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股經歷大蕭條以來最慘烈的 12 月之後,投資人希望 1 月份過去的「優良傳統」,能夠在新的一年繼續發揮效用,幫助股市重回牛市節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Matrixtrade.com 的創始人 Ed Matts 指出,自 1950 年以來,標普 500 指數在 1 月的平均漲幅為上漲 1.8%,而其他月份為平均上漲 0.7%。他表示,1 月漲得最多的原因在於投資人在年底賣股,以避免稅務損失,然後在 1 月重新買回帶來的反彈行情。

這種被稱為「元月效應」的股市傳統,在 1976 年被發現後,表現已逐漸減弱。但這不代表 1 月變得不重要,過去的經驗說明,當年第一個月的股市表現,和全年最終表現密切相關。

Matts 指出,1 月份的表現與全年剩餘時間相比,相關係數約 0.25,是個有意義的相關程度。相較之下,其他月份的關連性顯著下降,只有 0.016。

上週美股開盤之初,市場上可能對元月效應的期望並不高,但上週五的強彈,提振了投資人的熱情,相信元月效應可能正在發生。

今年 1 月變數增多
但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Arone 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今年 1 月可能會有所不同。他表示,在 2018 年底,市場見到很多強烈的信號,歷史不足以盡信,今年看看元月效應會否成立將很有趣。

去年 1 月標普 500 指數上漲 5.6%,但全年收跌 6.2%,道瓊指數下挫 5.6%,都不符 1 月效應的預測。尤其去年 12 月標普跌 9.2%,道瓊挫 8.7%,是 1931 年以來,兩大指數表現最差的 12 月,完全不符歷史走勢。

Arone 指出,2019 年 1 月市場面臨著不同尋常的不確定性,讓人有足夠理由質疑 1 月的可能表現。

今年的獨特,從開年之初就能感覺到,多年以來,投資人首度預測聯準會有可能在年底前降息,而不是升息。美中兩大經濟體的貿易衝突,有可能顛覆美國企業投資及全球供應鏈運作,美國政府部分關門,也讓人懷疑美國能否進展順利,完成基本的任務,像是能否履行基本職能,像是通過預算或避免違反債務上限。

Arone 表示,可喜的是,接下來會進入財報季,這也有助投資人了解緊縮的貨幣政策和貿易爭端,如何改變公司對未來成長的預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