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美國空軍宣布雷鳥特技小組4號機組員貝格諾(Stephen Del Bagno)少校,於美國當地時間4日10時30分,在內華達測試暨訓練場進行例行表演時發生失事意外,飛行員不幸喪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4月2日,台灣平面媒體接獲陸軍內部人士爆料影片,一架編號638的OH-58D戰搜直升機在3月15日進行訓練時,疑似發生學員對高度判斷失誤,造成直升機重落地,事故當時影片外流給媒體,致使消息曝光的新聞。

這段影片很明顯的是在歸仁基地內拍攝,例行操演能拍這種影片的軍官不多,是什麼樣的因素讓拍攝軍官甘冒洩密的風險,提供影片爆料頗值得深思,但這段影片與新聞卻告訴了我們軍隊的本質–訓練。

訓練風險

軍隊的天職是作戰,訓練是完成作戰任務的必需手段,而訓練是會發生意外的,這種意外有時候會造成物毀人亡的慘劇,這邊的物泛指三軍的飛機、軍艦、戰車以及其他士兵操做的武器或載具。

空軍各類軍機在飛行時會發生墜機意外,幾次戰機於飛訓時所發生的意外,以及事後家屬們痛哭流涕的景象想必大家記憶深刻,飛行器若於空中發生事故,無法暫停也無法呼叫拖吊,只能憑飛官臨場處置,因此飛官的養成教育會相當嚴厲。

但即使訓練得宜,官兵處置得當,卻還是有意外發生,例如海軍524軍艦與拖船發生斷纜致人死傷意外,當時誰知道纜繩會斷裂?蘭陽與淮陽軍艦靠泊基隆時遭到「麗娜輪」斷纜撞擊,幸未發生意外。陸軍勇虎戰車於2016年8月16日發生翻覆意外,也於2005年9月發生過駕駛兵誤採油門,於上板車時撞死連長的意外。

三軍上述案例還有很多,這邊並不是要翻軍隊的舊帳,而是說明軍隊本來就是要訓練,而訓練是有其一定風險的。日常值勤、戰演訓時亦同。

可以訓練但不可以發生意外

歸仁基地發生訓練事故後軍方表示,當天進行的飛行訓練科目是緊急狀況處置,科目是無動力自動旋轉(autorotation),直白的說就是,直升機在空中失去動力,請問學官怎麼處置?有關直升機的操作與訓練,外人實在無法知悉,直升機操作可以說是要飛行員「手腳倂用」的操作技藝,這得需長時間練習才行。這起事件後續以帶飛教官成功拉起機頭、但直升機滑橇與尾衍部些許損傷作結。

▲直升機操作為手腳倂用的飛操項次,艦艇直升機甲板由於海象等因素更難降落,也因此有專門的艦艇提供給飛行員練習降落。(圖/取材自美國海軍)

這種高難度且有生命危險,有時候甚至連帶飛教官性命都會陪上去的訓練科目,在影片曝光後有些人驚呼太驚悚了,這種訓練需不需要?需要,多講的。日後萬一直升機發生失去動力時,唯一能救自己的就是飛官自己而且執行的時機可能只有一次,在訓練課程學習這種應變處置技巧,總比日後執勤時不會處置要來得好,因此大眾可以接受直升機部隊這種高危險的日常訓練,但發生訓練意外時呢?

很遺憾的是外界與部分評論並無法容忍這種訓練意外發生。以勇虎戰車發生翻覆意外為例,當時竟有部分評論指出勇虎戰車底部有一個逃生門……在當時勇虎戰車翻覆時車內組員可能早已昏厥喪失意識?不知道事後媒體這樣子下標有何意義?

本次直升機案也是,事後還是有訓練不夠、飛行紀律渙散、教官怎樣怎樣、學官應注意什麼什麼的批判聲浪,厲害吧!

模擬器的不足

現今武器系統日益昂貴,操作官士兵養成更需耗費時間,為減少訓練費用與人命損失,目前各軍種兵科都會運用模擬器讓學官先模擬。唯有些科目是沒有模擬器可模擬的,有些生理狀況是模擬器模擬不來的,因此必須實際上場練習。

▲直升機組於空中失去動力時的飛操手冊說明,各國都有詳細的規範。(圖/取材自加拿大運輸署網站)

海軍駕駛台操作可以有模擬器模擬,接戰程序與戰術科目也有,但纜繩斷裂、拖帶失敗、其他船舶撞上來呢?實際上場操作一次!陸軍戰車砲塔射擊與駕駛都有模擬器讓官兵練習,但模擬器內無法產生砲彈射擊後的硝煙味、組員的汗臭味與接戰時的緊張感,這些因素是否會造成戰車車長的誤判?可能會,因此需透過戰演訓實際讓戰車組員模擬這種臨戰氣氛。

同樣的,類似直升機於空中失去動力的危險科目要不要練?要,但事發後「酸」陸航訓練不夠是哪招?

行船走馬三分險,軍事訓練意外是常態,只不過大眾幾乎都忘記軍隊是高風險行業的這個事實了。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