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毛骨悚然。客不是客,不是和平共處,是入侵、強奪的「惡靈附身」。新上檔的OCN新劇《鬼客》,以「驅邪」題材融入警匪探案劇型,出人意表地開拓了韓劇犯罪劇種的嶄新視野,靈異、推理、緝案、驚悚等諸多元素混搭,發酵出非比尋常的觀影經驗,震撼由視覺直透心理,戰慄由劇情本身衍生出氛圍的「後座力」,劇情結構縝密,編劇徐載元、權素拉的說故事技巧出神入化,導演金弘善歷經OCN平台的《VOICE》(張赫)、《Black》(宋承憲)兩齣大卡斯大製作磨練之後,不論是個人強勢風格的穿透力,或繁複戲劇軸線、弔詭場面的調度與駕馭,明顯都更上層樓,兩周前開箱首映,「豆瓣網」評分已經上飆至8.6,不論是喜歡感官刺激或喜歡隨著高潮迭起的情節布局鬥智動腦的觀眾,這都應是2018秋天不可輕易錯失的頂級好戲。
警匪犯罪題材,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好萊塢獨擅勝場的類型戲,但從2003奉俊昊導演的《殺人回憶》,朴贊郁的《原罪犯》(2003)、《親切的金子》(2005)之後,陸續出現《卡車司機》、《追擊者》、《黃海》、《看見惡魔》、《深夜FM》…這些以強烈「即視感」看得人冷汗直冒坐立難安的犯罪驚悚電影,再由大銀幕進而電視屏幕,不論影、視作品這十幾年來不斷累積拍攝成績出類拔粹,不論題材、人設、戲哏、畫風的「辨識度」都獨特到歷久彌新的經典代表作,甚至後來居上地締造了屬於「韓式驚悚」的美學、氣息與思維,地位鞏固,旗幟鮮明。
分析這個現象的建立,《殺人回憶》把犯罪、緝凶題材深邃完整地「接地氣」處理(localization)影響最為關鍵,而接下來從《原罪犯》到《追擊者》一系列叫好叫座的電影中直逼眼前的暴力畫面處理,不論是演員逼真到彷彿自己沒有疼痛神經的演技(爆裂的力道、冷酷到嗅不出人性的眼神),或者擬真寫實到直逼眼前的拍攝手法,都有別於好萊塢影視作品過度依賴特效、CG或浮誇攝影的既有模式,走出了一條讓觀眾「身歷其境」的氛圍穿透力特別強的路線,感官上的口味貌似更加重了,在創作上卻有實際的真實情緒脈絡做為依據,所以經常是「播出時欲罷不能,下檔後膾炙人口」,很少是熱潮一過就被淡忘的。
「韓式驚悚」特有的這樣兩項特質,使得英國影集翻拍的《火星生活》(2018)讓人隨著鄭敬淏活生生被帶回了30年前的仁川市,而《原罪犯》2013年拍了美國版《Old Boy》,即便出動了史派克李這樣出色的大導演,最後的拍攝成績還是讓人覺得溫吞疲軟,缺了一股勁。
OCN這個以「高規格娛樂題材」為製作路線的有線電視平台活躍起來的這兩年,「韓式驚悚探案劇」被注入了澎湃、激越的創作活水,不只是好戲一齣接一齣,更看到了在題材開發上的大膽嘗試,眼見為憑,我們看到了接連登場的一新耳目的一連串好戲:《隧道》以「穿越時空緝凶」讓探案劇有了始料未及的層次(包括敘事的,以及情感的),也可以說以推理辦案的素材給了「穿越劇」一個突破套路的切入點;《Duel》把故事結構經營難度特別高的「複製人」元素帶進探案劇,匪夷所思地挑戰了一次真偽難辨的驚駭歷程;《Voice》把「聲音辦案」這個前所未見的元素建構得紮實、神奇,並且充滿說服力;今年剛收官的《Voice2》延續這個引人入勝的探案設定,在角色關係的衝突設計上加碼了「精彩度」(歸功於李陣郁魅力驚人的光芒演技),更把畫面的「血腥程度」往前跨出一步,讓許多場關鍵戲呼之欲出,更加令人膽戰心驚。
這個「驚悚感」在《鬼客》裡不但絲毫沒有打折扣,開幕第一集,一連串「鬼上身」的戲雖是全劇的背景交代,卻經營得鉅細靡遺,讓人喘不過氣來的超快節奏下敘述得劇力萬鈞絲絲入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才一打照面就定調了《鬼客》這齣戲迥然有別於其他「探案劇」的氣氛、風格以及世界觀,對觀眾來說,又是再一次石破天驚的推陳出新。
《鬼客》讓人眼前一亮的第一個創意,在於三個核心人物的「角色設定」:女警,祭司,計程車司機(兒時有過大鬼上身的經歷,因此具有事件預視的特異能力,他同時也是所有陰詭事件的最源頭)。不只說的是三個人的身分背景,更給貫穿全局的靈異探案三種壁壘分明的「視角」:西洋宗教的虔誠信仰,造就了祭司「信念為先」的無懼聖潔感,但那種人格的高尚,卻不乏愚忠式的「隨時準備犧牲」的悲壯;女警官的嚴格訓練,來自牢不可破的「邏輯理性」,凡事以「證據」為審視的標準,企圖以科學征服未知領域,橫衝直撞,乍看豪邁、自信,其實隨時都曝露在凶險中而不自知;有過惡靈附身經驗的男主角,背後代表的是來自民間信仰的草根法術(他有個關係親膩的「降巫師」朋友),漫無章法,卻又有一種更敏銳地能嗅察惡鬼動態的生猛力量。
三個主角的立場,讓他們在時而陰森時而緊張的情節推進中出現不同的反應與主張,時而針鋒相對,時而彼此扶持,而這些磨合、敵對、理解、包容的過程,對於事件的「戲劇張力」發揮了奇特無比充滿人味的「增溫」功效,是一種「把情節可能性隱藏在角色性格細節裡」的高明手法,本身就有極高的可觀性,十分有意思。
《鬼客》第二個值得拍案叫絕的亮點來自於三個人物背後的「關係」(此處不劇透),三個人自兒時即牽扯不清的淵源,分別影響了他(她)們各自的一生,互為因果,恩怨交錯,而這個「宿命」真相循序漸進地水落石出,成為與「探案」情節主架構並重的一條潛在主線,兩條storylines上的抽絲剝繭,形成了事前無法逆料的交叉影響,衍生出瞬息萬變的激盪或轉折,強有力地深埋了一個「勾」人入戲的磁吸因素,相當成功。
回頭看看《VOICE》、《VOICE2》、《隧道》、《火星生活》…等深入人心的好戲,不約而同都擁有「一個大的懸念,串聯起幾個小的懸疑事件」的安排,這對於周播迷你連續劇的收看經驗來說,儼然成了最容易奏效的不二法門:小事件的起承轉合,在一至二集的篇幅裡「鋪陳>堆高>解決」滿足了觀眾身陷「解謎」懸念的快感,又不至於有延宕太久的「拖戲感」,再又以一個最強大的懸疑做為底層鋪墊,足夠凝聚觀眾的注意力從頭「黏著」到尾,不至於中途棄劇。
《鬼客》裡「大鬼朴日圖」從第一集附身男主角金東旭造成家庭悲劇開始,輾轉更換宿主,再以自身的邪力驅使等級較低的鬼魂附身、犯案,三位主角聯手破解不同的詭異案件是段落式的戲劇高潮,而主角們想方設法必須探察出「大鬼朴日圖」的確切下落(並與之對抗),則擔負的是讓戲從頭讓人「屏氣凝神」到尾的功能,本劇的編、導手法皆臻純熟,已然登峰造極,是一個「完成度」特別高的類型代表作。
「被鬼附身而殺人,算是犯罪嗎?」、「如果殺人的人不需擔負刑責,那對被殺的人又該如何交代?」在《鬼客》讓人目不轉睛的快節奏劇情發展中,時不時卻又拋出了類似這樣的議題,一則增加了角色關係間糾結戲味的複雜度,但何嘗不是一種「類型戲」,在感官娛樂之外值得人深思的「文學性」神髓,對於這齣戲的內在意涵,增添了相當程度的嚴肅與深刻,尤其值得一提。
金材昱的外形特色在韓劇領域挺難找到可以取代(撞號)的男明星,那種「冷到骨子裡」的帥,讓他透過《Voice》這齣戲塑造了一個教人不寒而慄(卻也刻骨銘心)的「殺人魔」角色,在《鬼客》裡,他的這份「冷」有了不同的著力點,演繹起渾身悲劇氣息的年輕祭司,眼神裡不時浮漾著憂鬱,極度壓縮的表演方式,卻讓人可以清楚體會內在的衝撞與嘶吼,相當吸引人。而在兩部《與神同行》電影後在台知名度大開的金東旭,扮演的是「兜」起所有角色關係以及劇情細節的第一男主角,以「暖男」的舉手投足包裹著內裡驚濤駭浪(甚至陰暗)的起心動念,是一次比《與神同行》更見功力也更有發揮的精彩演出。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析這個現象的建立,《殺人回憶》把犯罪、緝凶題材深邃完整地「接地氣」處理(localization)影響最為關鍵,而接下來從《原罪犯》到《追擊者》一系列叫好叫座的電影中直逼眼前的暴力畫面處理,不論是演員逼真到彷彿自己沒有疼痛神經的演技(爆裂的力道、冷酷到嗅不出人性的眼神),或者擬真寫實到直逼眼前的拍攝手法,都有別於好萊塢影視作品過度依賴特效、CG或浮誇攝影的既有模式,走出了一條讓觀眾「身歷其境」的氛圍穿透力特別強的路線,感官上的口味貌似更加重了,在創作上卻有實際的真實情緒脈絡做為依據,所以經常是「播出時欲罷不能,下檔後膾炙人口」,很少是熱潮一過就被淡忘的。
「韓式驚悚」特有的這樣兩項特質,使得英國影集翻拍的《火星生活》(2018)讓人隨著鄭敬淏活生生被帶回了30年前的仁川市,而《原罪犯》2013年拍了美國版《Old Boy》,即便出動了史派克李這樣出色的大導演,最後的拍攝成績還是讓人覺得溫吞疲軟,缺了一股勁。
OCN這個以「高規格娛樂題材」為製作路線的有線電視平台活躍起來的這兩年,「韓式驚悚探案劇」被注入了澎湃、激越的創作活水,不只是好戲一齣接一齣,更看到了在題材開發上的大膽嘗試,眼見為憑,我們看到了接連登場的一新耳目的一連串好戲:《隧道》以「穿越時空緝凶」讓探案劇有了始料未及的層次(包括敘事的,以及情感的),也可以說以推理辦案的素材給了「穿越劇」一個突破套路的切入點;《Duel》把故事結構經營難度特別高的「複製人」元素帶進探案劇,匪夷所思地挑戰了一次真偽難辨的驚駭歷程;《Voice》把「聲音辦案」這個前所未見的元素建構得紮實、神奇,並且充滿說服力;今年剛收官的《Voice2》延續這個引人入勝的探案設定,在角色關係的衝突設計上加碼了「精彩度」(歸功於李陣郁魅力驚人的光芒演技),更把畫面的「血腥程度」往前跨出一步,讓許多場關鍵戲呼之欲出,更加令人膽戰心驚。
這個「驚悚感」在《鬼客》裡不但絲毫沒有打折扣,開幕第一集,一連串「鬼上身」的戲雖是全劇的背景交代,卻經營得鉅細靡遺,讓人喘不過氣來的超快節奏下敘述得劇力萬鈞絲絲入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才一打照面就定調了《鬼客》這齣戲迥然有別於其他「探案劇」的氣氛、風格以及世界觀,對觀眾來說,又是再一次石破天驚的推陳出新。
《鬼客》讓人眼前一亮的第一個創意,在於三個核心人物的「角色設定」:女警,祭司,計程車司機(兒時有過大鬼上身的經歷,因此具有事件預視的特異能力,他同時也是所有陰詭事件的最源頭)。不只說的是三個人的身分背景,更給貫穿全局的靈異探案三種壁壘分明的「視角」:西洋宗教的虔誠信仰,造就了祭司「信念為先」的無懼聖潔感,但那種人格的高尚,卻不乏愚忠式的「隨時準備犧牲」的悲壯;女警官的嚴格訓練,來自牢不可破的「邏輯理性」,凡事以「證據」為審視的標準,企圖以科學征服未知領域,橫衝直撞,乍看豪邁、自信,其實隨時都曝露在凶險中而不自知;有過惡靈附身經驗的男主角,背後代表的是來自民間信仰的草根法術(他有個關係親膩的「降巫師」朋友),漫無章法,卻又有一種更敏銳地能嗅察惡鬼動態的生猛力量。
三個主角的立場,讓他們在時而陰森時而緊張的情節推進中出現不同的反應與主張,時而針鋒相對,時而彼此扶持,而這些磨合、敵對、理解、包容的過程,對於事件的「戲劇張力」發揮了奇特無比充滿人味的「增溫」功效,是一種「把情節可能性隱藏在角色性格細節裡」的高明手法,本身就有極高的可觀性,十分有意思。
《鬼客》第二個值得拍案叫絕的亮點來自於三個人物背後的「關係」(此處不劇透),三個人自兒時即牽扯不清的淵源,分別影響了他(她)們各自的一生,互為因果,恩怨交錯,而這個「宿命」真相循序漸進地水落石出,成為與「探案」情節主架構並重的一條潛在主線,兩條storylines上的抽絲剝繭,形成了事前無法逆料的交叉影響,衍生出瞬息萬變的激盪或轉折,強有力地深埋了一個「勾」人入戲的磁吸因素,相當成功。
回頭看看《VOICE》、《VOICE2》、《隧道》、《火星生活》…等深入人心的好戲,不約而同都擁有「一個大的懸念,串聯起幾個小的懸疑事件」的安排,這對於周播迷你連續劇的收看經驗來說,儼然成了最容易奏效的不二法門:小事件的起承轉合,在一至二集的篇幅裡「鋪陳>堆高>解決」滿足了觀眾身陷「解謎」懸念的快感,又不至於有延宕太久的「拖戲感」,再又以一個最強大的懸疑做為底層鋪墊,足夠凝聚觀眾的注意力從頭「黏著」到尾,不至於中途棄劇。
《鬼客》裡「大鬼朴日圖」從第一集附身男主角金東旭造成家庭悲劇開始,輾轉更換宿主,再以自身的邪力驅使等級較低的鬼魂附身、犯案,三位主角聯手破解不同的詭異案件是段落式的戲劇高潮,而主角們想方設法必須探察出「大鬼朴日圖」的確切下落(並與之對抗),則擔負的是讓戲從頭讓人「屏氣凝神」到尾的功能,本劇的編、導手法皆臻純熟,已然登峰造極,是一個「完成度」特別高的類型代表作。
「被鬼附身而殺人,算是犯罪嗎?」、「如果殺人的人不需擔負刑責,那對被殺的人又該如何交代?」在《鬼客》讓人目不轉睛的快節奏劇情發展中,時不時卻又拋出了類似這樣的議題,一則增加了角色關係間糾結戲味的複雜度,但何嘗不是一種「類型戲」,在感官娛樂之外值得人深思的「文學性」神髓,對於這齣戲的內在意涵,增添了相當程度的嚴肅與深刻,尤其值得一提。
金材昱的外形特色在韓劇領域挺難找到可以取代(撞號)的男明星,那種「冷到骨子裡」的帥,讓他透過《Voice》這齣戲塑造了一個教人不寒而慄(卻也刻骨銘心)的「殺人魔」角色,在《鬼客》裡,他的這份「冷」有了不同的著力點,演繹起渾身悲劇氣息的年輕祭司,眼神裡不時浮漾著憂鬱,極度壓縮的表演方式,卻讓人可以清楚體會內在的衝撞與嘶吼,相當吸引人。而在兩部《與神同行》電影後在台知名度大開的金東旭,扮演的是「兜」起所有角色關係以及劇情細節的第一男主角,以「暖男」的舉手投足包裹著內裡驚濤駭浪(甚至陰暗)的起心動念,是一次比《與神同行》更見功力也更有發揮的精彩演出。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