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納粹德國軍隊使用的MG42機槍因為超高射速另盟軍聞風喪膽,盟軍以「納粹的電鋸」加以稱呼。國軍在撤退來台後,其實也曾少量獲得MG42機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美國「國家利益」(NationalInterest)期刊網站報導,MG42機槍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機槍,某些版本最高射速高達每分鐘1800發,在二戰期間幾乎是其他機槍射速的2倍。

當歐戰在1939年爆發時,德軍雖然有MG34機槍,但是這款機槍卻昂貴,且難以大量生產製造,因此在擅長於衝壓製造技術的維納·古諾博士(Dr. Werner Gruner)主導下,進行MG34機槍的改良計畫,之後進行實戰測試,並於1941年完成,再經過微調修改後於1942年開始量產,正式定名為MG42。MG42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縮寫,意即為「機槍1942年型」。

MG42採用7.92公厘子彈,給彈從彈鼓改為彈性較大的彈鏈,可使用50發到250發裝彈鏈,射速提升至每分鐘1500發。當時美軍與英軍的機槍最大射速都只有每分鐘600發,因此令前線美軍造成極大震撼,美軍甚至拍攝影片教導官兵如何克服MG42造成的心理障礙。

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中,盟軍諾曼地登陸遭到德軍在灘頭堡用機槍掃射,造成美軍傷亡慘重的武器就是MG42機槍。MG42的強大殺傷力被盟軍稱為「希特勒的電鋸」,高射速射擊聲音在人耳中聽起來像是布匹被撕破的聲音,也被蘇聯軍隊稱為「亞麻布剪刀」。

二戰結束後,仍有30個國家使用MG42與後續改良型機槍,德國國防軍的MG3機槍改用北約7.62口徑子彈。美軍的M60通用機槍同樣也有濃厚的MG42血統,槍身一樣用衝壓的方式製成。

國軍在1950年曾獲得600挺MG42機槍,傳聞是德國戰敗後用來作為賠償的武器,在1952年出版的《兵工保養通訊》曾有MG42機槍的圖片,國軍歷史文物館也將MG42機槍列為國軍槍械之一。花蓮大陳故事館也展示出大陳島國軍操作MG42機槍的照片。不過,隨著《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國軍全面換裝美製槍械,這批MG42機槍在台灣服役的歷史相當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