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APL-US) 似乎已經接受它是個奢侈品牌,不僅是個消費品製造商。
上週的發表會上,雖然同樣發表 3 款新機,但實際上蘋果將 OLED 的高階機種增為兩款,去除了原本最便宜的機種,策略已放在提升銷售單價,而不是爭取最多的用戶。
若考慮實際銷售占比,Munster 和 Thompson 預估,價格較低的 iPhone XR 將占整體銷售的 38%,Xs Max 與 Xs 分別占 iPhone 收入的 12% 和 9%。整體來看,2019 財年的新機型占 iPhone 銷售,將來到 iPhone 的 59%,高於前一年 3 款新機的 54%。
如此計算,2019 財年 iPhone 的 ASP 是 791 美元,比 2018 財年的 742 美元提高 6%。而 2 年以前,它不到 600 美元。
以數量來看,他們仍然預計蘋果將達到 2.25 億支,高於華爾街預期的 2.19 億支。
蘋果在發表新機的同時,提高了 iPhone XR 的入門門檻 50 美元,而最便宜的舊機型,目前是 iPhone 7,起價 449 美元,比去年的 SE 更高出了 100 美元。
Wolverton 表示,不要小看 100 美元的差距,以消費電子來說,價格與需求的關係常常是指數級的,而不是等比例的。此外,全球願意支付 450 美元設備的消費者數量,也遠少於買 350 美元的消費者,代表蘋果正在去除非常多潛在的用戶。
這可能會產生很多後果,對蘋果來說都不是好事。
眾所周知,很多製造商寧可低價先吸引顧客,並不是為了靠銷售新機來取得利潤,它們更寧願將這做為誘餌。一旦他們吸引了客戶,公司就有機會向他們推銷價格更高、利潤更高的商品。沒有他們,公司永遠不會有接觸一些消費者的機會。
近年來,蘋果業務增長最快的一項,來自說服客戶註冊 Apple Music 等服務。 但如果一直沒有新用戶使用蘋果裝置,這些蘋果增長最快的服務,也可能快速遇上發展瓶頸。
因此,當蘋果更朝奢侈品邁進,帶來下幾季的利潤提升,不會令人意外。但若因如此,最終讓蘋果陷入困境,也不要太覺得驚訝。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未加權平均售價增 20%
風投基金 Loup Ventures 的分析師 Gene Munster 和 Will Thompson 指出,蘋果 2019 財年 (2018 年 10 月 - 2019 年 9 月) 銷售的 iPhone,在未加權的情況下,售價自 449 美元至 1449 美元,平均銷售價格 (ASP) 為 765 美元,較前 1 年的 636 美元 (349 美元至 1149 美元) 增加了 20%。若考慮實際銷售占比,Munster 和 Thompson 預估,價格較低的 iPhone XR 將占整體銷售的 38%,Xs Max 與 Xs 分別占 iPhone 收入的 12% 和 9%。整體來看,2019 財年的新機型占 iPhone 銷售,將來到 iPhone 的 59%,高於前一年 3 款新機的 54%。
如此計算,2019 財年 iPhone 的 ASP 是 791 美元,比 2018 財年的 742 美元提高 6%。而 2 年以前,它不到 600 美元。
以數量來看,他們仍然預計蘋果將達到 2.25 億支,高於華爾街預期的 2.19 億支。
100 美元差距將打擊需求
《BI》資深撰稿人 Troy Wolverton 指出,雖然蘋果一向要求較高的溢價,但如果過於強調利潤,將使得愈來愈少的消費者,他們的第一支手機或其他設備是蘋果,另一方面,現在的手機持有者,更新的頻率也會減慢。從長遠來看,卻可能是個糟糕的賭注。蘋果在發表新機的同時,提高了 iPhone XR 的入門門檻 50 美元,而最便宜的舊機型,目前是 iPhone 7,起價 449 美元,比去年的 SE 更高出了 100 美元。
Wolverton 表示,不要小看 100 美元的差距,以消費電子來說,價格與需求的關係常常是指數級的,而不是等比例的。此外,全球願意支付 450 美元設備的消費者數量,也遠少於買 350 美元的消費者,代表蘋果正在去除非常多潛在的用戶。
這可能會產生很多後果,對蘋果來說都不是好事。
恐喪失更多接觸客戶機會
目前手機市場增長最快的地方,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印度,蘋果愈來愈高端的走向,無疑是直接放棄了這群人。眾所周知,很多製造商寧可低價先吸引顧客,並不是為了靠銷售新機來取得利潤,它們更寧願將這做為誘餌。一旦他們吸引了客戶,公司就有機會向他們推銷價格更高、利潤更高的商品。沒有他們,公司永遠不會有接觸一些消費者的機會。
近年來,蘋果業務增長最快的一項,來自說服客戶註冊 Apple Music 等服務。 但如果一直沒有新用戶使用蘋果裝置,這些蘋果增長最快的服務,也可能快速遇上發展瓶頸。
因此,當蘋果更朝奢侈品邁進,帶來下幾季的利潤提升,不會令人意外。但若因如此,最終讓蘋果陷入困境,也不要太覺得驚訝。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