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宜方 客家和泰雅混血、熱愛旅行的民俗文化見習生)許多神像手上都拿著奏板,常在追古裝劇的人應該都對這奏板不陌生,因為神明手拿的奏板其實就是古代臣子朝覲皇帝時,固定拿在手上的東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代朝廷官員上朝稟奏時須手持笏板。(圖/《漢武大帝》電視劇劇照)
古代朝廷官員上朝稟奏時須手持笏板。(圖/《漢武大帝》電視劇劇照)


「笏板」(笏,音ㄏㄨˋ)又稱「奏板」,台灣普遍以奏板稱之;奏板為古代臣子朝覲皇帝時手持之物,因為是上朝稟奏時所需之物,因此又稱為「朝板」。依據奏板的材質又分為象牙製成的「牙笏」、「象笏」,但在明代時有特別規定只有四品以上的朝廷官員才能拿象牙材質,五品以下的朝廷官員只能拿木頭製成的「木笏」。

道士手持笏板。(圖/全國宗教資訊網)
道士手持笏板。(圖/全國宗教資訊網)


道士手拿奏板則沒有明確的使用資格規範,且道士手拿奏板的歷史已相當深遠,最早可追溯至蕭粱時期(西元502-557年),茅山道士陶弘景所著的《燈真隱訣》中就有提到,道士進到靜室朝拜尊神、向尊神稟奏時,必須「雙手持笏」。

奏板要怎麼拿呢?兩手握住奏板下方,將奏板置於胸前,兩手自然垂下於身體兩側,奏板上方則剛好可以遮掩住口鼻,如此便能阻擋口、鼻穢氣去沖犯到香爐的煙氣;道士手拿奏板時不可隨意擺放、更不可以隨意揮舞,道士須以奏板帶領信眾維持朝禮時的虔誠之心。

大甲鎮瀾宮翡翠媽祖像也手拿笏板。(圖/連宜方攝)
大甲鎮瀾宮翡翠媽祖像也手拿笏板。(圖/連宜方攝)


我們可以在許多寺廟中看到手拿奏板的神明,這代表該位神明的神格可「直達天聽」,也就是可以直接跟玉皇大帝稟告事情(算是熱線的一種?);但並不是所有的神像都必須手持奏板,就像是天上聖母的神像也不是每一尊都手持奏板,每一尊神像的形貌都是由神明親自降旨聖示的,如果祂老大不想拿奏板,那當然就不用特別製作奏板囉!

資料參考(多看多保庇!):

全國宗教資訊網-笏板(奏板)

維基百科-笏

走過路過別錯過,快來請神明保庇一下:https://bobee.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