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堂桌圍。(圖/連宜方攝)
金玉滿堂桌圍。(圖/連宜方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連宜方 客家和泰雅混血、熱愛旅行的民俗文化見習生)台灣有這麼一群人,埋首做著政府不理、民眾不關心的事情。他們很多人已經奉獻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在自己的「信念」上,未來的路老實說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他們走一步算一步,沒有方向?信仰就是他們的方向。

「職人」一詞源自於日本,指的是「專業的工匠」、「專業中的專業」,台灣也有這麼一群職人,憑藉著專業,倚靠著信念和熱情過活,台灣的環境對他們不夠友善,甚至可以說是不重視,儘管如此,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反正就是做到不能做為止」。

神明衣的半成品。(圖/連宜方攝)
神明衣的半成品。(圖/連宜方攝)


記得第一次跟南新繡莊目前的當家-吳淑美小姐詢問受訪意願時,阿美姐淡淡地說:「已經很多人來問過了阿,你們去網路上找一找就有了,都大同小異啦!」起初,我們還以為阿美姐的冷淡是因為對採訪的不習慣、不舒服,但後來才知道阿美姐的淡然是早已看破這個大環境……

南新繡莊是阿美姐從公公、婆婆手上接下的衣缽,阿美姐的公公林榕官先生是福州移民,林榕官先生的父親在福州經營閩繡生意小有規模,林榕官先生自小便在自家繡莊拜師學藝,但他的父親沒有因為是自己孩子而特別通融,反倒是加倍磨練,從打掃、搬貨開始學起,其他學徒花了三年時間出師,林榕官整整多了人家一倍時間,花了六年的時間才獲得父親的肯定。

金玉滿堂桌圍。(圖/連宜方攝)
金玉滿堂桌圍。(圖/連宜方攝)


林榕官先生在二十五歲時懷抱著雄心壯志渡過黑水溝來到了台北城-艋舺落腳。但礙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林榕官先生苦熬了好幾個年頭,才終於以「南新繡莊」這個名字正式開張營業。林先生的妻子,也就是阿美姐的婆婆,也跟著阿美姐一同向林棺榕先生學藝,承襲閩繡特色文化。

阿美姐談起那段時光,說話的速度加快了,她說南新繡莊最輝煌的時期,包含她在內共有十幾名師傅和學徒同時在公公手下刺繡。那時候,南新繡莊的生意幾乎都是客人和客人間口耳相傳拉來的,客人B看到客人A拿出的神明衣、令旗或是桌圍覺得很美麗,就會問客人A是去哪裡買的,生意就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來的,阿美姐驕傲地說:「好功夫就是這樣,客人都很聰明,看得出來」。

但是,林榕官先生絕對不會因為要趕貨給客人,對品質就馬虎應付,該嚴格的,儘管只是幾個針線的錯誤,林榕官先生也絕對不會寬待。阿美姐還記得很清楚,做一件衣服,熟練的師傅大約花二到三個禮拜,但學徒就會花更長的時間,將近一個月是基本,但林榕官先生看到學徒做的神明衣不合格,不管他做了三個禮拜、四個禮拜,就是必須拆掉重做,阿美姐說:「那都是心血耶,但沒辦法,不合格就無法拿出去,這樣也是對學徒好嘛!」。

阿美姐和其作品。(圖/連宜方攝)
阿美姐和其作品。(圖/連宜方攝)


阿美姐從公公手上接過南新繡莊,經歷過十幾個師傅的輝煌時期,看著師傅一個接一個退休,或是退出這個產業,阿美姐平靜地說:「沒辦法阿,有便宜的可以買,很少有人要買貴的,現在更是沒什麼人在買神明衣了,大家都要生活,這就是很現實的。」目前市面上多的是電繡的神明衣、桌圍、八仙彩,因為大量製作,所以圖案、顏色都是相同的,但阿美姐的作品多是她承襲自林榕官先生的畫風來設計出自己的風格。

阿美姐說一開始跟公公學閩繡,必須從素描學起,神明的官階、個性、天界秩序也要從頭了解。現在的阿美姐,什麼神明要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要用龍還是鳳呈現、哪個神明是例外,這些她都能倒背如流,有了這些硬底子,也幫助阿美姐的創作更行雲流水,阿美姐的作品都是她自己設計的平面圖,絕對不會像機器車繡的讓神明到處撞衫,糗糗der。

櫥窗內的展示品皆為阿美姐設計、縫製的作品。(圖/連宜方攝)
櫥窗內的展示品皆為阿美姐設計、縫製的作品。(圖/連宜方攝)


阿美姐說很多東西都是以前的好,像她現在刺繡用的繡架、剪刀、針,都是用了幾十年的老夥伴了,不是因為有感情了所以捨不得換,是因為以前的東西真的比較耐用。講到這裡,阿美姐還特別拿出她平常使用的針給我們看,她說這是日本針,比較細、比較不會掉線,做起來也就比較省時間,在外行人看起來還真的看不出差異呢~

日本針。(圖/連宜方攝)
日本針。(圖/連宜方攝)


古早繡架。(圖/連宜方攝)
古早繡架。(圖/連宜方攝)


繡架的木頭早已磨得光滑黑亮。(圖/連宜方攝)
繡架的木頭早已磨得光滑黑亮。(圖/連宜方攝)


聽著阿美姐分享繡莊的過去和現在,我們也問了很八股的問題:「有想過要找接班人嗎?」阿美姐笑了一下反問我們:「要去哪裡找?」阿美姐說自己知道刺繡這條路很辛苦、不好走,尤其是現在的環境可以說是已經走到盡頭了,當然不會要自己的一雙兒女投入這個產業。曾經也來過了好幾個人要和阿美姐學習,但都坐不住,畢竟這不是可以讓人馬上就獲得成就感的工作,所以阿美姐也就這樣一人單打獨鬥走到了現在。

我們問阿美姐會不會覺得很可惜?沒想到阿美姐反而比我們更豁達,她認為一個產業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會有人繼續做下去,但如果沒辦法繼續下去,就讓它結束吧!現在才開始體認到這個產業的重要,真的太慢了,厲害的師傅、厲害的作品都沒了,要怎麼保護呢?

我們才知道,原來阿美姐的平淡都來自於她的「看透」和「無爭」。

神明衣。(圖/連宜方攝)
神明衣。(圖/連宜方攝)


採訪的最後,阿美姐說很多學生、雜誌、新聞都有來採訪她,也有政府部門表示要帶一些老師去參觀繡莊。講到後面,阿美姐說:「對阿,就這樣,沒什麼」,從她語氣裡的平靜我們才明白為何一開始徵詢她的採訪意願時她會如此平淡。

採訪結束,我們也不斷在思考:我們的訪問,究竟可以改變什麼?又可以幫忙什麼呢?

延伸閱讀:

神明的御用裁縫-南新繡莊

南新繡莊

台北市康定路131號

(02)2371-3306

感謝南新繡莊 吳淑美小姐 為台灣民俗盡心盡力!也感謝撥冗接受我們的採訪!

走過路過別錯過,快來請神明保庇一下:https://bobee.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