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銀行調查發現,有4成父母估計養小孩到大學畢業至少要花費600萬元,3成估要花300萬至600萬元,顯示現代爸媽在子女教養上的財務壓力不輕。因此,銀行建議父母應將子女的教育金納入資產配置,子女理財教育也應及早啟動,並從2大重點及5原則下手,以理財工具搭配兒童帳戶,投資儲蓄雙管齊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行政院最新數據,2018年台灣新生兒出生人數創8年新低,少子化現象日趨顯著,而yes123求職網調查亦顯示,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勞工,有63%沒有小孩,進一步探究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就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並認為從小孩出生到20歲平均要存到607.3萬元的「生養育基金」,若以經常性薪資4萬1714萬元估計,大概要不吃不喝12.1年,才有可能準備好。

台北富邦銀行近日針對行內有開設小富翁帳戶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也發現,若要教養1位孩子到大學畢業,有多達4成父母估計至少要花費600萬元,3成則預計費用在300萬至600萬元之間,顯示現代爸媽在子女教養上的財務壓力不輕。

至於如何才能聰明準備教養費用?台北富邦銀行調查顯示44%的父母是利用定存及活存、34%選擇保險,14%選擇基金、7%選擇股票、1%選擇其他,整體略偏保守。台北富邦銀行建議,家長可善用理財工具搭配兒童帳戶,投資儲蓄雙管齊下,以有效達成教養金儲備的目標。

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郭倍廷認為,在此階段家長們所面臨的財務壓力是多面向的,不僅要撫育孩子、孝養尊長,個人也有發展事業或置產需求,因此教養金的儲備通常不會佔家庭可運用資金太高比重。而在投入金額有限且未來運用具彈性的情況下,則不妨採取穩中求進策略,例如股票指數型基金(ETF)相對穩定又具備一定增值空間,就是不錯的理財工具。

中信銀行則觀察20歲以下未成年子女帳戶亦發現,平均開戶年齡為10歲,其中中信銀財富管理家庭會員子女帳戶平均開戶年齡為6歲。若進一步了解子女帳戶運用情況,資產配置以台、外幣存款和儲蓄型保險為主,占比均逾3成,另外也運用於基金、保障型保險和投資型保險,顯示父母以穩健紮實的步調、多元配置的方式,為孩子累積未來的教育金。

中信銀行認為親子理財有2大重點,第一是尋求專業諮詢,妥善評估各階段求學費用,完整規畫子女教育金,如有出國深造需求建議以外幣作為理財首選,利用分批投入策略,定期執行換匯,而國人偏好前往美國與澳洲留學,可選擇直接採用美金或澳幣等理財工具,分散匯率風險。

第二是鼓勵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知識,讓孩子透過記帳軟體了解收支,並從簡單的定期儲蓄、小額投資開始嘗試理財,更同步認識信用卡、電子錢包等支付工具,建立孩子正確金錢觀。

玉山銀行則建議父母可運用SMART親子理財術,透過5項原則為孩子累積教育基金,包括「Savings」積極儲蓄,謹記收入扣除儲蓄後才是支出;「Management」獨立管理,針對子女教育或生活所需,設置專款專用的獨立帳戶,並定期檢視以免因臨時的資金調度需求而挪用;「Action」徹底執行,養成定期定額的投資習慣,不因市場波動而停止,有紀律地持續投資。

郭倍廷也提醒可善用兒童帳戶來理財,一方面能增加孩子參與感,順利展開理財教育,且提撥到兒童帳戶的資金只要每年累計金額不超過220萬元即可免贈與稅,能避免未來財產贈與和傳承時的稅負問題。以北富銀來說自1992年率先推出小富翁帳戶,截至2018年已累積近25萬戶,並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理財,成效頗佳,也十分受到客戶好評。

此外,台北富邦銀行調查中也顯示,近8成家長會發給小朋友零用錢,平均每個月給500元,但僅1成孩子有記帳習慣,比例偏低,郭合廷認為記帳能幫助小朋友分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差別,進而改變消費習慣並培養目標意識,是兒童金融教育相當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