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政部六月底通過社子島開發案,許多網路聲量稱讚台北市長柯文哲有魄力,但卻有一派居民痛批柯文哲此舉是「滅村」,社子島到底在吵什麼?開發不好嗎?種種疑慮,讓人對這個沉積數十年的案子產生了興趣,決定進行專題報導之前,記者先行走訪了這個「城市鄉村」。
出發之前,從媒體上看到社子島給人的印象就是破敗、落後、違章建築充斥,這在首都台北市,似乎被視為不可饒恕的罪過,好像要繁華、進步、高樓大廈才配得上首都的發展,這塊土地若不開發就是「浪費」。
到底浪費了什麼呢?實際踏進這塊土地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吧!延平北路七、八、九段都是社子島的範圍,當公車一轉入七段,景色隨之變化,由於限建(限建的原因請看這)將近半世紀,低矮平房加上許多鐵皮工廠,以及在台北市區絕對看不到的傳統建築三合院,或許在現代城市發展的脈絡中,這就是「落後」吧!
「小林村滅村是天災,社子島滅村是柯禍。」許多當地居民拉起白布條,前往市政府抗議。誰願意住在落後或是不安全的地區?為什麼要反對開發?訪問了當地里長、居民、水文、都市計劃學者、台北市長候選人等等,得到的結論,我想就是「不安」吧!害怕流離失所的不安。
根據北市府的法令來看,居民最多僅能拿到一坪5萬多元的補償費用,而市府所規畫的安置宅總價卻高達1,000多萬元,由於過去限建,居住環境不佳,有能力搬出去的居民早就離開,現在還居住在當地的大多是老人或是社會底層的民眾,他們害怕,開發後,就失去家園,又或是本來能好好過日子,未來卻可能要背著大額貸款走一輩子。
社子島開發、都更,已經喊了好久好久,許多任市長都將開發整建社子島當作政見,但卻沒有真正實行,這裡戶口登記4,000多戶,10,000多名居住人口,無疑是台北最大的都更案,也有學者私下說,就是因為牽涉太大、太多爭議,政治人物多半只是聰明地喊喊口號,真正去辦的根本是傻子。
學者也認為,此案將會成為未來都更的指標,千萬要十分慎重。從郝龍斌的台北曼哈頓,到柯文哲的生態社子島,兩者同樣都建立在「填土」的基礎上,且開發方向都是「起大厝」,推平全部重來,這樣真的好嗎?
探訪的過程中發現,當地並不是反對開發,畢竟誰不想住「新厝」,撇除生態水文的背景,居民想要的不過是個安身立命的家,由於限建的背景下,當地的房屋被認定為是違建,加上陳舊法規的規範下,能拿到的補償很少,在當地生根百年的居民說:「限建了這麼久,我們無法增建,生活在危險中,但我們的稅也是照繳,補助那麼少,是不是要我們拿錢走人?」
基於種種對於開發的不安,讓人乾脆「維持現狀」。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漫步台北街頭,常常被這座水泥城市的壓迫感震懾,在這裡有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但看不到地平線,身處之處往往被高樓大廈包圍,就連捷運路線也在大樓間求生存。
我們真的還需要更多的水泥城嗎?社子島的綠意,我想只要造訪過一次就能了解,沿著河岸風光,這裡已經成了許多單車族的「攻略路線」,過去身為北市最大的蔬果供應地,自然也少不了農村景觀,先不談這樣的綠意能對環境造成多少助益,但至少這裡或許能成為城市人短暫逃避壓力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