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起點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查立認為,從天使投資人角度來看,如何選擇好的創業者,又要如何幫助創業者才是最重要的,初期投資階段的目標,應為協助創業者思考、幫助其成功,支持創業者「做件有意義的事」,讓創業者具備引領未來的能力,具備巨大的社會價值後,才能創造經濟價值。他並認為,台灣市場與以色列相似,但現在的台灣已不如 20 年前充滿活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CIEA) 昨 (8) 日舉辦「馴獸記─如何打造創業獨角獸」講座,邀請著名天使投資人查立來台演講,其為中國起點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曾與軟銀中國共同投資創立技術創新孵化機構 IdeaFactory,起點創業投資基金專注於發掘和投資具有爆發性潛力的初創創業創新項目,其投資過的初創公司包括 31 會議網、美食送、波波網等數十家新創公司。

查立以身為天使投資人的經驗來看,他指出,創業的三大要素包括創業者、投資人與資本,首先得有創業者,再來才是投資人,資金在其中的角色相對不重要,若作為投資人角色,如何選擇好的創業者,又要如何幫助創業者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若創業者不成功,投資人是無法獲得回報的。

在選擇好的創業者後,查立認為,下一步就是尋找能賺大錢的商業模式,不過,並非第一步就先想該如何賺錢,而是協助創業者思考,創業的產品是否對周遭環境、產業或社會帶來好處,若無法說明所能帶來的益處,就無法建立差別性,得先從用戶角度思考,具備巨大的社會價值後,才能創造經濟價值。

查立強調,在創業投資裡,特別是做天使投資人這類的早期投資者,不能太過斤斤計較,初期投資階段的目標,應為協助創業者思考、幫助其成功,支持創業者「做件有意義的事」,讓創業者具備引領未來的能力。

談及台灣創業市場,查立表示,自己從 1997、1998 年開始在美國做投資,當時發現許多技術逐漸轉往亞洲市場,起初許多台灣人冒出頭,而後又從 2002 年起全部轉往中國,他認為,台灣是相當獨特的地方,與以色列十分相像,市場很小、但台灣人很聰明,許多海外歸國的回台創業,創業後又將產品賣至海外。

不過,查立觀察,台灣市場在過去 10 年變了,大量的台商離開台灣,轉往中國發展,是好事、也是壞事,雖說台商在賺錢的同時,也提升了中國的實力,卻也因此讓台灣失去許多時間、機會與核心競爭力。

查立認為,許多台商在中國市場做起來,卻放棄其他海外市場,而現在再回到台灣本身來看,20 年前的台灣很棒,現在卻不如以色列仍充滿活力,歷經改變後顯得疲勞。

「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CIEA) 以「整合跨界資源,協助臺灣創業者落實創新發想」為核心理念,提供台灣創業家更多發展空間與機會,從 2015 年起深耕青年創業與電商務領域,深入瞭解網路及年輕市場,也曾和騰訊執行長馬化騰等巨擘交流,至今年 3 月,已有近 200 位創業的企業家加入協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