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機師工會在大過年罷工了,這次工會罷工的行動比起2016年空服員罷工行動,同情的人少了,華航公司也採取了比較強硬的立場,顯然2016年政府全盤讓步的後果,引起很大後遺症,造成年年都有勞資衝突事件的形象,影響營運績效,這次才讓公司方面站硬了立場。只是,從華航到一例一休,工運起家的民進黨卻在這裡連連摔跤,勞資關係這門課非重修不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時,因為在馬政府時代發生的勞資爭議,標榜跟勞工站在一起的民進黨政府,剛重新執政不久,社會氣氛也十分同情「所有」的勞工,於是就對空服員提出的條件全數答應,顯擺是對前政府的華航高層及執政者表態,站在勞方立場。

可這一表態卻讓民進黨政府吃足了虧,就連當年遇到蔡英文總統出訪行程,華航工會代表卻認為隨行空服員也該罷工,才遭到社會許多的批評,認為空服員不識大體,也讓本來傾向支持的輿論轉向,對罷工的工會予以苛責。

就工運的角度,本來就是參與運動的勞工福利最大,為達目的,手段如何,都是其次問題,民進黨當初街頭起家時的社會運動亦復如此。但這樣沒有節制的社運行動,並不一定得到社會認同,要能成功,需要社會「常理」配合與認同才能成功,就像民進黨的勞工運動也必須隨時間逐步修正為不暴力的抗爭,才被社會接受。

這次華航工會的罷工行動,無法像過去得到同情與認同的原因,也在於與社會「常理」不合,工會罷工的時間選在春節期間,又沒有足夠的預警期,造成民怨四起,加上提出的改善福利條件,顯示目前待遇並沒有比其他航空公司差 罷工的勞工雖表達自己多辛苦,在這個不景氣時代,得不到認同,各行各業都有其艱苦之處,這些高薪勞工動不動就喊苦、累,又提不出說服社會認同的理由,其他行業的勞工自然無法理解。

華航因為體質為半國有的企業,歷來勞資問題都是爭議不斷,但過去礙於法令,並沒有大規模的罷工行動,但桃園市在民進黨執政之後,為職業工會罷工行動開了一道門,從此華航罷工成為政府部門的惡夢,也形成這次有競業關係的航空公司代表,在幫華航員工談判爭取福利的奇怪現象,華航罷工若成為每年必演的戲碼,嚇跑消費者,再強的公司治理也無法填補形象及營運損失。

2020年大選在即,華航罷工的事件,將再次牽引選情,執政黨固然受害甚多,但在野黨也不敢發言支持,可見這次罷工事件並沒有很高的社會接受度,朝野政黨都必須拿捏尺度。

當然這次罷工事件最大考驗者還是民進黨政府,靠勞工運動起家,執政之後打開了潘朵拉盒子,華航罷工到一例一休,民進黨想為勞工爭取權益,卻反而惹惱勞工,看來,民進黨若要持續執政,勞資關係顯然是民進黨必然要補修的課程。

●作者:陳敏鳳/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