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台辦頒布31條惠台政策,其中台灣人到大陸的影視產業工作,不再受到比例限制,面對台灣影視產業的困境,大陸資方又在招手的情況下,許多人都憂心忡忡,擔心台灣影視產業就此委靡不振。談及台灣目前的困境,TVBS戲劇製作部副總監戴天易認為台灣靠著「AC尼爾森」的收視率,來取決於一部戲劇有多少人觀看,似乎有些狹隘,現今網路發展快速,許多國家都會參考網路點閱率,但台灣卻被「收視率黑盒子」控制,導致只有粉紅泡泡的偶像劇、八點檔能存活。
戴天易過去曾邀請林心如回台製作《16個夏天》,不僅叫好叫座,更獲得金鐘獎肯定,讓台劇注入一股新活水,證明台灣不只能做出浪漫偶像劇,也能打動人心。他透露,台灣比起大陸,最大的困難點在於「資金」,好比台灣一線當紅演員,一集90分鐘30萬元,但大陸一線演員價碼早衝破千萬人民幣,可想見兩岸市場資金差別頗大。
▲戴天易邀請林心如回台製作《16個夏天》。(圖/TVBS提供)
戴天易認為雖然大陸擁有龐大資金,但因為需要審核的緣故,能拍的題材項目少,加上因為製作水平高,所以想要敲到大牌演員,困難度也增加許多,光是演員酬勞,就相當龐大。
而近年台灣有陸續嘗試新的題材,包含《我的男孩》、《天黑請閉眼》、《通靈少女》等劇,不僅走出有別於台灣偶像劇的窠臼,也捧紅張軒睿、植劇場等諸多新演員,但他也坦言,台灣目前拍偶像劇,幾乎都是賠錢的狀態,假如運氣好,收視率不錯,那收支就剛好打平,若是不合觀眾口味,更會賠上500萬元至1000萬元。
談及台灣影視產業環境,戴天易認為台灣不像大陸需要審核,因此題材、創意無限,只可惜受困於「AC尼爾森」的收視率,因為黏著度最高的收視群在45-55歲,所以八點檔收視好,也能繼續做下去。戴天易感嘆收視率的參考數據沒有解決,即便台灣人才有再多想法,都會被現實扼殺,他直言:「做電視很辛苦。」
戴天易過去曾說,台劇的魅力在於好的故事、好的選角,如今大陸開放惠台政策,會不會擔心人才流失?他表示,電視台的使命是為更多新人創造更多機會,而不僅僅是收視率,所以他找了林心如演出《16個夏天》、邀請何潤東演出《翻牆的記憶》,這一切都在在顯示,他想要對台劇創造出更多不同的價值。
在進入電視台之前,他曾參與人氣戲劇《醉後決定愛上你》製作,也曾在大陸土豆網擔任原創中心總監,對於兩岸影視產業製作面,他頗有想法。他認為現在許多平台都會想依附在政府政策,所以大陸祭出惠台政策,「接下來要看文化部會推出什麼政策,電視台一年做四、五部戲很辛苦,這個努力不代表以後會有很多收穫,因為之後還是要有好的通路、資金整合,才能打造好的戲劇。」
▲戴天易曾邀請林心如、何潤東返台製作戲劇。(圖/記者陳明安攝,2018.04.23)
他也認同台灣的確有警覺到此現象,他透露,文化部長鄭麗君其實一直在幫台灣產業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包含超高畫質電視節目、新媒體跨平台創意影音節目補助等等。至於會不會憂心人才流失的問題?戴天易說,其實這早已經是業界公開的秘密,認為惠台政策對於產業其實是一個幫助,讓有做事的人得以掛名。
撇除許多大牌藝人都不願意回台拍戲,其實電視台工作人員也是,有能力的人才早被網羅,戴天易不諱言,有許多大陸製作團隊找他,對此,他只淡淡說一句:「如果我走了,那電視台的其他人怎麼辦?」或許就是這種責任感,讓他對於台灣這片土地有著強烈使命,即便遇到挫折,也不願停止腳步。
談及《16個夏天》叫好叫座,但《翻牆的記憶》似乎僅僅是叫好,好評尚未表現在收視率上,戴天易認為,《16個夏天》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因此得以被觀眾看見,他也坦言其實前五集收視不好,隨著劇情進入高潮,好的故事才因此得以見光。
戴天易透露,當初找林心如回台拍戲,遊說四個月之久,最後他對林心如說:「妳在大陸已經有擔任製作人的作品,但在台灣沒有,妳回台灣,有電視台幫妳,做妳自己的作品,也能培育台灣的人才。」
一句「培育新人」,戴天易打動林心如返台擔任製作人,在《16個夏天》走紅後,林心如又接連製作《我的男孩》,好評不斷。戴天易此舉,著實影響了台劇的發展。其中許瑋甯在《16個夏天》演出「鄭瑞瑞」一角,獲得第50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也讓許瑋甯的演技獲得實質肯定。
▲戴天易邀請何潤東製作《翻牆的記憶》。(圖/TVBS提供,2018.03.06)
至於《翻牆的記憶》為了找何潤東擔任製作人,費時一年,起初戴天易只是想找何潤東擔任製作人,但在討論劇本時,何潤東表示想要擔任導演,但隔行如隔山,即便何潤東當演員擁有20年資歷,戴天易不免有些憂心,但在看到何潤東對於劇本的仔細、選角不偏心,全以角色性格為重,就讓他著實放心。
戴天易透露,何潤東為了《翻牆的記憶》可說是盡心盡力,即便在拍攝期結束,每集的剪接都一定親自看過,哪怕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都會飛回台灣看帶子。戴天易表示,藝人返台拍戲,已經是少之又少,何潤東親自下去擔任導演不說,還推掉千萬邀約,非常難得。
事實上,《翻牆的記憶》在網路上點閱率相當不錯,但受限於「AC尼爾森」的收視率,讓他對集編導演製於一身的何潤東深感抱歉。邀請大牌藝人回台,本就單靠一股對於戲劇的熱情,但受到收視率的侷限,也的確讓他卻步,他坦言自己非常灰心,為了跳脫偶像劇公式,整個劇組都做了相當大的努力,他直言:「我很生氣尼爾森,如果你把觀眾當笨蛋,你就是一個讓台灣影視產業沈淪的東西。」
戴天易在《16個夏天》、《翻牆的記憶》都大膽啟用大量新人,為了就是在台劇中找到新的亮點,如此大膽挑戰,就是期盼台灣戲劇能夠嘗試不同面向,創造出不同可能。比起大陸戲劇項目備受限制,其實台灣一直在做新穎的題材,他也期盼台灣能對《翻牆的記憶》多點鼓勵,讓台劇擁有不同以往的格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天易邀請林心如回台製作《16個夏天》。(圖/TVBS提供)
戴天易認為雖然大陸擁有龐大資金,但因為需要審核的緣故,能拍的題材項目少,加上因為製作水平高,所以想要敲到大牌演員,困難度也增加許多,光是演員酬勞,就相當龐大。
而近年台灣有陸續嘗試新的題材,包含《我的男孩》、《天黑請閉眼》、《通靈少女》等劇,不僅走出有別於台灣偶像劇的窠臼,也捧紅張軒睿、植劇場等諸多新演員,但他也坦言,台灣目前拍偶像劇,幾乎都是賠錢的狀態,假如運氣好,收視率不錯,那收支就剛好打平,若是不合觀眾口味,更會賠上500萬元至1000萬元。
談及台灣影視產業環境,戴天易認為台灣不像大陸需要審核,因此題材、創意無限,只可惜受困於「AC尼爾森」的收視率,因為黏著度最高的收視群在45-55歲,所以八點檔收視好,也能繼續做下去。戴天易感嘆收視率的參考數據沒有解決,即便台灣人才有再多想法,都會被現實扼殺,他直言:「做電視很辛苦。」
戴天易過去曾說,台劇的魅力在於好的故事、好的選角,如今大陸開放惠台政策,會不會擔心人才流失?他表示,電視台的使命是為更多新人創造更多機會,而不僅僅是收視率,所以他找了林心如演出《16個夏天》、邀請何潤東演出《翻牆的記憶》,這一切都在在顯示,他想要對台劇創造出更多不同的價值。
在進入電視台之前,他曾參與人氣戲劇《醉後決定愛上你》製作,也曾在大陸土豆網擔任原創中心總監,對於兩岸影視產業製作面,他頗有想法。他認為現在許多平台都會想依附在政府政策,所以大陸祭出惠台政策,「接下來要看文化部會推出什麼政策,電視台一年做四、五部戲很辛苦,這個努力不代表以後會有很多收穫,因為之後還是要有好的通路、資金整合,才能打造好的戲劇。」
▲戴天易曾邀請林心如、何潤東返台製作戲劇。(圖/記者陳明安攝,2018.04.23)
他也認同台灣的確有警覺到此現象,他透露,文化部長鄭麗君其實一直在幫台灣產業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包含超高畫質電視節目、新媒體跨平台創意影音節目補助等等。至於會不會憂心人才流失的問題?戴天易說,其實這早已經是業界公開的秘密,認為惠台政策對於產業其實是一個幫助,讓有做事的人得以掛名。
撇除許多大牌藝人都不願意回台拍戲,其實電視台工作人員也是,有能力的人才早被網羅,戴天易不諱言,有許多大陸製作團隊找他,對此,他只淡淡說一句:「如果我走了,那電視台的其他人怎麼辦?」或許就是這種責任感,讓他對於台灣這片土地有著強烈使命,即便遇到挫折,也不願停止腳步。
談及《16個夏天》叫好叫座,但《翻牆的記憶》似乎僅僅是叫好,好評尚未表現在收視率上,戴天易認為,《16個夏天》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因此得以被觀眾看見,他也坦言其實前五集收視不好,隨著劇情進入高潮,好的故事才因此得以見光。
戴天易透露,當初找林心如回台拍戲,遊說四個月之久,最後他對林心如說:「妳在大陸已經有擔任製作人的作品,但在台灣沒有,妳回台灣,有電視台幫妳,做妳自己的作品,也能培育台灣的人才。」
一句「培育新人」,戴天易打動林心如返台擔任製作人,在《16個夏天》走紅後,林心如又接連製作《我的男孩》,好評不斷。戴天易此舉,著實影響了台劇的發展。其中許瑋甯在《16個夏天》演出「鄭瑞瑞」一角,獲得第50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也讓許瑋甯的演技獲得實質肯定。
▲戴天易邀請何潤東製作《翻牆的記憶》。(圖/TVBS提供,2018.03.06)
至於《翻牆的記憶》為了找何潤東擔任製作人,費時一年,起初戴天易只是想找何潤東擔任製作人,但在討論劇本時,何潤東表示想要擔任導演,但隔行如隔山,即便何潤東當演員擁有20年資歷,戴天易不免有些憂心,但在看到何潤東對於劇本的仔細、選角不偏心,全以角色性格為重,就讓他著實放心。
戴天易透露,何潤東為了《翻牆的記憶》可說是盡心盡力,即便在拍攝期結束,每集的剪接都一定親自看過,哪怕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都會飛回台灣看帶子。戴天易表示,藝人返台拍戲,已經是少之又少,何潤東親自下去擔任導演不說,還推掉千萬邀約,非常難得。
事實上,《翻牆的記憶》在網路上點閱率相當不錯,但受限於「AC尼爾森」的收視率,讓他對集編導演製於一身的何潤東深感抱歉。邀請大牌藝人回台,本就單靠一股對於戲劇的熱情,但受到收視率的侷限,也的確讓他卻步,他坦言自己非常灰心,為了跳脫偶像劇公式,整個劇組都做了相當大的努力,他直言:「我很生氣尼爾森,如果你把觀眾當笨蛋,你就是一個讓台灣影視產業沈淪的東西。」
戴天易在《16個夏天》、《翻牆的記憶》都大膽啟用大量新人,為了就是在台劇中找到新的亮點,如此大膽挑戰,就是期盼台灣戲劇能夠嘗試不同面向,創造出不同可能。比起大陸戲劇項目備受限制,其實台灣一直在做新穎的題材,他也期盼台灣能對《翻牆的記憶》多點鼓勵,讓台劇擁有不同以往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