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最近宣布「金金併」政策鬆綁,鼓勵以「金控」為主體的金融整併,首次持股比率自25%降至10%,而且非合意併購適用,但僅限「民民併」,排除「公公併」及「公民併」,讓市場大嘆少了公股,金融整併效果有限,而財政部長許虞哲則對公股自發性整併樂觀其成,但財政部不會主動推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這樣的結果不令人意外,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從前總統陳水扁推動「二次金改」弊端,到後來的台新金併彰銀案,彼此糾纏13年仍在訴訟當中,可見不論是藍綠執政,似乎 「公民併」能不碰就不碰,就怕背上賤賣國家資產、圖利財團的罪名。只是若民營金融業不斷透過整併壯大規模,公股面臨的競爭壓力只會更加沈重,政府此時也許可以假裝看不見,但未來還是得面對因應。

其實,追溯金融整併政策,當然要從前總統陳水扁說起,他任內共推動了2次的金融改革,2001年至2003年推動第一次金改,又稱為「258金融改革方案」,即在2年內將金融機構壞帳比率降到5%以下,銀行資本充足率提高到8%以上,同時也通過「金融六法」來使金融業務鬆綁,容許金融機構跨業經營,有利於創新,亦鼓勵金融業合併,避免危機一再重演,促進金融體系穩定。

2004年至2008年再推動二次金改,並宣布4大目標,即2005年底促成3家金融機構市占率10%以上、將12家公股金融機構數目至少減為6家、2006 年底前14 家金控整併為7家,同時,至2006年底前,至少促成1家金融機構由外資經營或在國外以限時、限量並限對象的方式為之。為達成二次金改「公股銀行減半」政策目標,2005年底財政部宣布兆豐金將在1年內收購台企銀26%股權,將台企銀併入兆豐金子銀行,在兩方都不意願下,2010年確定不合併。

在民民併部分,包括台新金併彰銀、元大證券併復華金控及中信金插旗兆豐金,雖然台新金後來順利入主彰銀,但始終無法推動合併,加上改朝換代,後來又失去經營權,導致公、民股最後訴諸司法,至今糾纏13年仍無解。

至於元大馬家雖然順利併了復華金控,改名元大金控,但爭議也不少,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夫婦更因捲入結構債案亦是官司纏身。中信金插旗兆豐金也失敗,甚至還爆出紅火案也讓中信辜大少辜仲諒官司纏身,並退出中信經營階層,接班路因此受阻。

除了這些爭議之外,在陳水扁任內進行的金融整併案,還有像是富邦銀行併台北銀行及國泰銀行併世華銀行也被質疑是以小吃大,至今三不五時還是有人會提出質疑。

雖然2008年政黨輪替後,馬政府上台後也推動金融業打亞洲盃 ,推動公公併,但極力擺脫金改惡名,定調「新型態金融市場提升方案」,鎖定4大合併案包括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集保中心「四合一」;台銀併土銀;一銀、華銀、彰銀(三商銀)合併;兆豐銀合併台企銀,只是所謂「知易行難」,尤其涉及多家銀行整併,人事安排、員工去路等都面臨很大的阻力,最後也沒有成功推動「公公併」。

如今總統蔡英文上任2年,金管會在更換第3位金管會主委後,顧立雄提出「金金併」政策鬆綁,降低併購門檻,首次持股比率自25%降至10%,而且非合意併購適用。不過,讓市場較失望的是這次僅限於「民民併」,排除「公公併」及「公民併」,也讓「金金併」政策好意打了折扣,尤其金融併購本非易事,加上目前國內多數金控經營權仍掌握在財團家族手上,人人都想掌主導權,誰願意被併,這應該也是為什麼國內一直未出現金控整併首例的原因之一。

此外,隨著金融科技浪潮的到來,過去金融整併多以擴展據點為主要考慮,現在是否還需要這麼多據點?除非像是旗下缺少保險、證券、銀行等金控,才可能進行併購。不僅如此,也因為國內競爭激烈,市場有限,國內金融業也積極擴展海外市場,以拉升海外獲利貢獻度,因此,目前金控或金融業在國內是否仍有迫切併購需求,也值得觀察。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金融整併少了公股的加入,其可看性及效果一定會打折扣,即便公股行庫資產規模市占率持續衰退,截至2017年底,8大公股行庫的資產規模合計22.86兆元,占全體銀行總市占率仍有49.8%,而根據金管會資料顯示,從2002年至今金融併購案中,除台銀併中信局、合庫併農銀、中國國際商銀與交銀合併等政策合併之外,其餘清一色都是由民營銀行發動併購,8大行庫在自發性併購是缺席的。

確實相較「公公併」或是「公民併」,「民民併」推動起來相對較容易,但也因為因「公公併」或「公民併」有其難度,外界更期待看到政府能有一番新作為,而不是只挑軟柿子來吃,尤其公股行庫資產規模占近半,排除公股後,在金融整併效果上,至少減少金融機構家數這部分勢必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