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燈會」日前於屏東風光閉幕,除創下一千三百多萬人次參觀的輝煌紀錄外,這個被譽為「史上最美」的燈會也成為輿論焦點,縣長潘孟安連帶網路聲量飆升,「潘流」幾乎與「韓流」並駕齊驅。在此,我們要為「我屏東我驕傲」的縣府團隊與鄉親們喝采,因為身處「台灣尾」能辦出這樣的成果,可謂既難能又可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形之下,躺著也中槍的彰化縣政府就成「苦主」了。有不少聲浪質疑縣府當初因財政問題棄辦「2020台灣燈會」之舉,當然也有人支持不要借錢辦活動,債留縣民的決策。眼見鄉親戰成一團,嘴來嘴去,已淪為亂噴口水的局面,筆者也是彰化人,有必要就實際情況做一分析。

首先,彰化縣政府已爭取到台灣燈會主辦權之說須再查證與釐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這是交通部觀光局首次未循以往舉辦競爭型縣市評選作業,改採優先徵詢方式辦理「2020台灣燈會」。去年11月初前縣長魏明谷接獲交通部觀光局徵詢籌辦意願後,函復同意。但因九合一選舉縣政輪替,12月底交通部觀光局再次徵詢剛上任的新縣府團隊,縣長王惠美評估後認為長短債與隱藏性債務已超過四百二十五億元,而且燈會自籌經費的估計過於樂觀,故於今年1月初回函不參與辦理評選作業。這一切就發生在短短二個月之間,而且中央主管機關從未公告或函復同意彰化縣取得「2020台灣燈會」主辦權,也未見新聞媒體有任何報導。換言之,既未主辦,哪來棄辦?充其量,彰化縣只有到達「優先徵詢籌辦意願」階段。況且台灣燈會本來就是各縣市輪流申辦,今年沒辦成還有來年,至多「延辦」,早晚會輪到,何棄辦之有?

其次,彰化縣決定不參與台灣燈會主辦權評選作業是已二個月前的事了,當時並未聽聞鄉親,甚至為民喉舌的地方媒體或縣議員有任何意見,反倒在屏東縣成功舉辦燈會後,有了對照組,「不要燈會」的批評才紛至沓來。面對這種事後諸葛的馬後炮,也很令人無奈。因為施政本有輕重緩急,王惠美縣長以財政困難不爭取台灣燈會主辦權,這是可受公評之事,而且必須揹負政治責任,不過一時三刻還看不出來,得日後檢驗才知其得失。

再者,交通部觀光局周永暉局長於2017年2月17日主持「2018台灣燈會」主辦縣市發布記者會時,除宣布由嘉義縣接棒外,也同時宣布給予爭取未果的屏東縣「2019台灣燈會」主辦權。因此屏東縣政府早在燈會舉辦前二年即可開始著手,平心而論,這次彰化縣政府的籌備時程是壓縮了不少。更何況中央與地方分別由民進黨與國民黨執政,你擋我,我卡你,這種藍綠惡鬥不是沒有前例,如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彰化立委補選輔選民進黨籍候選人時承諾的:「屏東燈會創造130多億經濟效益,根本不用耽心彰化沒錢,因為經費大部分是交通部出…」,屆時能否兌現也沒人敢打包票。所以新任縣府團隊有如此疑慮,倒也不能說不對。

其實要不要辦燈會的爭執,都是為了彰化好。就像反對與支持核電一樣,立場雖然不同,但出發點都是愛台灣,只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罷了。彰化上次舉辦的燈會是鹿港「2012台灣燈會」,這是彰化人的光榮與驕傲,也開創了近年台灣燈會的典範,以及參觀人數破千萬的開始。王惠美縣長就是當時的鹿港鎮長,她應該很清楚彰化現在的能量能不能辦好燈會。

目前交通部觀光局已決定明年的鼠年燈會由台中市主辦,後年的牛年燈會則交給新竹市。希望她能化批評為動力,強化彰化縣財政體質,全力爭取虎年「2022台灣燈會」,以更精采的展演來回報鄉親的期許。而鄉親也應在言論監督之外,以實際行動來力挺縣府,做最堅強後盾。

對國人來說,這次的紛爭也是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台灣燈會雖然耀眼熱閙,但經費動輒數億元,終究是一次性的放煙火活動,船過水無痕,為此舉債實有待商榷。再加上各縣市輪流申辦,無法像日本北海道「札幌雪季」一樣,可形塑鮮明的在地品牌形象,一般人很難記得過去幾年的台灣燈會在何處舉辦,有何特色。而且愈離開都會區,外國觀光客的套裝行程就愈難銜接,場面雖熱烈,但只剩自家人,原本帶有出口用意,現在只能做內銷就沒意思了。

對地方政府而言,當務之急反而是發掘饒富在地特色的風土人文,也許是自然地景,也許是節慶活動,才能永續發展而帶來觀光收益,畢竟可長可久才是更重要的事。

●作者:莊伯仲/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