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軍聞處職掌以及制式回應。

※習慣成自然與被打臉。

※軍事新聞的弔詭。

前陣子的軍事新聞除了中國珠海航展外,比較引人矚目的大概就是美軍航艦打擊群是否來太平洋演訓的軍聞,原本這事情過了也就過了,偏偏軍事新聞處以及軍方高層在立院的答詢,讓大眾大開眼界。

軍聞處職掌以及制式回應。

以國防部政戰局網頁的文字當作軍事新聞處(以下以軍聞處代)執掌的介紹是最完美不過的,茲全文引述如下;

國軍軍事新聞政策、法令之擬訂與新聞教育之督導及執行。


國軍各級發言人制度之建立、督導及執行。 

國軍新聞處理與發布之規劃、督導及執行。 

媒體公共關係之規劃、協調、執行及各部會有關新聞事務之協調。 

國內、外新聞媒體邀(申)訪與本部記者會之規劃、協調及執行。 

國內、外重要軍事新聞、輿情之蒐整、分析及運用。 

國軍戰時新聞協調發布機制與媒體之邀訪及接待。 

國軍戰時新聞中心設置與傳播硬體設備之規劃及設置。 

督導本局所屬軍事新聞機構及部隊相關業務。 

其他有關軍事新聞事項。 

回答軍事線記者的問題也是軍聞處的工作,除了每兩週的例行性記者會會後的自由答詢外,碰到高階軍官在立院答詢,或是突發軍事事件想追問時,通常記者也會以電話或是其他通訊軟體(例如Line群組)向軍聞處要求回應,一般來說除了明確事證的特殊案例外,軍聞處的回應通常很「制式」,常見的型態大致如下:

某某事件都在掌握中……。

某某事情依法處理……。

某某事件因涉及國安,不便評論……。

上述還只是有回應的,要是平日與軍聞處沒有交情的記者,往往軍聞處會不予回應或是直接推給其他處所,例如總統參訪部隊行程推給總統府發言人去「擋」。這些都算是軍聞處的日常。

習慣成自然與被打臉。

長久下來很少人或幾乎說是沒有人會想到,有事沒事要去「糾正」軍聞處這類制式回應,最明顯的就是共軍機艦的繞台,軍聞處通常會以「一切都在掌握中」來回應。至於怎麼樣的掌握髮因涉及機敏軍聞處還真的不太能說清楚。對於美軍航艦打擊群是否前往西太平洋演訓,或者是美軍派遣神盾艦穿越南海,則以尊重公海航行自由來回應記者,大家對於這種回應一般也算習慣或是說麻木了。

本次美軍航艦打擊群演訓的新聞之所以引起風波主要是因為軍方自己的說法矛盾,先是11月13日,軍聞處長陳中吉少將於例行性記者會中宣稱,目前並無美軍相關演訓消息。接著在11月15日,國防部在立法院指稱美軍進駐的兩支航艦打擊群沒有「合體」演訓的跡象-史坦尼斯號與雷根號航艦。

對此許多軍迷甚至是專家,則以美軍公開的網路資訊來蒐集美軍航艦的動態,這些資訊包含美國海軍官網、第七艦隊的推特、甚別航艦或是水面艦的官網等,推論出美軍真的在太平洋地區活動,那你國防部怎麼說沒有相關消息?後續軍聞處陸續發佈新聞指出,美軍第七艦隊的網站並未說明何時展開操演,而且菲律賓海範圍甚廣……國防部的答詢並無錯誤!

這或許沒有錯誤或者是推託之詞,然而國防部憑什麼說美軍近期於某某海域沒有操演?憑什麼軍方說了算?軍事迷在這種氛圍下會激起一股對抗或是找碴的風氣,我用美軍公開的資訊來「打臉」你軍聞處;思來想去,繞了一圈,軍聞處用先前過往的制式來回應不就好了嗎?

這種現象是軍聞處不知道外界可以經由公開管道得知美軍動態,還是習慣隨便應付國內媒體的自然反應雖然不得而知,但是我們要提醒軍方的是,美軍一支航艦打擊群的戰力堪比一小國空軍,在近期台灣面臨大選,美中貿易戰與軍事衝突加深之際,對於美軍航艦打擊群的動態新聞,國人都很想知道,雖然大家明知軍方會極有可能以制式回應方式回應。

※軍事新聞的弔詭。

軍事新聞牽涉到機敏,所以有時候軍聞處虛虛實實、遮遮掩掩的,希望能在自由民主的政治環境下,將軍事機密與民眾知的權利調和,這需要軍聞處主管與軍方高層的應對手腕,有時候甚至得說這是得具備高度智慧的軍官才能堪當軍聞處長的大任。

這個要求確實有點高,因為民主國家中民眾有知的權利、媒體報導的權利、以及軍方保密的義務,這確實很難拿捏,這很可能需要長期累積與媒體的「對戰」經驗。

在處理國內軍事新聞時尚且有這般難處,更何況外軍新聞?很可惜的是,在兩支美軍航艦打擊群是否共同演訓的新聞處理上,軍聞處的作法有待加強。

*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