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子島,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內,是兩條河川衝擊而成的沙洲島,由於當地容易遭受洪泛,且為土壤液化區,自1970年開始禁建。許多任台北市長都曾揚言要開發社子島,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過去也曾提出「台北曼哈頓」計畫,希望將社子島打造成水岸城市,但最後卻無法成行。
由於過去的「台北曼哈頓」需要填土墊高地基,當時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就批評,郝龍斌這項計畫等同於「滅村」,但目前北市府的「生態社子島」計畫,也規畫要填土墊高地基,只是填土量減少,但仍屬於「砍掉重練」的規畫模式,也讓實際居住於當地的居民拉起白布條抗議,痛批「滅村是柯禍」。
颱風是台灣常見的天然災害,居住都市中心的人可能不痛不癢,但兩河沖積的社子島,可是首當其衝,1963年,超級強烈颱風葛樂禮襲台,造成台北地區大淹水,社子島災情更加慘重,整整淹了三天三夜,224人因此喪命。在1970年時,經濟部水資源規劃委員會完成「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檢討報告」,社子島列為限制發展區,也就開始了近半世紀的禁建。
禁建是禁建了,但當時生長在當地的居民要怎麼辦呢?當時市政府並沒有要求居民要撤走或是提出其他安置計畫,想當然爾,祖先住了一、二百年的地方不會說搬就搬,也就繼續住下去。隨著家族的開枝散葉,原先的房屋也住不下了,但因為禁建的關係,只能用鐵皮的方式加蓋,也就形成了違建林立的狀態,且由於禁建,許多居民的房屋壞了也無法整修,讓居住環境的安全亮起紅燈。
再加上由於當地的地價租金相對於北市其他區域低廉,吸引許多廠商設廠,包含汽車維修、印刷、家具業等各行各業,當然這些工廠許多都成為了違章建築,但也為當地帶來了許多工作機會,形成另類的地方產業,但由於違建問題,許多工廠的安全性也讓人十分質疑。
除了居住的違建問題外,當地的根本問題就是水患,身為沙洲的地形,原先就有河流氾濫的問題,社子島的堤防從原先的2.5公尺慢慢加高到了6公尺,讓河川外水不會淹進社子島內,但外水的問題解決了,相對低漥的社子島仍有瞬間豪大雨、颱風等內水的淹水問題,這時排水設施就十分重要,於是興建了抽水站等基礎設施,淹水問題趨緩,但下水道等基礎建設仍比不上台北市其他區域。
由於淹水問題趨緩,社子島又位於首都台北市,加上一般認為當地市容老舊、違建林立,可能會有居住上的風險,2011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便提出了台北曼哈頓計畫,要在當地蓋起10層樓以上的高樓大廈,預計容納3萬2,000人,但由於需要填土2層樓高,預計要花費17年才能開發,執行難度太高。
「開發社子島」似乎是每個台北市長都會喊出的政見,2016年時,北市府透過ivoting進行社子島開發方案的投票,最後由「生態社子島」方案勝出,但投票率僅有3成5,福安里里長謝文加說,投票看似有四個選項,但最後的「不開發」則是到投票結束前兩周才加上去的,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理事長陳致曉也認為,投票使用ivoting,但當地的居民多是老人家與相對弱勢的民眾,或許根本不會使用網路,這樣的結果是否能代表社子島的民意,有待商榷。
▲社子島目前的街景(圖/記者陳俐穎攝)
生態社子島的規畫,也是需要將社子島地基填高,也需要填土,之後再「建造」公園綠地,達成生態與住宅共存的目標,且為了防洪,要繼續增蓋堤防,目前此案已獲得內政部通過,但附帶三條件,做好聚落保存、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區段徵收計畫審議前需辦聽證。
「這個計畫也是要填土啊」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康旻杰認為,過去柯文哲說郝龍斌的計畫形同「滅村」,而他現在的計畫又有甚麼不同呢?在聚落保存上,社子島當地廟宇的密集度高,但北市府目前僅保留兩間大廟,其他部分「意象保存」,康旻杰質疑,意象保存是立個碑寫段文字而已嗎?沒有說清楚要如何進行,且開發後,居民住到集合住宅,那些廟沒有人拜,就失去了聚落保存的意義。
而居民最關注的「戶戶安置」問題,除了補償金與未來購置安置宅的金額落差大以外,事前對安置宅調查的問卷也讓人產生疑慮,此問卷委託政大統計學系教授鄭宇庭與其學生進行,但當地居民表示,有許多問卷為了得到數字甚至訪問小學生,且也不是每一戶都有被訪談到。
在內政部通過後,目前社子島的開發案進入二階的實質環評,由於二階環評會進行較嚴謹的評估,目前還不知道何時會通過,而同時北市府的細部規畫也在進行中,整個社子島開發案似乎箭在弦上。許多當地有居住事實的居民,都不同意北市府的開發計畫,這項開發到底對誰有利?
▲社子島路邊常能看到地產公司的廣告。(圖/陳俐穎攝 , 2018.08.08)
在社子島的路旁,常能看到各大地產公司的廣告,當地居民說,過去有許多地主或建商,用低價跟居民買地,又釋出能讓居民繼續居住的利多,許多人就這樣將自己的地產與房屋所有權拱手讓人,導致現在連購置安置宅的資格都沒有。而2010年的「台北曼哈頓」計畫後,社子島的地價就一路向上,目前捷運社子線也有初步計畫社子島的輕軌路線,許多投資客也見機插旗,這些「不在地」的或許才是最期待開發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