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農曆春節在台南安平漁人碼頭,大家將會看到一個猶如童話般的景點《大魚的祝福》,它是由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導演楊士毅(阿貴)所創作的大型裝置藝術,長23公尺、寬10公尺、高8公尺,但你知道嗎?這座2層樓高的創作,竟是來自阿貴發想的一個童話故事。
人稱阿貴的楊士毅,身兼攝影師、導演與剪紙藝術家、裝置藝術家等多重身分。曾在研究所攻讀影像創作,並於2007年憑自傳式短片《爸爸的手指頭》,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年紀輕輕便嶄露頭角。阿貴說:「很早很早以前,我們的海洋有很多的魚,其中有二條魚特別大,大到幾千幾萬人都可以上到牠們的身體,牠們藉由海洋在世界旅行,海面上有許多漁船追著這二條大魚,海的另一邊則有許多海盜船在追著漁船,漁民想要捕魚,海盜想搶漁民,有一天他們在海上相遇,一邊要掠奪一邊要反擊,雙方都拿出武器彼此攻擊,就在他們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海底這二條大魚突然浮出海面。」
「當雙方人馬看到這二條大魚,都想要抓到牠們,於是轉移攻擊目標,開始攻擊大魚,即使牠們一甩尾就能掀翻漁船,但大魚並沒有反擊,其中一條大魚受了傷,另一條就趕快帶著這條大魚往深海裡潛下去,想遠離武器的攻擊,鏡頭往上帶,雙方人馬失去了攻擊的對象,又開始彼此攻打,但突然天色大變,狂風暴雨驚滔駭浪,所有的船都翻覆了,每個人都在海面上載浮載沉,看不出誰是漁民誰是海盜,大家都在受苦,鏡頭再往下帶,這二條大魚在海裡休息,其中,受傷的大魚看著海面上的人在浮浮沉沉,決定游到海面上,大魚動也不動,讓那些快死掉的人,可以爬到牠的身上,當所有人都在大魚身上時,魚的身體就慢慢變成土地、變成山脈,然後就看到一個台灣躺在那裏!這條魚也沒有再離開,然後島上的人便在此安身立命,一直在這裡過生活。」
▲聽阿貴談《大魚的祝福》故事起源,像童話故事般吸引人。(圖/楊士毅提供)
聽阿貴娓娓道來這段相當有畫面的故事,不禁好奇,這個idea是怎麼來的?他說:「我看那個台灣古地圖,幾百年前的地圖,就覺得台灣很像一條魚,去查了一些文獻,才發現以前台灣叫作『鯤島』,鯤是大魚,鯤鯓就是海面的沙洲,以前的人在海邊看到沙洲,覺得很像是魚的背,拉遠一點的距離去看台灣島,也像是一條魚的背浮在海面,所以台灣很久以前也叫『鯤島』。這些魚的神話或傳說,其實都有存在。」而且巧合的是,以前的台南安平就叫作「鯤鯓」,把《大魚的祝福》長期裝置在安平港,真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阿貴透露10年前會寫這個故事,是因為當時他看到台灣很多大人一直吵架、一直對立,心想到底如何才能讓大家停下來,剛好又看到台灣的古地圖,覺得很像一條魚,也好奇她為什麼不游走?為什麼要在讓大家踩在腳底下?「我想她可能是希望我們在大海中有立足之地,所以才停下來變身島嶼承載著我們,我就很想說,如果大家可以記得有一塊疼愛我們的土地,然後她只要你來,不管你是誰,她都會承載著你,是如此的包容,而在她身上的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對彼此,也許大家從不同的地方來,但為了同一個疼愛我們的土地,至少應該彼此包容多為對方著想。」阿貴也笑說,這是當時自己的一個小小心願。
▲▼二層樓設計的《大魚的祝福》目前加緊趕工中,在一樓仰看天花板,台灣是鏤空的,好像是一種尊重;上二樓低頭往下看,則是一種感謝。(圖/楊士毅提供)
如今這個心願,變身成實際的物體,裝置在台南安平港,供所有人欣賞、反思,他說:「我真正在想的是,如果人真的可以反省自己,當看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回頭過來想:我可以怎麼樣?我覺得事情才能有解,只是去看到別人的問題,事情永遠無解,他也不會為你改變。」所以阿貴很希望他的作品,可以讓大家有一點點反省,至少可以創造一點點這樣的情境。
阿貴也希望大家看這個作品有不同的觀看的感覺,因此設計成2層樓高,他說:「大魚設計的材質,主體是不銹鋼管,像歐洲教堂屋頂材質的是彩繪鑲嵌玻璃,想要表現台灣能夠如此繽紛,是因為她的包容。而使用虛形網狀的結構,就是想要表現她像是一隻隱形的大魚,守護著我們,台灣是她的心,我們在她的心裡面。在一樓仰看天花板,台灣是鏤空的,好像是一種尊重;上二樓低頭往下看是一種感謝,她旁邊有環形步道,你抬頭會看到身邊的人,你知道我們都一起在這塊土地,我們應該要彼此包容和善待;走到魚的嘴巴,像是一個瞭望台,對的方向就是我們的漁港,也就是通往海洋的地方,記得我們有一個海洋,不是把我們隔絕在這裡,而是讓我們通向世界,去激起自己這樣的記憶。」
更令人高興的是,《大魚的祝福》這個裝置藝術,從明年農曆年前開幕之後,將會一直在那裏固定展出,不會被拆掉,而是成為一個固定的景點,這小小的成就也讓阿貴欣喜不已,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可以讓全台灣的人有機會都看到,真的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穫。阿貴也希望這個作品可以帶給大家力量,不管遭遇任何沮喪悲傷難過或困境,這如同大魚般的島嶼,都會默默在你身邊、給你支撐的力量。
▲《大魚的祝福》將成為台南安平港的固定景點。(圖/楊士毅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雙方人馬看到這二條大魚,都想要抓到牠們,於是轉移攻擊目標,開始攻擊大魚,即使牠們一甩尾就能掀翻漁船,但大魚並沒有反擊,其中一條大魚受了傷,另一條就趕快帶著這條大魚往深海裡潛下去,想遠離武器的攻擊,鏡頭往上帶,雙方人馬失去了攻擊的對象,又開始彼此攻打,但突然天色大變,狂風暴雨驚滔駭浪,所有的船都翻覆了,每個人都在海面上載浮載沉,看不出誰是漁民誰是海盜,大家都在受苦,鏡頭再往下帶,這二條大魚在海裡休息,其中,受傷的大魚看著海面上的人在浮浮沉沉,決定游到海面上,大魚動也不動,讓那些快死掉的人,可以爬到牠的身上,當所有人都在大魚身上時,魚的身體就慢慢變成土地、變成山脈,然後就看到一個台灣躺在那裏!這條魚也沒有再離開,然後島上的人便在此安身立命,一直在這裡過生活。」
聽阿貴娓娓道來這段相當有畫面的故事,不禁好奇,這個idea是怎麼來的?他說:「我看那個台灣古地圖,幾百年前的地圖,就覺得台灣很像一條魚,去查了一些文獻,才發現以前台灣叫作『鯤島』,鯤是大魚,鯤鯓就是海面的沙洲,以前的人在海邊看到沙洲,覺得很像是魚的背,拉遠一點的距離去看台灣島,也像是一條魚的背浮在海面,所以台灣很久以前也叫『鯤島』。這些魚的神話或傳說,其實都有存在。」而且巧合的是,以前的台南安平就叫作「鯤鯓」,把《大魚的祝福》長期裝置在安平港,真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阿貴透露10年前會寫這個故事,是因為當時他看到台灣很多大人一直吵架、一直對立,心想到底如何才能讓大家停下來,剛好又看到台灣的古地圖,覺得很像一條魚,也好奇她為什麼不游走?為什麼要在讓大家踩在腳底下?「我想她可能是希望我們在大海中有立足之地,所以才停下來變身島嶼承載著我們,我就很想說,如果大家可以記得有一塊疼愛我們的土地,然後她只要你來,不管你是誰,她都會承載著你,是如此的包容,而在她身上的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對彼此,也許大家從不同的地方來,但為了同一個疼愛我們的土地,至少應該彼此包容多為對方著想。」阿貴也笑說,這是當時自己的一個小小心願。
如今這個心願,變身成實際的物體,裝置在台南安平港,供所有人欣賞、反思,他說:「我真正在想的是,如果人真的可以反省自己,當看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回頭過來想:我可以怎麼樣?我覺得事情才能有解,只是去看到別人的問題,事情永遠無解,他也不會為你改變。」所以阿貴很希望他的作品,可以讓大家有一點點反省,至少可以創造一點點這樣的情境。
阿貴也希望大家看這個作品有不同的觀看的感覺,因此設計成2層樓高,他說:「大魚設計的材質,主體是不銹鋼管,像歐洲教堂屋頂材質的是彩繪鑲嵌玻璃,想要表現台灣能夠如此繽紛,是因為她的包容。而使用虛形網狀的結構,就是想要表現她像是一隻隱形的大魚,守護著我們,台灣是她的心,我們在她的心裡面。在一樓仰看天花板,台灣是鏤空的,好像是一種尊重;上二樓低頭往下看是一種感謝,她旁邊有環形步道,你抬頭會看到身邊的人,你知道我們都一起在這塊土地,我們應該要彼此包容和善待;走到魚的嘴巴,像是一個瞭望台,對的方向就是我們的漁港,也就是通往海洋的地方,記得我們有一個海洋,不是把我們隔絕在這裡,而是讓我們通向世界,去激起自己這樣的記憶。」
更令人高興的是,《大魚的祝福》這個裝置藝術,從明年農曆年前開幕之後,將會一直在那裏固定展出,不會被拆掉,而是成為一個固定的景點,這小小的成就也讓阿貴欣喜不已,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可以讓全台灣的人有機會都看到,真的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穫。阿貴也希望這個作品可以帶給大家力量,不管遭遇任何沮喪悲傷難過或困境,這如同大魚般的島嶼,都會默默在你身邊、給你支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