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 12 月 15 日港交所 (0388-HK) 宣佈 25 年來最重大改革,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同時允許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來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趨之若鶩,但也同時面臨上市後股價「破發」,估值大幅萎縮的窘境,眾多主要獨角獸也都淪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這些創業公司不惜冒著上市即遭到破發,估值被大打折扣的風險也要急著上市?格隆匯專欄作者陳村青年 C 表示,除了利空不斷的市場環境外,有些原因值得關注。

一、去槓桿+貿易戰阻斷一級市場流動性
2017 年以來,中國迎來了史上最嚴的金融去槓桿政策,也因此迎來了最嚴峻的流動性危機,加上由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中美貿易戰,目標瞄準「中國製造 2025」,不達目的不甘休,在此背景下,一級市場的流動性一夕之間驟然就消失,成為很多新經濟公司的催命符,若此刻還不趕緊上市,那未來風投的對賭就是創業者的催命符,一級市場融資難也將壓垮新經濟公司脆弱的現金流。

二、憂金融風暴爆發
最近資本市場瘋傳一段文字,某上市公司董事長說:「如果不馬上改變,本人預計金融風暴極可能會在 2-3 個月內爆發。」

1、不少民營上市公司董事長及高管在高股價時將股票質押 (比如質押了 50%),投入實體經濟或者房地產。連續一年的股市下跌,股市下跌了約 50%,那麼其股票補質押後幾乎達到 90% 以上。恰好證券公司貸款質押率不可以超過 50% 新政出台,還款到期日,其能夠質押出的貸款最多只有一半。

2、股市下跌,按理質押率應該可以上調,銀監會卻是從之前的 40% 下調到 30%,廣東農商銀行甚至規定從 50% 下調到 20%。所以,銀行這條貸款之路一旦用了,就徹底綁死自己了。

3、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售資產,偏偏以 4 折出售資產還沒有人接,10 年難以收降的房地產泡沫恐被誘發。

4、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 500 億美元產品課徵 25% 關稅,接下來還有 2000 億美元產品課徵 10% 關稅,迫使這部分產業轉移,否則會失去競爭力。

該上市公司董事長說,除非馬上調整好政策。但以目前放出的政策來看,這方面的期待值得懷疑。

1959-1962 年,3 年大饑荒期間,中國大批饑民逃港。2018 年,陸企重演的似乎是搶錢大逃命。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