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橋町陳茂通宅,是棟在昭和8年(1933年)落成的私人宅邸,如今因都市計劃必需遷移。今年5月25日,該古宅正式遭到拆除,但重建預定地的附近里長與里民卻不願讓古宅落腳,拆下來的建築材料與古物,只好先存放到正大尼龍廠房基地內…。
類似陳茂通宅的案件其實不少,文史團體為此提出「台灣歷史建物收容所」構想,希望由公部門負責設立園區,讓老建築能搬遷保護。該構想目前處聯署階段,但學者也呼籲,即使園區成立,如果沒有妥善規劃與專業維護,老房子恐怕只會持續凋零,政府千萬別讓這個收容所成為「文化資產的停屍間」。
位於台北中山區,1933年時,由大稻埕乾元行前經營者陳茂通興建完工,這棟獨棟獨院的現代式洋樓,命名「紅葉園」,為日本時代臺北三橋町重要地標,無論是陳茂通在漢方藥業界的輝煌過往,更或是揉合現代主義建築形式,都讓這座宅邸染上了歷史的光輝。
但受都市計畫影響,沒有取得文資身分的陳茂通宅必需面臨遷移的命運,而原本預定遷移的目的地「康樂公園」,又受到當地里長反彈無法搬遷,導致已被拆除的紅葉園,至今還不知該何去何從。
像陳茂通宅的例案一直都存在。事實上,老建築背後總有許許多多的老故事,牽連著台北城市發展,在快速的節奏中,這些老地方,讓城市多了一點人味,也讓現在的台北人,能有機會了解過去的故事。
但在都市發展的力道下,許多建築尚未取得古蹟或是歷史建築身分,像是陳茂通宅的建築物還有很多很多,未來恐怕也將面臨拆遷的命運,這些「老靈魂」要怎麼樣才能與現代共存呢?
為了不讓類似遺憾再發生,文史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希望能效仿日本「明治村」作法,由官方劃定一塊土地,成立台灣歷史建物收容所,讓因為都市計畫不得不拆除,卻又具有歷史意義的老房子,能有個安置的地方,讓它乘載著過去的回憶,保留歷史的痕跡。
積極推動該議題的文史工作者凌宗魁說,看了這麼多案例,許多老房子應該是具有文化資產的價值,但常因為來不及取得文資身分,不受文資法保護,卻又規劃到都市計畫範疇中,或屋主希望能將土地挪做他用,老屋的壽命也就此終結。
「這其實是不得不的作法。」凌宗魁說,建築最好的處理方法,當然還是在原地保留、修復。但如果真的面臨不得不的拆遷,官方成立「台灣歷史建物收容所」就成為另一個選擇,也肶讓地主爭取緩衝時間。
其實,除了日本明治村外,過去在台灣也有類似的案例。
位於彰化縣花壇鄉的「台灣民俗村」,就是一個以台灣300年來的人文風光及民俗風情為主的展示園區。園區內「收容」了許多面臨拆遷命運的台灣傳統古厝、古廟,但因為是私人出資,下一代沒有接手維護意願,目前園區落到無人管理狀態。
據了解,目前文化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專案,就是希望能打破過去單點、單棟的、個案式的文化資產保存,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整合地方文史、文化科技,並跨域結合各部會發展計畫或各地方政府整體計畫。
凌宗魁認為,建物收容所就能夠呼應這個方案,若公部門願意接手處理,不但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一定的經費資金挹注,也能處理用地昂貴的問題,也能讓古建築受到「良好的照顧」。
但搬遷究竟要怎麼搬?台灣過去留下來的老房子真的能說搬就搬嗎?「搬遷一定會有損壞。」凌宗魁進一步說明,搬遷後再進行修復,讓這些老房子也能有再利用的機會,而此舉也能帶動整個古蹟修復業界擁有更多訓練機會,無論是在搬遷或是修復都能有更嫻熟的技巧。
「還有許多細節仍要再評估。」有30多年經驗的原儀古蹟修復負責人林鴻緯以實務經驗分析,成立台灣歷史建物收容所的立意良善,但在台灣,文資法保障的古蹟或是歷史建築基本上是原地保存為主,但若牽扯到異地重建,勢必需要花費更多的精神與資金。
「一塊一塊的磚瓦都要各自編號,才能拆解運送。」林鴻緯說,在執行面上,一棟房子的建材數量就十分可觀,分解過程中,拆解接著的水泥灰泥,又不傷害表面也是個大難題,一不小心就會受損,此時不得不更換新的建材,而在運送建材的過程中,車程顛簸也會造成建材損壞,對這樣的大工程,經費、人力、物力都將受到考驗,這部分的經費就可能超過真正的古蹟維護的經費。
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多半為木造,在建材方面,林鴻緯也分析,磚、石頭等建材比較好處理,但許多木造建築面臨受潮的問題,也有許多部份是一拆就會壞的,需要再評估。
「要教育人們的標準要變。」在遷移上,以近期近期受到注目的三井倉庫搬遷案為例,致力於古蹟修復的鋼成營造總經理張震宇坦言,就算經過再精細的處理與計算,由於建築上的灰塵與污染都要經過清理,若未經處理就直接異地重建,可能會有漏水等建築上的問題,因此達到與過去一模一樣的狀況基本上是「不可能」。
「遷移的細緻度與文資身分息息相關。」張震宇進一步分析,由於三井倉庫具有歷史建築的身分,受到文資法管轄保護,負責單位在操作上就會比較細緻,也會請專業的古蹟修復團隊進行負責。但過去的許多例子,例如新北投車站的遷移,由於它遷移當時並不具文資身分,並沒有硬性要求一定要用古蹟修護的方式處理,普通的營造廠就可以處理,因此過程較為粗糙。
而回過頭來看陳茂通的紅葉園,由於不具文化資產身分,目前是由私人委託營造廠處理,沒有古蹟背景,自然也不需要由古蹟專業修復人才處理,已拆除準備異地重建,但連位置都尚未確定,令許多人擔心未來重建後的光景。
「講難聽點,若沒有妥善規劃,收容所也只不過是文化資產的停屍間。」凌宗魁感嘆地說,倘若異地遷移完成了,未來沒有相關專業維護,老房子也只是持續凋零。
「希望不要變成公墓。」異口同聲,張震宇也提到,在保存派的觀點來說,當然是越接近古法的的工法與材料越好,但若該建築物沒有文資身分,在面臨都市計畫時,地主或所有人僅是因為外界壓力而進行「異地重建」,不以專業的手法,就直接遷至收容所保存「交差了事」,那可能就淪為財團規避責任的方法。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https://sight.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位於台北中山區,1933年時,由大稻埕乾元行前經營者陳茂通興建完工,這棟獨棟獨院的現代式洋樓,命名「紅葉園」,為日本時代臺北三橋町重要地標,無論是陳茂通在漢方藥業界的輝煌過往,更或是揉合現代主義建築形式,都讓這座宅邸染上了歷史的光輝。
但受都市計畫影響,沒有取得文資身分的陳茂通宅必需面臨遷移的命運,而原本預定遷移的目的地「康樂公園」,又受到當地里長反彈無法搬遷,導致已被拆除的紅葉園,至今還不知該何去何從。
像陳茂通宅的例案一直都存在。事實上,老建築背後總有許許多多的老故事,牽連著台北城市發展,在快速的節奏中,這些老地方,讓城市多了一點人味,也讓現在的台北人,能有機會了解過去的故事。
但在都市發展的力道下,許多建築尚未取得古蹟或是歷史建築身分,像是陳茂通宅的建築物還有很多很多,未來恐怕也將面臨拆遷的命運,這些「老靈魂」要怎麼樣才能與現代共存呢?
建築也能有「收容所」?
為了不讓類似遺憾再發生,文史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希望能效仿日本「明治村」作法,由官方劃定一塊土地,成立台灣歷史建物收容所,讓因為都市計畫不得不拆除,卻又具有歷史意義的老房子,能有個安置的地方,讓它乘載著過去的回憶,保留歷史的痕跡。
積極推動該議題的文史工作者凌宗魁說,看了這麼多案例,許多老房子應該是具有文化資產的價值,但常因為來不及取得文資身分,不受文資法保護,卻又規劃到都市計畫範疇中,或屋主希望能將土地挪做他用,老屋的壽命也就此終結。
「這其實是不得不的作法。」凌宗魁說,建築最好的處理方法,當然還是在原地保留、修復。但如果真的面臨不得不的拆遷,官方成立「台灣歷史建物收容所」就成為另一個選擇,也肶讓地主爭取緩衝時間。
其實,除了日本明治村外,過去在台灣也有類似的案例。
位於彰化縣花壇鄉的「台灣民俗村」,就是一個以台灣300年來的人文風光及民俗風情為主的展示園區。園區內「收容」了許多面臨拆遷命運的台灣傳統古厝、古廟,但因為是私人出資,下一代沒有接手維護意願,目前園區落到無人管理狀態。
據了解,目前文化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專案,就是希望能打破過去單點、單棟的、個案式的文化資產保存,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整合地方文史、文化科技,並跨域結合各部會發展計畫或各地方政府整體計畫。
凌宗魁認為,建物收容所就能夠呼應這個方案,若公部門願意接手處理,不但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一定的經費資金挹注,也能處理用地昂貴的問題,也能讓古建築受到「良好的照顧」。
搬遷難題如何解
但搬遷究竟要怎麼搬?台灣過去留下來的老房子真的能說搬就搬嗎?「搬遷一定會有損壞。」凌宗魁進一步說明,搬遷後再進行修復,讓這些老房子也能有再利用的機會,而此舉也能帶動整個古蹟修復業界擁有更多訓練機會,無論是在搬遷或是修復都能有更嫻熟的技巧。
「還有許多細節仍要再評估。」有30多年經驗的原儀古蹟修復負責人林鴻緯以實務經驗分析,成立台灣歷史建物收容所的立意良善,但在台灣,文資法保障的古蹟或是歷史建築基本上是原地保存為主,但若牽扯到異地重建,勢必需要花費更多的精神與資金。
「一塊一塊的磚瓦都要各自編號,才能拆解運送。」林鴻緯說,在執行面上,一棟房子的建材數量就十分可觀,分解過程中,拆解接著的水泥灰泥,又不傷害表面也是個大難題,一不小心就會受損,此時不得不更換新的建材,而在運送建材的過程中,車程顛簸也會造成建材損壞,對這樣的大工程,經費、人力、物力都將受到考驗,這部分的經費就可能超過真正的古蹟維護的經費。
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多半為木造,在建材方面,林鴻緯也分析,磚、石頭等建材比較好處理,但許多木造建築面臨受潮的問題,也有許多部份是一拆就會壞的,需要再評估。
「要教育人們的標準要變。」在遷移上,以近期近期受到注目的三井倉庫搬遷案為例,致力於古蹟修復的鋼成營造總經理張震宇坦言,就算經過再精細的處理與計算,由於建築上的灰塵與污染都要經過清理,若未經處理就直接異地重建,可能會有漏水等建築上的問題,因此達到與過去一模一樣的狀況基本上是「不可能」。
「遷移的細緻度與文資身分息息相關。」張震宇進一步分析,由於三井倉庫具有歷史建築的身分,受到文資法管轄保護,負責單位在操作上就會比較細緻,也會請專業的古蹟修復團隊進行負責。但過去的許多例子,例如新北投車站的遷移,由於它遷移當時並不具文資身分,並沒有硬性要求一定要用古蹟修護的方式處理,普通的營造廠就可以處理,因此過程較為粗糙。
而回過頭來看陳茂通的紅葉園,由於不具文化資產身分,目前是由私人委託營造廠處理,沒有古蹟背景,自然也不需要由古蹟專業修復人才處理,已拆除準備異地重建,但連位置都尚未確定,令許多人擔心未來重建後的光景。
別淪為「停屍間」
「講難聽點,若沒有妥善規劃,收容所也只不過是文化資產的停屍間。」凌宗魁感嘆地說,倘若異地遷移完成了,未來沒有相關專業維護,老房子也只是持續凋零。
「希望不要變成公墓。」異口同聲,張震宇也提到,在保存派的觀點來說,當然是越接近古法的的工法與材料越好,但若該建築物沒有文資身分,在面臨都市計畫時,地主或所有人僅是因為外界壓力而進行「異地重建」,不以專業的手法,就直接遷至收容所保存「交差了事」,那可能就淪為財團規避責任的方法。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https://sight.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