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台灣年輕人的冒險精神,國產家電品牌CHIMEI奇美行銷長劉原宏只給出一個建議,那就是「舉手吧!」他常常跟公司的年輕人說:「不要讓別人替你打分數。」分數是自己打的,在過程中有沒有付出心血、有沒有努力,事後是否有改善進步,都是自己最清楚,他認為年輕人的冒險反而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內心的世界,這不只是在網路上很勇於發言,而是在現實生活中,能不能勇敢表達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事。
1973年出生的劉原宏,今年45歲,從小受到父親影響,跟著爸爸在戶外跑來跑去,釣魚、爬山、騎馬等活動充斥在他的生活中,對他來說,大自然所有活動都很有興趣。「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吧,我一直樂於嘗試新鮮的事物。」求學時期也很喜歡打球,基礎體能還不錯,當兵後養成跑步的習慣,出社會後台灣正好開始流行跑步,「我也就開始跑馬拉松,甚至喜歡上衝浪。」
說起自己人生最大的冒險,他回憶起39歲。那一年,他苦思許久,認為應該要給40歲的人生一個很大的改變,也是送給自己一個禮物,所以報名了三鐵的比賽。劉原宏說,那其實是很極限的運動,因為你要先游泳3.8公里,再騎自行車180公里,接下來還要立刻換鞋子跑全馬。
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強度那麼強的運動,他回憶:「我報名的那一場比賽算是台灣三鐵重大改變的一年,從那一場以後,就有規定溫度在幾度以下,一定要穿防寒衣。」因為當年比賽當天,天氣非常寒冷,很多人一下水就抽筋,甚至不停的有人溺水、失溫,終點完賽贈品大浴巾全部被拿來使用在被救上岸的人,「還有一個當天跟我一起跳下去的人,就沒有上來,當天就走掉了!」
▲1973年出生的劉原宏,今年45歲。(圖/記者陳明安攝)
那一場比賽,讓劉原宏徹底了解到「事前要計畫、跟著計畫走」的重要性。他說,沒有參加過的人,一下水就會覺得口、鼻被摀起來,心跳很快、吸不到氣,加上溫度太低,又有快要抽筋的感覺,「所有不利的因素都集合在一起,我當下立刻覺得『不行』,才游50公尺就想要放棄了。」只是第一個浮台在200公尺處,只好不停地鼓勵自己,然後慢慢調整呼吸,到了浮台之後,發現自己好像可以完成,才又堅持下去。
「游泳完之後開始騎腳踏車,不知道為什麼,瞬間眼淚就流出來了,我邊騎邊哭。」他形容,那種心境很複雜,一方面是很激動自己可以游完,一方面是因為親友團做了看板來加油。經過這次經驗,劉原宏才體認到,完全沒有訓練就去參加比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賽後就立刻去參加了三鐵社團,接受一些正規的訓練。
現在的台灣是一個很能接受冒險的國家。劉原宏提到,現在市面上那麼多三鐵、路跑、登山等運動的社團,「其實,某部分是為了滿足像我這樣40歲左右的中年人,有家庭、小孩要養,又有長輩要照顧,在工作上可能是管理職,對上要負責、對下要交待。」很多中年人也想像年輕人一樣去國外打工度假、遊學,可是礙於環境所逼,沒有辦法,中年人的壓力太大,很多夢想已經沒有辦法追尋。
因此,對他來說,這些三鐵類型的運動,在挑戰自己極限之餘,也是一種另類的紓壓方式。
▲劉原宏熱愛戶外運動,假日常騎自行車到處跑。(圖/記者陳明安攝)
冒險、運動之餘,回到公司經營管理層面,劉原宏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認為,運動是必須經過訓練、按部就班的才能有所表現的一件事,就以跑步來說,「配速」是很重要,跑馬拉松的人,只要有辦法從頭到尾都控制在一個最完美的穩定速度,就會達到最快的時間,就好像在工作上「有計畫就會做的好」,且「一個人跑比較快,一群人跑比較遠」。
談到台灣年輕人是否缺乏冒險精神?劉原宏說他很難打分數,因為他一直給年輕夥伴們一個觀念就是「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只要你認為你有努力付出,而且虛心請教過他人,找出自己的缺點,用心改善,那就完美。」且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像是行銷、廣告是有「藝術層面」的,被打到的人會感動,沒有感覺的人就是看過就忘,所以真的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評價。
他建議年輕人「舉手吧!」劉原宏提到,進入職場後觀察發現,不管是會議上或是教育訓練,其實大家都有很多意見,但是大家都不表達,都怕舉手講話後被指責,「我覺得年輕人要克服的是『被罵就算了』,至少我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年輕人的冒險反而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內心的世界,能不能勇敢表達自己想要的,如果可以透過這些極限運動,再回到他的工作上時可以勇於舉手,這樣的冒險就是有意義的。
▲劉原宏喜歡運動,挑戰極限之餘,也是紓壓方式。(圖/記者陳明安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起自己人生最大的冒險,他回憶起39歲。那一年,他苦思許久,認為應該要給40歲的人生一個很大的改變,也是送給自己一個禮物,所以報名了三鐵的比賽。劉原宏說,那其實是很極限的運動,因為你要先游泳3.8公里,再騎自行車180公里,接下來還要立刻換鞋子跑全馬。
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強度那麼強的運動,他回憶:「我報名的那一場比賽算是台灣三鐵重大改變的一年,從那一場以後,就有規定溫度在幾度以下,一定要穿防寒衣。」因為當年比賽當天,天氣非常寒冷,很多人一下水就抽筋,甚至不停的有人溺水、失溫,終點完賽贈品大浴巾全部被拿來使用在被救上岸的人,「還有一個當天跟我一起跳下去的人,就沒有上來,當天就走掉了!」
那一場比賽,讓劉原宏徹底了解到「事前要計畫、跟著計畫走」的重要性。他說,沒有參加過的人,一下水就會覺得口、鼻被摀起來,心跳很快、吸不到氣,加上溫度太低,又有快要抽筋的感覺,「所有不利的因素都集合在一起,我當下立刻覺得『不行』,才游50公尺就想要放棄了。」只是第一個浮台在200公尺處,只好不停地鼓勵自己,然後慢慢調整呼吸,到了浮台之後,發現自己好像可以完成,才又堅持下去。
「游泳完之後開始騎腳踏車,不知道為什麼,瞬間眼淚就流出來了,我邊騎邊哭。」他形容,那種心境很複雜,一方面是很激動自己可以游完,一方面是因為親友團做了看板來加油。經過這次經驗,劉原宏才體認到,完全沒有訓練就去參加比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賽後就立刻去參加了三鐵社團,接受一些正規的訓練。
現在的台灣是一個很能接受冒險的國家。劉原宏提到,現在市面上那麼多三鐵、路跑、登山等運動的社團,「其實,某部分是為了滿足像我這樣40歲左右的中年人,有家庭、小孩要養,又有長輩要照顧,在工作上可能是管理職,對上要負責、對下要交待。」很多中年人也想像年輕人一樣去國外打工度假、遊學,可是礙於環境所逼,沒有辦法,中年人的壓力太大,很多夢想已經沒有辦法追尋。
因此,對他來說,這些三鐵類型的運動,在挑戰自己極限之餘,也是一種另類的紓壓方式。
冒險、運動之餘,回到公司經營管理層面,劉原宏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認為,運動是必須經過訓練、按部就班的才能有所表現的一件事,就以跑步來說,「配速」是很重要,跑馬拉松的人,只要有辦法從頭到尾都控制在一個最完美的穩定速度,就會達到最快的時間,就好像在工作上「有計畫就會做的好」,且「一個人跑比較快,一群人跑比較遠」。
談到台灣年輕人是否缺乏冒險精神?劉原宏說他很難打分數,因為他一直給年輕夥伴們一個觀念就是「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只要你認為你有努力付出,而且虛心請教過他人,找出自己的缺點,用心改善,那就完美。」且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像是行銷、廣告是有「藝術層面」的,被打到的人會感動,沒有感覺的人就是看過就忘,所以真的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評價。
他建議年輕人「舉手吧!」劉原宏提到,進入職場後觀察發現,不管是會議上或是教育訓練,其實大家都有很多意見,但是大家都不表達,都怕舉手講話後被指責,「我覺得年輕人要克服的是『被罵就算了』,至少我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年輕人的冒險反而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內心的世界,能不能勇敢表達自己想要的,如果可以透過這些極限運動,再回到他的工作上時可以勇於舉手,這樣的冒險就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