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洗錢防制組織 (APG) 於 11 月來台評鑑,當時評鑑團認為台灣離岸金融業風險評估,尤其是實質受益人透明度不足,為了因應防洗錢,金管會今 (18) 日宣布,最快 2019 年第一季底前,訂定「最終受益人相關指引」,「實質受益人」認定門檻將由 25% 降至 10%。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現行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規定,銀行對於股權 25% 以上者必須追查實質受益人,但 APG 這次來台評鑑時指出,國內客戶的實質受益權的辨識過度依賴經濟部的資訊。在實務上,25% 股權的門檻可能過高,特別是在應用加強客戶審查程序時,或辨識外國客戶、複雜結構和外國信託的實質受益權時,更顯挑戰。辨識境外公司的控制權也存在問題,OBU 在這方面面臨最大挑戰。

金管會表示,將會請銀行公會研擬並會發布行政指引,預計明年第一季提出「最終受益人相關指引」,屆時將辨識實質受益人的門檻,由 25% 降至 10%,以擴大最終受益人查核範圍,且不會單純從表面上的股權結構查,而是會深入到交叉持股的歸戶計算,並會查到最後受益人的自然人個人身分為止。

APG 在 2019 年 3 月,還將舉行一次「面對面會議」,屆時我國可以就初評報告結果,如果認為還有應加分項目,可以提出新證據爭取更好分數,因此,金管會正積極改善不足部分,今天就提出實質受益人門檻調降的方案,希望明年 3 月可以爭取加分,2019 年 7 月的 APG 第 22 屆會員大會中,正式發布對台灣的第三輪評鑑報告成績,我國能不能順利過關 PASS,答案就可以揭曉。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