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兩件新聞事件,又讓大家看到退除役軍品的處理和宿命........
第一件是在金門軍史公園中,一輛M41戰車的動力輪和內部的零件遭人破壞取走,之後乏人修護處裡。第二件是2014年初閉館的中正機場航空科學館,館藏珍貴的飛機,送往前桃園軍用機場儲放,伺以原桃園軍用機場5號棚廠(黑貓中隊棚廠)興建新的航空科學館,再將這些為數18架的展示機重新展示。
但隨著2014年底桃園市換黨執政,原本桃園航空城的政策也就停頓下來。2014年3月底閉館的桃園機場航空科學館,重新開幕之日也就遙遙無期,但這些原本館中珍藏的飛機,就在原桃園軍用機場內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逐漸殘破。同樣逐漸殘破的黑貓中隊棚廠,狀況也每下愈況。
其實不只這些飛機遭到風吹雨打日曬雨淋,許多除役軍事裝備撥給縣市忠烈祠、社區公園或軍機公園的狀況,都不太好。不是缺乏經費保養、就是遭到民眾缺乏公德心破壞,狀況普遍不佳。
誠然,我們不可能將所有汰除軍事裝備都妥善保存或以博物館等級的保養展示,甚至是動態保存,台灣的法令和環境,對這些汰除軍品而言,都不是個友善環境。
從法令面來看,台灣天生就是個扼殺汰除軍品開創可能第二生命的環境。國軍汰除武器裝備除役後,可以轉移作為博物館陳展,但是國軍除役軍品,不能用以營利,也就是說博物館若是收藏,不能發售門票。這個情況一直到最近的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通過後,不管是利用BOT或BT轉移民間的退役軍事裝備,才能收取門票維持營運
筆者多年走訪國外許多軍事相關博物館,收費與免費皆有,但是收費比免費的多。免費的共同特性是,一定屬於政府所有,有政府預算支撐,私人博物館則普遍要收費,甚至是移轉經營(BOT)也需要收費,而且門票還不便宜。但若是館藏豐富具有可看性,遊客往往絡繹不絕。
珍珠港內的密蘇里戰艦博物館,船是屬於海軍,但營運由民間進行,博物館收取門票,並出售紀念品以籌措維修所需財源。(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長期以往軍方的資源,絕大多數投入建軍與備戰,汰除裝備不能形成有效戰力的思維下,國軍的史政單位往往不受職業軍人的青睞,也因此國軍相關史料保存或是軍史研究,往往只能以最少資源尋求最大效益。筆者曾經走訪許多博物館,例如英國一系列軍事博物館中,大部分為民間基金會所成立與維持運作,最有名的是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分別位處倫敦泰晤士河旁與劍橋附近的達斯佛。其中達斯佛分館收藏地面裝備和各式戰機,地面裝備以服役時序為主軸,當參觀者依照動線走完,可以融合武器發展歷史、英國在歷次戰爭中的角色和貢獻有完整的認識。
正在將密蘇里戰艦博物館A砲塔前木甲板換新,這些經費都要由經營方籌措,因此門票和紀念品的收入,大部分都在使用於這些維修。(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即便是免費的博物館,規劃與可看性依然很高,例如筆者曾經參觀過,位於倫敦市中心區的英國皇家空軍博物館,和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都是不收門票營運,費用由政府以預算支應。英國皇家空軍博物館,館區內多個展館,收藏英國歷史各型軍機,以及與其他博物館交換而來的展品。而英國皇家空軍軍史最光榮的一頁當屬不列顛空戰,空戰相關的英德戰爭史跡,博物館甚至以專館收藏與介紹。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也是以航空史發展的歷程,以時間為主軸,飛機以問世時間和歷史事件,綜整成專區。
好的博物館,須將展品搭配歷史背景,營造整體感。(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相較之下,台灣現在的軍事博物館就一直處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中正機場航科館的飛機,除放在桃園軍用機場擺著爛,可說是台灣軍事博物館難產的具體現象之一。
國防部從過去郝柏村擔任部長時期,就計畫在林口興建軍事博物館。但是二十多年過去,軍事博物館始終不是國軍重大施政項目。反觀北京的軍事博物館和小湯山的航空博物館,不斷地改建與擴大,國軍在這方面可說是完全不及格。
國軍的部分就是在「人息政亡」。多年來多任國防部長,都曾經宣示要興建軍事博物館,但始終沒有足夠的預算和土地執行。從郝柏村先生擔任部長至今,也僅有在岡山空軍官校,北跑道頭新建一座室內軍機展示館,將過去空軍官校大門軍機展示場的大部分飛機移入室內展示,這對於保存空軍史蹟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台灣的環境夏天日照強烈,空氣濕度高,甚至還有微量腐蝕性氣體,因此博物館的飛機,若在室內展示,更能保持其原有態樣。
空軍官校軍機展示館為室內陳展,可以讓戰機有更好的保存環境,而透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後,這樣的展館可以由民間承包經營,也能為展示機賺取保養維護所需經費。(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現在放在桃園軍用機場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的中正航空科學館18架飛機,政府有責任,為它們趕快規劃一個家。同時舊黑貓中隊棚廠,更是見證國軍與美軍緊密合作的歷史建物,任其頄圮,就是政府的責任,沒有將國家記憶點,好好的保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隨著2014年底桃園市換黨執政,原本桃園航空城的政策也就停頓下來。2014年3月底閉館的桃園機場航空科學館,重新開幕之日也就遙遙無期,但這些原本館中珍藏的飛機,就在原桃園軍用機場內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逐漸殘破。同樣逐漸殘破的黑貓中隊棚廠,狀況也每下愈況。
其實不只這些飛機遭到風吹雨打日曬雨淋,許多除役軍事裝備撥給縣市忠烈祠、社區公園或軍機公園的狀況,都不太好。不是缺乏經費保養、就是遭到民眾缺乏公德心破壞,狀況普遍不佳。
誠然,我們不可能將所有汰除軍事裝備都妥善保存或以博物館等級的保養展示,甚至是動態保存,台灣的法令和環境,對這些汰除軍品而言,都不是個友善環境。
從法令面來看,台灣天生就是個扼殺汰除軍品開創可能第二生命的環境。國軍汰除武器裝備除役後,可以轉移作為博物館陳展,但是國軍除役軍品,不能用以營利,也就是說博物館若是收藏,不能發售門票。這個情況一直到最近的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通過後,不管是利用BOT或BT轉移民間的退役軍事裝備,才能收取門票維持營運
筆者多年走訪國外許多軍事相關博物館,收費與免費皆有,但是收費比免費的多。免費的共同特性是,一定屬於政府所有,有政府預算支撐,私人博物館則普遍要收費,甚至是移轉經營(BOT)也需要收費,而且門票還不便宜。但若是館藏豐富具有可看性,遊客往往絡繹不絕。
長期以往軍方的資源,絕大多數投入建軍與備戰,汰除裝備不能形成有效戰力的思維下,國軍的史政單位往往不受職業軍人的青睞,也因此國軍相關史料保存或是軍史研究,往往只能以最少資源尋求最大效益。筆者曾經走訪許多博物館,例如英國一系列軍事博物館中,大部分為民間基金會所成立與維持運作,最有名的是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分別位處倫敦泰晤士河旁與劍橋附近的達斯佛。其中達斯佛分館收藏地面裝備和各式戰機,地面裝備以服役時序為主軸,當參觀者依照動線走完,可以融合武器發展歷史、英國在歷次戰爭中的角色和貢獻有完整的認識。
即便是免費的博物館,規劃與可看性依然很高,例如筆者曾經參觀過,位於倫敦市中心區的英國皇家空軍博物館,和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都是不收門票營運,費用由政府以預算支應。英國皇家空軍博物館,館區內多個展館,收藏英國歷史各型軍機,以及與其他博物館交換而來的展品。而英國皇家空軍軍史最光榮的一頁當屬不列顛空戰,空戰相關的英德戰爭史跡,博物館甚至以專館收藏與介紹。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也是以航空史發展的歷程,以時間為主軸,飛機以問世時間和歷史事件,綜整成專區。
相較之下,台灣現在的軍事博物館就一直處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中正機場航科館的飛機,除放在桃園軍用機場擺著爛,可說是台灣軍事博物館難產的具體現象之一。
國防部從過去郝柏村擔任部長時期,就計畫在林口興建軍事博物館。但是二十多年過去,軍事博物館始終不是國軍重大施政項目。反觀北京的軍事博物館和小湯山的航空博物館,不斷地改建與擴大,國軍在這方面可說是完全不及格。
國軍的部分就是在「人息政亡」。多年來多任國防部長,都曾經宣示要興建軍事博物館,但始終沒有足夠的預算和土地執行。從郝柏村先生擔任部長至今,也僅有在岡山空軍官校,北跑道頭新建一座室內軍機展示館,將過去空軍官校大門軍機展示場的大部分飛機移入室內展示,這對於保存空軍史蹟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台灣的環境夏天日照強烈,空氣濕度高,甚至還有微量腐蝕性氣體,因此博物館的飛機,若在室內展示,更能保持其原有態樣。
現在放在桃園軍用機場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的中正航空科學館18架飛機,政府有責任,為它們趕快規劃一個家。同時舊黑貓中隊棚廠,更是見證國軍與美軍緊密合作的歷史建物,任其頄圮,就是政府的責任,沒有將國家記憶點,好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