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傳奇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位做什麼賺什麼的「商聖」一生傳奇故事太多了!可是有虛有實,雖然後世歷史學家曾針對范蠡的傳奇故事做出澄清,可是蕩氣迴腸的故事總能更吸引大眾興趣,以下我們就帶大家簡單認識范蠡的傳奇一生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范蠡。(圖/取自網路)
范蠡。(圖/取自網路)


范蠡,字少伯,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人,生於西元前536年7月26日。范蠡雖出身貧寒,但其聰明睿智、靈敏伶俐,再加上其好學不倦、勤奮謹慎地學習,年少時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滿腹經綸。

范蠡被越王勾踐拜為士大夫,越、吳兩國長年征戰,後越國慘敗且被圍困在會稽山,范蠡勸勾踐投降,並與勾踐夫婦一同到吳國屈侍夫差。回到越國後,范蠡盡心輔佐勾踐,再創越國大盛,終敗吳國。范蠡太了解勾踐的為人了,他這樣形容勾踐:「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於是帶著家屬、門徒辭官隱退至齊國;也有一說他帶著西施一起泛舟至齊國,但可信度低。

到了齊國,范蠡一眾在海邊蓋房耕種為生,頭腦清晰、思路敏捷的范蠡勤奮耕種,加上副業經營有成,很快就累積了萬貫家財。幾年間,范蠡的樂善好施名聲已傳遍齊國,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並拜為主持政務的宰相。

可是這不是范蠡要的啊!他當初就是為了「低調」才到齊國,這樣豈不是又走回頭路?於是,范蠡將相印歸還給齊國,並將家中土地、金銀財寶都分送給朋友和鄉民,再次踏上尋找「低調」的路。

嘉義文財殿文財神。(圖/慈濟仙官府官方粉專)
嘉義文財殿文財神。(圖/慈濟仙官府官方粉專)


范蠡帶著家人、門徒悄悄離開齊國後,到了「陶」地,這裡因位置優越(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與鄰國互通有無相當方便,范蠡遂開始經商為生。地利與人和的結果就是范蠡不出幾年又成了巨富,並自稱「陶朱公」(但也有一說范蠡和陶朱公為不同人)。

范蠡和兒子皆靠經商賺進鉅額財富,但范家人並不貪財,反而常常幫助鄉民、分發錢財,這樣慷慨大方的性格也使鄉民對范蠡相當敬重、讚美,並奉其為財神爺。

台灣也有不少宮廟祀奉文財神范蠡,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絕對不陌生,但如果是歷史絕緣體的話,對范蠡可能就沒那麼熟悉,希望以上簡單的故事可以讓大家再更認識一位神明喔!

資料參考:

范蠡-維基百科

讀書趣談-財神范蠡的故事

走過路過別錯過,快來請神明保庇一下:https://bobee.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