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資企業赴 A 股上市情形,PwC China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台商服務部總監張兆隆今 (11) 日表示,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公司共 29 家,其股價與發行時相比,平均股價漲幅逾 9 成,顯示台商在 A 股市場屬於優質企業,不過,要留意的是,去 (2017) 年下半年開始,A 股 IPO 過關率呈現「嚴審核」趨勢,建議想赴陸掛牌的台企,留意企業持續經營能力、財務真實性及規範運行等 3 面向。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 3 月底,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公司合計 29 家,剔除被借殼上市的 4 家,有 23 家為僅在大陸設立公司的台商,1 家在台灣上市,1 家自台灣退市後在 A 股上市。另外,近期申請 A 股上市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鵬鼎、榮成環保及南僑的母公司均為台灣上市公司。
整體而言,張兆隆表示,台商在 A 股的表現優良,本益比高於 A 股市場平均甚多,且和發行時相比,平均股價漲幅達到 9 成,顯示台商在 A 股市場屬於極為優質企業。
而針對台企赴陸掛牌浪潮,張兆隆指出,根據統計,去年 9 月以前,A 股 IPO 過關機率相對穩定,約在 80% 左右,但自去年 10 月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就開始呈現「嚴審核」的態勢,今年第一季,整體審核量及通過率大幅下降, 1 月通過率僅 38%,通過家數為 18 家;2 月、3 月和 4 月的通過率皆為 58%,通過家數依序為 7 家、7 家和 11 家。
張兆隆表示,今年第一季被否決的企業,主要原因都是企業持續經營能力、財務真實性及規範運行,建議台灣企業要特別留意,在 IPO 審核中,企業財務的真實性合理性以及持續盈利能力。
張兆隆強調,根據過去輔導台資企業 A 股上市的經驗,大陸台商因為從接單生產的跨兩岸一條龍服務的商業模式,在準備 A 股上市時,面臨同業競爭的問題,因此到底是要分拆或打包哪些業務或公司進來上市主體,是台資企業很重要的課題。
張兆隆表示,有 A 股上市規劃的台商先做的第一步,應是在專業機構的輔導下,建立健全的 IPO 工作小組,其中,針對 A 股上市企業內部的 IPO 小組,應有董事會秘書、審計委員會及財務總監 3 個重要組織,負責統籌和協調上市準備工作。
PwC China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組合夥人汪超則提醒,台企需注意業務移轉後,是否仍滿足台灣繼續上市的規定,例如營業收入與營業利益不得衰退 50% 的紅線規定,以及需符合 A 股上市公司定期報告的披露時間和要求。
汪超強調,新一屆發審委對細節尤為關注,審核的維度全面且十分嚴謹,同時,預計監管層還將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例如完善退市制度、併購重組制度等,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品質,而這些都是想赴 A 股 IPO 的台資企業必須留意的重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整體而言,張兆隆表示,台商在 A 股的表現優良,本益比高於 A 股市場平均甚多,且和發行時相比,平均股價漲幅達到 9 成,顯示台商在 A 股市場屬於極為優質企業。
而針對台企赴陸掛牌浪潮,張兆隆指出,根據統計,去年 9 月以前,A 股 IPO 過關機率相對穩定,約在 80% 左右,但自去年 10 月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就開始呈現「嚴審核」的態勢,今年第一季,整體審核量及通過率大幅下降, 1 月通過率僅 38%,通過家數為 18 家;2 月、3 月和 4 月的通過率皆為 58%,通過家數依序為 7 家、7 家和 11 家。
張兆隆表示,今年第一季被否決的企業,主要原因都是企業持續經營能力、財務真實性及規範運行,建議台灣企業要特別留意,在 IPO 審核中,企業財務的真實性合理性以及持續盈利能力。
張兆隆強調,根據過去輔導台資企業 A 股上市的經驗,大陸台商因為從接單生產的跨兩岸一條龍服務的商業模式,在準備 A 股上市時,面臨同業競爭的問題,因此到底是要分拆或打包哪些業務或公司進來上市主體,是台資企業很重要的課題。
張兆隆表示,有 A 股上市規劃的台商先做的第一步,應是在專業機構的輔導下,建立健全的 IPO 工作小組,其中,針對 A 股上市企業內部的 IPO 小組,應有董事會秘書、審計委員會及財務總監 3 個重要組織,負責統籌和協調上市準備工作。
PwC China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組合夥人汪超則提醒,台企需注意業務移轉後,是否仍滿足台灣繼續上市的規定,例如營業收入與營業利益不得衰退 50% 的紅線規定,以及需符合 A 股上市公司定期報告的披露時間和要求。
汪超強調,新一屆發審委對細節尤為關注,審核的維度全面且十分嚴謹,同時,預計監管層還將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例如完善退市制度、併購重組制度等,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品質,而這些都是想赴 A 股 IPO 的台資企業必須留意的重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