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之光!竹篾燈籠工藝製作大師唐秋水,最近榮獲「第2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殊榮,市公所於8日上午9時30分在市立圖書館舉行表揚會,由市長邱建富贈送「薪傳獎」匾額,並感謝唐秋水對於傳統工藝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傳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竹篾燈籠
▲竹篾燈籠工藝製作大師唐秋水榮獲「第2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殊榮,市長邱建富頒贈「薪傳獎」匾額,肯定唐對於傳統工藝付出與傳承。(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11.08)

「春秋美術社」是座落於彰化市鬧區、一間歷經三代經營了60年的燈籠老店,店東唐秋水先生-歷屆市長都尊稱他是「市寶」,一般則親暱稱呼他「唐老師」。唐老師創作竹篾燈籠,從剖竹、編燈、糊布(紙)到彩繪,全部一貫作業不用假手他人,其專業全台少見。

竹篾燈籠
▲竹篾燈籠工藝製作大師唐秋水榮獲「第2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殊榮,市長邱建富頒贈「薪傳獎」匾額,肯定唐對於傳統工藝付出與傳承。(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11.08)

很多民眾會問,唐老師為什麼編燈籠的竹篾不用機器代工呢?他表示,竹子有纖維,不是筆直的生長,手工剖竹的過程必須順著竹子的纖維走,但機器沒有感覺,只會筆直的往前衝,反覆重複著被設定好的動作將工作完成,由於若不順著纖維走就會將纖維切斷,唐老師強調,這樣的竹篾用來編燈籠是行不通的。

竹篾燈籠工藝
▲竹篾燈籠工藝製作大師唐秋水榮獲「第2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殊榮,市長邱建富頒贈「薪傳獎」匾額,肯定唐對於傳統工藝付出與傳承。(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11.08)

唐秋水指出,今天展出「八仙燈籠」以中國手繪工筆畫,也就是慢工出細活的畫法,尤其人物在國畫當中更是最難的畫的一列,不少客人會問一項作品完成時間要多久,事實上這是很難去計算;另顏色的調配,也是自己去創作及配色,一點一滴研究,慢慢得來一些經驗,才能將作品完美呈現給大家。並且,在創作作品時,創作心態並非一定要計較是否能販售出去,即使無法販售,完成作品也可留作當鎮店之寶!

竹篾燈籠
▲竹篾燈籠工藝製作大師唐秋水榮獲「第2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殊榮,市長邱建富頒贈「薪傳獎」匾額,肯定唐對於傳統工藝付出與傳承。(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11.08)

唐秋水說,燈籠是一件既正面且溫暖的物件,古時候有人類的地方就一定有燈籠,它不僅保護著光明照亮黑夜,發出的光芒也帶著溫暖的溫度,傳統上都會在燈籠上書寫或繪畫各式的內容,以賦予燈籠不同的功用,而其功用不外都是承載著人們的願望與期許。

竹篾燈籠
▲竹篾燈籠工藝製作大師唐秋水榮獲「第2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殊榮,市長邱建富頒贈「薪傳獎」匾額,肯定唐對於傳統工藝付出與傳承。(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11.08)

即便現在已是21世紀科技的時代,這些傳統獨特的智慧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彩繪燈籠是竹編、裱布(紙)、書法、繪畫的工藝綜合體,也是一個集結傳統中華智慧的文化載體,而唯有經由手工製作才能將燈籠的精神充分展現。

https://youtu.be/PabrMgygL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