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鱗鱷現身海岸 必有壞事發生!

保庇

▲ (圖/保庇)
▲ (圖/保庇)
黑水溝對人類來說相當可怕,不過這樣險峻的環境,卻有不少奇幻妖獸居住其中。噴出毒霧迷惑人心的蛇妖是每一位渡海移民最怕遇到的妖怪,還有一位全身布滿金色鱗甲,火焰纏繞的火鱗鱷,也多次跑上了澎湖海灘哀鳴而亡,因此民間傳說火鱗鱷現身,必有大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把妖怪放一邊,大家想要問的應該是,台灣有原生種鱷魚嗎?答案是有的,2006年當地民眾潘明國在澎湖西嶼鄉赤馬村境操作挖土機,意外挖掘出一批疑似古代脊椎動物的化石,經過研究學者確認後,的確是澎湖特有的史前鱷,與馬來鱷、待兼鱷為近親,這也和澎湖民間流傳金珊瑚的故事正好符合。

公主被海龍王變為金珊瑚,永遠都在海底(圖/pixabay)
公主被海龍王變為金珊瑚,永遠都在海底(圖/pixabay)


故事是這樣的,海龍王疼愛的公主居住澎湖的小島上,每天都開心地四處遊玩,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颱風天,一名少年來到島上等待颱風過去。公主與少年就此相識,在島上度過美好的時光,爽朗的少年與美麗的公主,無法克制內心悸動喜歡上對方。但這件事被海龍王知道了,一個凡人少年如何能配上自己尊貴的女兒,海龍王憤怒的要二人分手。公主苦苦哀求海龍王成全二人的愛情,海龍王見女兒竟然如此講不聽,盛怒之下,就將公主變成金珊瑚永遠待在海底,再把少年變為醜陋的鱷魚。不過因為二人實在太愛對方,變成鱷魚的少年依舊圍繞在金珊瑚周圍,只要有人膽敢採集金珊瑚,就會立即趕走這些人,於是人們便互相告知金珊瑚有鱷魚守護,千萬不能隨意採摘。

除了當地傳說,清代官員高拱乾修編的《臺灣府志》記載:「癸亥年五月,澎湖有一物如鱷魚,長四、五尺,步沙而上,鳴聲鳴鳴。居民以楮錢送之下海,是夜登岸死焉。」清朝歷史作家江日昇也在《臺灣外記》寫下,狂風暴雨極度惡劣的氣候隔天,海邊出現一種身長二丈餘(清代一丈約355公分),全身布滿金色的鱗片,且帶有火焰的四腳魚,從海中登陸。眾人見狀嚇了一大跳,趕緊燃燒紙錢敲打鑼鼓要牠轉向回到大海,好不容易終於回到海中,卻在三天後死在居民林英家的廚房爐灶下。

傳說故事混合著事實與想像,不過從潘氏澎湖鱷的化石出土,能夠證明傳說仍有其可信之處。而今潘氏澎湖鱷的化石保存在自然科學博物館,但澎湖縣文化局仍藏有複製標本,好奇潘氏澎湖鱷到底什麼模樣,跑到澎湖實在有點費力,那就密切注意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展出公告吧。

資料來源:

自然科學博物館

《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張季雅繪 何敬堯著

走過路過別錯過,快來請神明保庇一下:https://bobee.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