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許多民眾和軍事迷,對於解放軍的印象,停留在過去武器落伍老舊、人員訓練不足、作戰缺乏協調,無法面對現代戰爭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之後,大陸軍工企業和解放軍進步很大。受到89年天安門事件影響,西方全面武器禁運後,緩步前進的大陸軍工科技產業,開始動了起來。

雖然我不是從1996年第一屆珠海航展就前去採訪,自2004年第一次採訪珠海航展,之後大約2-4年去一次,這一次是第五次。

這14年之間,珠海變化很大,同樣的,以展示大陸製外銷武器為主的珠海航展,進步也很多,也看到解放軍從本土防衛,進步到攻守兼備。雖然展示武器為外銷武器,卻也看到台灣的優勢正在逐漸流失,現在對方武器的質,已經有超過我們的地方。

大陸武器,在觀念上從外國武器的觀念上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研發,從外界的角度看是山寨。但是在戰場上,管你山寨不山寨,管不管用才重要。

雖然以外銷武器為主,但也能觀察出大陸製武器的思維,另外推測自用武器的可能性能。另外也能從航展,可以看出大陸軍工企業發展的方向。

首先是無人化載台與武裝的系統化發展

大陸的無人機從大到小種類功能齊全,現在還朝向集群化發展,未來將會面對大陸的無人機群作戰。(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無人系統鋪天蓋地的浪潮,席捲了整個軍武發展方向,大陸自然也不會自外於這個浪潮之外。而且大陸除了由國家企業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與工業集團」外,軍民融合館的「中船重工」、「中天引控三一重工」、「中航智」、「高德紅外線」等公司,推出陸海空領域的無人飛行系統。

大陸的無人機控制也和世界一流水準相當,無人機控制站如同模擬機,可以讓操控者精確且安全的操控。(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大陸軍事工業從美俄找尋概念和想定並不奇怪,因此美國在無人系統內的發展,自然成為大陸研發的方向。美國的無人機,從大型的MQ-4到微型無人機,美國有的大陸航空工業都能產製。而美國無人機外銷受到嚴格法規管制,而大陸製無人機正好填補了這個空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這次珠海航展中展示彩虹系列無人機、航空工業集團展示的翼龍系列是國營企業研發生產的大型無人機。這些彩虹、翼龍系列的特色,是從大到小,複雜到簡單,大型需操控模組控制到遙控器遙控,通通具備,還可以客製化。大陸這一系列彩虹、翼龍無人機的特色都是集偵查與打擊於一機,成為「查打一體」的無人機。或許性能和美軍的MQ-9仍有差距,但是價格便宜適合買家大量採購,而且已經在伊拉克用於反恐戰爭,可說是具有一定的十戰經驗了。不僅是小型,彩虹7號展示大陸也想做出像RQ-4全球之鷹那樣的戰略長航程無人偵察機,而各種小型、微型化,甚至於引進蜂群概念的集群無人機可說是一應具全。而且大陸的軍工企業,不但發展出完備的無人機體系,對,真的是發展成體系。為了防範無人機,也將偵測、干擾、攻擊無人機的器材和戰術完備發展,發展出矛盾兼備的無人機作戰網路。

大陸供外銷的翼龍無人機,由於美國對無人機外銷限制很多,大陸無人機外銷迅速填補了這個市場需求,而且提供客戶系統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而台灣的無人機現況,中科院生產,供國軍現役的銳鳶無人機服役狀況七零八落,經常摔機之外,銳鳶機也只能做為偵查。中科院曾在2017台北國防航太展中展出與美國MQ-9相近的騰雲無人機,但是不是轉子發動機軸馬力不足,就是無法獲得授權酬載地獄火飛彈。大陸還為他們的無人機研發一整套的對空、對地武器,相較之下我們的無人機產業連大陸的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不只是國營軍工企業在研發各式無人機,連軍民融合的機構也在研發無人機,這是民間公司研發的大型無人駕駛運輸直升機。(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其次是從高超音速地對地飛彈、彈道飛彈到各種射程具備的炮兵火箭

由於珠海航展是大陸軍工企業對外爭取外銷的窗口,外銷武器自然要避免爭議。因此解放軍自己配備的東風系列飛彈在珠海看不到,因為動輒射程上千甚至上萬公里的東風家族,是不能外銷。在會場都是射程300公里以內的彈道飛彈,或是這次展出的CM-401。CM-401在珠海航展的報導中已經多有介紹,其具備的高速性能、軌道段變軌能力、搭配超音速、次音速的飛彈,會嚴重威脅海上艦艇、甚至是陸上的目標。

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是防不了大規模毀滅性攻擊的。

殲20戰機將成為我方防空作戰的頭痛對手。

大陸不僅是將無人機成系統輸出,連防空系統,從長程、中程、短程、超低空到無人機,無所不防,也是以體系式外銷。(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除了外銷無人機,大陸也竭力開發無人機防空系統,運用短程防空飛彈、機砲,甚至是雷射。(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這次殲20戰機在珠海航展的空中展示,性能展示中顯示相當的保守,不願在世界各地觀察家聚焦珠海航展時,「示其所能」。接連的360度迴旋和4G拉升,的確無法顯示戰機的真實性能。殲20在最後一天,打開了彈艙,展示機腹彈艙和機側彈艙的掛彈能力。

除了無人機、匿蹤戰機,未來數量龐大的地對地飛彈,更是讓防守軍頭痛的武器。(圖/軍情與航空提供)

殲20戰機放棄了機砲,顯見這飛機不是以纏鬥為目標設計的,將在未來戰爭中擔任「踹門」的任務。攻勢的踹門,前半球的匿蹤效果能夠達標,對防守軍來說就是非常頭痛的問題。我方未來勢必強化對匿蹤戰機的偵測能力,匿蹤戰機並非無法偵測,其雷達反射截面積絕對比現代不具備匿蹤能力的戰機要小很多,但並不是方方面面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都小到偵測不到。而抗匿蹤戰機突襲,但需要更多的雷達站台,並且強化我方雷達站台的防護,要能承受住匿蹤戰機突襲、長程反輻射飛彈的壓制、完整的應援系統,才能提高偵測效能、並且增加存活度。

大陸的軍工產業,資源豐沛且在需求的刺激下進步很快,台灣要能集中有限的資源,不要老想著「不對稱作戰」、「出奇制勝」,「聯合防衛作戰」或許更是現下的需要。

●作者: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