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人吞嚥困難,透過鼻胃管提供必要營養是普遍的醫療措施,但針對灌食達六個月以上的病人,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蔡松茂醫師建議,將胃造瘻納入另一種選擇,以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降低併發症產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姓患者(男、55歲)11年前藉健檢發現腫瘤,確診罹患鼻咽癌三期,追蹤情況良好。但多年前的放射治療造成吞嚥困難的後遺症,進食過程中不斷嗆到,反覆感染、發燒再發展成肺炎。隨著進食量愈來愈少,173公分的身高的他,體重從罹病前的90幾公斤,掉到最瘦只剩下48多公斤。主動找上蔡松茂醫師做胃造瘻手術。

術後,林男自己動手灌食,「既方便又乾淨」,他建議跟他有一樣困擾的病友盡早做胃造瘻手術,不要非等到營養沒吸收,連肺都壞了才想要做,萬一肺部受損只剩百分之七十的功能,那就得不償失了。

▲林男做胃造瘻手術後,可自己動手灌食,他建議跟他有一樣困擾的病友儘早做胃造簍手術。(圖/記者黃玿琮攝2018.6.6)

肝膽腸胃科蔡松茂醫師指出,內視鏡胃造瘻手術,在輕度鎮靜下無痛執行,一體成形的管子,分為零點六公分到零點八公分的管徑,大一點的可以灌蔬菜汁或稀的粥、精力湯。他表示,「經皮內視鏡胃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國人所稱的「胃造瘻」,歐美國家於1980年開始推展,藉由內視鏡協助下作腹部定位及胃造瘻管置入,大部分病人僅需皮膚的局部麻醉且傷口僅有約一到一點五公分左右,大幅減少外科手術胃造口的麻醉及手術風險。

另一位91歲的張奶奶,兩年半前中風,灌食靠鼻胃管伸入鼻子進到胃部,愛美的奶奶看著鏡中的鼻胃管,常自言自語「鼻子怎麼變那麼長,像大象?」;無法適應異物感的她屢屢自拔管路,重穿過程十分難受,奶奶激動的想要掙脫、扯掉管子,雙手被綁起來約束,結果是反覆插管加上每月例行換管,造成喉嚨感染引發咳嗽,甚至發燒、肺炎,一年多達2、3次。經半小時完成內視鏡胃造瘻手術,如今造口放在衣服下面,天天笑口常開,恢復中風前的神采。

蔡醫師補充說明,有些病人不適合內科胃造瘻口,包括:胃腹曾做過手術,結構有改變或是胃附近的腸子沾黏,還有食道、咽喉腫瘤太大堵住通道,透過內視鏡有難度或有腹水等情形,由相輔相成的外科團隊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