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沒有參加過「野青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沒老過,不知老之將至。但是,誰沒年輕過呢?

「野青眾」是什麼?根本不重要。有點日本味兒的名字。但說白了,不就是一塊閒置公地上,一群「耍廢」的年輕人。但透過媒體的圖文放送,「野青眾」儼然就是一個淫邪、黑暗、髒亂的邊緣活動。

現在,竟然還殺人。竟然還分屍。一個「渣男」,一個受害的「高女」,新聞就這樣演起來了。「野青眾」不管是什麼,成了個「壞字眼」,「野青眾」根本該禁。18禁、28禁、38以前都該禁,是嗎?

公共領域成了狩獵場,在某個眾所矚目事件之後,一種以肉搜為名的獵殺與公審根本堂而皇之,毫無罪惡感。

柯文哲是怎麼准的?也根本不重要。那一定是市府的主管機關,基於對華山園區的定性思考,覺得反正就是給年輕人一個「文化撒野」的地方。既然是「撒野」,怎麼野法才叫做「野青眾」其實就不是重點。

柯文哲如果有問題,不是有沒有安全意識,有沒有派人監控的問題。柯文哲的問題是把案子定調了,他說是情殺。他說是恐怖情人。這簡直美化了未來幾百年的性侵殺人案件。市長當警長,粉飾太平,這比核准「野青眾」活動,嚴重太多。

年輕人的「邊緣活動」試探一點性慾、一點酒精、一點違禁藥物、一點禮法教條所禁止的喧囂、脫序,一點助性的音樂,然後,談一點人生,表現一點「強說愁」的假深沈,這不就是世代傳承的文青調子?反正,年輕人一定是會「實驗人性」的。一定努力尋找自己的「人性實驗室」。通常實驗結束也不會有什麼收穫,就當做一場玩樂趴。實驗失敗,甚至出人命的,實在也不多見。

這次,出人命了。這條命是一個探索青春的年輕女孩。但是不是要把這條命記在「野青眾」身上?是不是要把這個命拿來標註這類「邊緣活動」的危險?其實不必。簡單講,看不出「野青眾」和這起命案的邏輯關係。「野青眾」殺人,這帽子太大頂。那只是一種把年輕人邊緣活動當洪水猛獸的慣性。一種「青黑」現象,跟年輕人有關的,就黑它。

這是一種文化。我們的文化。特別喜歡向年輕人暗示「危險」,提醒「小心」,彷彿他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這種耳提面命的「小心」、「危險」,是一種集體而廉價的「罐頭關懷」。現在出人命了,以後,這種「關懷」更具象了。

但坦白講,就像美國70年代的校園反戰風潮。那也不就是性、音樂、大麻?嘻皮文化。「野青眾」的文化表現,跟嘻皮文化比較接近。雖然沒有越戰、Bob Dylan、胡土托(Woodstock)的烘托,但是,反正就是尋找存在主義的意義感。經過那段年歲回頭看,大部分人會覺得有點幼稚,有點無聊。但頹廢茫然的時候如果嘻皮不起來,實在也是一種紮實的煩惱。

如果你想像賈柏斯、柯林頓都曾經在那個嘻皮年代皮過,對這些「野青」應該可以稍微樂觀一點。如果不容易想像,那可以去看李安的電影「胡土托音樂節」。至於Bob Dylan,不只是「隨風而逝(Gone with the wind)」,他都已經拿到諾貝爾文學獎了。時間久一點,回頭看一場「邊緣活動」的意義會比較清楚。

這起命案的重點不在華山大草原。這起命案的衝擊是整個社會氣氛。政治是什麼?不是國父說的「管理眾人之事」,政治,尤其是現代民主政治,說穿了,就是「社會氣氛控制」。一旦社會氣氛出現失控,就是政治失敗。這起命案,是短短一個月內的第十二條重大刑案人命,這十二條人命很多是分屍,很多是年輕人。這雖然讓煽情、嗜血媒體爽到不要不要的,難免又會浮現一個沒有答案的哲學問題:這個社會怎麼了?怎麼這麼亂?怎麼這麼壞?

然後,一種對「亂世重典」的歸納法就會出現。廢死、反廢死又開始交鋒。牢裡頭那些已經殺人殺很久,很久沒殺人的死刑犯又開始緊張。他們擔心被殺。被槍決。因為,這十二條人命讓這個社會對「廢死」已經失去耐心。長期以來,把對死刑法生命關懷當成社會文明指標的「廢死運動」快速退流行,如果要扯政治,這點很政治。對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壓力很大。對陳水扁都莫可奈何的法務部長邱太三壓力很大。

不去談什麼模仿效應。不去分析現在的年輕人出了什麼問題。這些,我都不在行。但是,這些重大刑案的嫌疑人不管手段何等凶殘,卻幾乎註定可以免死,這確實也難消社會大眾的正義之怒。這種以「廢死」為主調的司法,已經在實務上形成一種新的法庭氣氛:法官和被告的公然串供。被告被暗示、明示、教唆、訓練出一種「頗有悔意」、「良知未泯」的表演文化,在這個表演文化的基礎上,要讓這些殺人如切瓜的兇手「與社會永久隔離」彷彿另一件命案。當表演結束,法官就找到了一個充分的理由判這些殺人凶手免於被殺,這是現代法庭的「上下交相賊」。在「廢死」的隱喻之下,法官和被告公然串供,越來越賊。審理過程只是一場串供儀式。

與其「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追殺「野青眾」,不如探索這種「免殺人犯一死」的廢死運動到底何去何從。畢竟,這個政府嘴巴不說,但實質廢死,與其聽行政院發言人講風涼話氣個半死,為什麼沒有人發動「廢死公投」?這些「廢死團體」為什麼這麼廢?也是個謎。這個謎,蔡英文總統是有責任解開的。

●作者:唐湘龍/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資深評論員、電台節目主持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