傳中看見個人性向、與報名系所的相關學經歷,學者李家同則表示,若是一位18歲高中畢業生,如何可能擁有相關經歷?從甄試制度中更能看出對偏鄉學生有多不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適逢大學甄試階段,今年全國大學申請入學共有41校、318個系組除了採計學測成績外,於第二階段只參採書面審查資料,且某些科系書面審查資料佔比更達50%。

大學方表示,學生自傳要注重個人性向、若報考財經系需寫出於求學階段相關財經經歷、更不要寫罐頭式自傳。學者李家同則於臉書表示,看了上述言論幾乎冒冷汗,「如果我是一個18歲才從高中畢業的學生,如何可能有財金相關經歷?我現在已經81歲,我仍然寫不出任何的財金經歷。」

李家同分享經驗談,偏遠地區學生去銀行參觀,事後學生問老師什麼叫股市崩盤?是真有盤子破了嗎?「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甄試的制度對於偏鄉的孩子多麼不利。」

李家同談到,當年想讀台大電機系,但對電機一竅不通,唯一理由是想搞懂收音機訊號如何傳遞,但若放到現今時空下一定不會被錄取,因為看不出有什麼能力可以讀電機。

「高中生能夠懂得電機是怎麼回事嗎?我在這裡要警告所有的高中生,單單要了解收音機,就要學很多數學和物理。」李家同隨即表示,不太相信有多少高中生知道電機和數學間的密切關係,除非父母知道,就可以將相關知識落實於備審資料上,審查老師看到必定覺得驚為天人、錄取率提升,但並非每個學生都有這種父母,偏鄉學生也無相關電機、財經經歷,只能生繼續交出「罐頭式」自傳。

李家同表示,感到非常幸運,在於當年上大學時入學制度非常簡單,當時能夠進大學的學生也沒有表現不佳,「現在大學入學制度似乎根據一種偉大的理想,每一年的制度都會有改變,但是每一年都引起天怒人怨,我實在好奇,這值得嗎?」

李家同呼籲,共重要的問題在於大學入學制度是否使學生素質更好、大學生是否因此更有競爭力,「成天在改入學制度的學者們,不妨靜下心來看看你們學生的英文程度,而不要太關心如何才能進入你們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