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公布去年 12 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轉負,是 14 個月來首見,而全年物價成長 1.35%,較原本估測的 1.43% 低,整體來看,台灣雖尚無通縮疑慮,但 CPI 年增率已近 8 年均低於 2%,導致外界常有「薪資停滯,導致物價上不去的負向循環」批評聲音,從學理來看,若今年經濟展望偏弱,可能影響廠商部份生產意願,再加上跨期替代效果下,造成消費遞延現象以及消費者比價行為更甚,使物價難成長的泥淖。
去年 12 月 CPI 年跌 0.05%,是 2017 年 10 月來首次轉為負成長,導致市場有通縮壓力的雜音,不過,目前來看應是短期因素,12 月物價負成長主要因國際油價走跌、菸稅漲價效應鈍化影響,僅解釋短期景氣波動。
實際上,12 月核心 CPI 年增率 0.67%,顯示物價仍是溫和穩定,沒有通縮疑慮,顯示暫無結構性問題。
然而,台灣負產出缺口仍在,抑制核心物價上漲,再加上輸入性通膨壓力減緩,可以預見今年物價漲幅將更趨緩。
台灣央行日前已預期今年物價漲幅會再降至 1.05%,而核心物價僅 0.93%。
對於通縮議題,主計總處曾說明,物價漲跌涉及許多因素,核心 CPI 年增率仍在正常波動區間,並未見到需求不振的現象。
以目前各機構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狀況,如央行預測 2019 GDP 為 2.33%,其中來自內需有 1.98%、來自民間消費 1.18%,此代表,在消費動能和內需溫和擴張下,物價展望平穩,惟成長動能並不強。
另一方面,以總合供需而言,薪資上升才有利物價上揚,然而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 17 年,去年前 11 月僅 38179 元,未超過 2001 年同期 38320 元的水準,其實難以看到通膨失控。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際上,12 月核心 CPI 年增率 0.67%,顯示物價仍是溫和穩定,沒有通縮疑慮,顯示暫無結構性問題。
然而,台灣負產出缺口仍在,抑制核心物價上漲,再加上輸入性通膨壓力減緩,可以預見今年物價漲幅將更趨緩。
台灣央行日前已預期今年物價漲幅會再降至 1.05%,而核心物價僅 0.93%。
對於通縮議題,主計總處曾說明,物價漲跌涉及許多因素,核心 CPI 年增率仍在正常波動區間,並未見到需求不振的現象。
以目前各機構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狀況,如央行預測 2019 GDP 為 2.33%,其中來自內需有 1.98%、來自民間消費 1.18%,此代表,在消費動能和內需溫和擴張下,物價展望平穩,惟成長動能並不強。
另一方面,以總合供需而言,薪資上升才有利物價上揚,然而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 17 年,去年前 11 月僅 38179 元,未超過 2001 年同期 38320 元的水準,其實難以看到通膨失控。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